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抽油抽油泵泵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一 抽油一 抽油泵简泵简介介 普通抽油泵又叫深井泵 是有杆泵采油装置中最重要的 井下部分 它是通过抽油杆带动柱塞作上 下往复运动的井下 泵 下井作业时 抽油泵安装在油管柱的下部 沉没在井液中 通过抽油杆柱传递动力 直接抽汲井内液体 二 抽油二 抽油泵泵的分的分类类 抽油泵按其结构和在井中的安装原理不同可分为管式泵 和杆式泵两大类 1 管式泵 管式泵又叫油管泵 特点是把外筒 衬套和吸入阀在地 面组装好并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 然后把装有排出阀的 活塞用抽油杆通过油管下入泵中 管式泵结构简单 成本低 在相通油管直径下允许下的泵 径较杆式泵大 因而排量大 但检泵时必须起下油管 修井工 作量大 故适用于下泵深度不大 产量较高的井 2 杆式泵 杆式泵又称为插入式泵 其中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的 特点是内外有两个工作筒 外工作筒上装有锥体座和卡簧 下 泵时把外工作筒随油管先下入井中 然后装有衬套 活塞的内 工作筒接在抽油杆的下端下入到外工作筒中并由卡簧固定 杆式泵检泵时不需要起出油管 而是通过抽油杆把内筒 拔出 杆式泵检泵方便 但是结构复杂 制造成本高 在相通 油管直径下允许下的泵径较管式泵小 适用于下泵深度较大 产量较小的油井 抽油抽油泵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的型式与基本参数 基本 形式 公称 直径 柱塞长 度 m 加长短 节长度 m 连接油管 外径 in 冲程 长度 范围 m 泵常数 m3 d 连接抽油杆直径 in 321 900 2 3 8 1 2 61 1405 8 382 3 8 2 7 8 1 2 61 6423 4 442 1 2 1 2 62 2353 4 563 1 2 1 2 63 6943 4 杆 式 泵 63 0 6 0 9 1 2 1 5 1 8 2 1 0 3 0 6 0 9 3 1 2 1 2 64 5607 8 322 3 8 2 7 8 1 2 61 1405 8 382 3 8 2 7 8 1 2 61 6425 8 442 3 8 2 7 8 1 2 62 2355 8 562 1 2 1 2 63 6943 4 703 1 2 1 2 65 5187 8 834 0 6 67 7077 8 管 式 泵 95 0 6 0 9 1 2 1 5 0 3 0 6 0 9 4 1 2 0 6 610 2617 8 漏失量漏失量计计算算值值 间 隙 代 号 12345公称直径mm试验压力 MPa 最大漏失量 Ml min 27 017035064510501620 31 820041576012451910 38 123550091014952290 44 5275580106017452670 45 2280590107517702715 50 8315665121019903050 57 2355745136022403435 63 5390830151024903810 69 95501170214035305410 95 3 10 7501600292048107380 注 1 当试验用柱塞长度不是 1 219m 时 最大漏失量值按下式进行计算 ml min B s s Q L Q 219 1 式中 Qs 新计算的最大漏失量值 ml min QB 表中查得的最大漏失量值 ml min Ls 试验用柱塞实际密封长度 m 2 当用户对配合间隙有特殊要求时 其漏失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Q ml min L PD 3 2 1025 1 式中 Q 抽油泵泵筒与柱塞的漏失量 ml min D 抽油泵公称直径 mm 抽油泵单边间隙值 mm P 试验压力 取 P 1 107 Pa 试验介质即 10 号轻柴油的动力粘度 在 20 时 取 4 25 10 3 Pa S L 抽油泵摩擦副密封段长度 mm 水平井注采一次管柱水平井注采一次管柱泵泵 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 1 用途用途 水平井注采一次管柱泵适用于大斜度 水平稠油井蒸汽 吞吐后直接从油井中抽吸井液 改变了常规抽油泵要等注汽停 喷后 起出注汽管柱才能下泵转抽的状况 减少了作业量 充分 地利用了热能和有效采油期 防止了油层和井场的污染 达到 了增产降耗的目的 正常生产时具有防砂排砂 防气的功能 检 泵时 可起到泄油器的作用 且更安全可靠 2 结结构原理及特点构原理及特点 2 1 结构原理 该泵游动阀 固定阀均为机械式开启阀 取代了常规式球 阀 环形固定阀在泵体上部 当柱塞放到泵底时 工作光杆上 端有一缩径接头置于环形阀当中 留出注汽通道 同时柱塞下 部游动阀也与柱塞脱开 形成通道 此时泵上下贯通 即可注 汽 转抽时 只需上提杆柱 调好防冲距即可 2 2 技术特点 2 2 1 充分利用注汽后地层热量 不动管柱直接转抽 亦可实 现反复注汽 转抽过程 2 2 2 由于泵可上下贯通 即能实现注汽 又可实现普通泵不 能实现的正洗 灵活实用 2 2 3 由于固定阀在泵的上部 正常抽吸时 泵上油管中的砂 子将不会沉入泵筒与柱塞间隙内 而随油流排出井口 避免了 砂卡 延长了使用寿命 2 2 4 泵阀均为机械式强开强闭阀 开启关闭速度快 并且不 受气体影响 从而提高了泵效 2 2 5 检泵时 该泵可起到泄油器的作用 且更安全可靠 3 基本参数表基本参数表 泵公称直径 mm 70 83 95 柱塞与泵筒配合间隙 mm0 050 0 113 泵冲程 m3 5 联接油管外径 mm 88 9 联接抽油杆直径 mm 22 25 25 4 施工要求施工要求 4 1 下泵前准备工作 4 1 1 检查泵筒有无弯曲 所有螺纹是否上紧 柱塞在泵筒内拉 动与转动应灵活无阻滞 4 1 2 拉泵要用长挂车 慢速 不剧烈颠簸 泵在井场放平 不 得撞击 甩滚 以防变形弯曲 4 1 3 作业现场整洁 避免砂子或其它物品掉入井内 4 1 4 隔热管要用蒸汽刺净 检查是否有断裂及弯曲 并逐根 通管 以免杆柱下不去而返工 4 2 下泵要求 4 2 1 按油井送修书要求进行 4 2 2 脱节器下体连在泵的拉杆上 脱节器上体连在第一根抽 油杆上 4 2 3 要准确丈量油管 抽油杆 保证下泵 杆的准确性 油管 抽油杆各联接螺纹一定要旋紧上满 防止断脱事故 4 2 4 杆柱下到底后碰泵 3 5 次 确定到位后 起出最上一根抽 油杆 将杆柱下放到底 关闭热采井口上闸门 或上提一根抽 油杆 用高温抽油杆悬挂器于井口悬挂抽油杆柱 旋紧悬挂器 上盖 后即可进行注汽 4 3 转抽要求 注汽停喷后 加装光杆 下放抽油杆柱至井底 连续碰泵 3 5 次 上提防冲距超过常规值 90 厘米即可转抽 4 4 再次注抽要求 再次注汽 转抽时可重复 4 2 4 4 3 的过程 单 位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 XX d1 d2 TH C 反反馈馈式抽稠油式抽稠油泵泵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国营第三八八厂 一 型号一 型号 及其表示方法及其表示方法 反馈式抽油泵表示方法及意义如下图所示 XX d1 d2 T H XX XX XX C 抽油泵特征代号 加长短节长度 m 无加长短节时无此代号 柱塞长度 柱塞长度不等时为 上柱塞长 下柱塞长 泵筒长度 泵筒长度不等时为 上 泵筒 下泵筒 泵筒型式 厚壁泵筒 用于金属柱塞 管式泵 公称直径 mm 双柱塞为 上泵筒 直径 下泵筒直径 油管尺寸 一 一 用途和适用范围用途和适用范围 该产品是为从事石油井中抽汲粘度较高的原油而专门设 计的一种特殊泵筒管式泵 在原油粘度小于 4000mpa s 50 的油井中使用时 可直接开采 同时 当原油粘度较高时 能实现不起杆柱和管柱注蒸 汽 正洗井或进行降粘处理等其它措施 还能在起泵时起自动 泻油作用 二 二 主要规格及基本参数主要规格及基本参数 泵径规格 25 175 12525 225 15030 275 15030 275 175 公称泵径 mm 44 5 31 857 2 38 169 9 38 169 9 44 5 上柱塞2 或 3 4 柱塞 长度 ft 下柱塞2 或 3 4 泵筒长度 ft 9 23 泵常数 m3 d 1 092 053 883 28 联接抽油杆螺纹 in 3 43 47 87 8 联接油管螺纹 in 2 7 8 8EU2 7 8 8EU31 2 8EU31 2 8EU 最大外径 in m m 3 5 8 92 1 3 5 8 92 1 4 1 2 114 3 4 1 2 114 3 注 注 抽油泵理论排量 Q K S N K 泵常数 m3 d S 冲程 m N 泵冲次 1 min 推荐泵筒与柱塞配合间隙 级 0 05 0 113mm 注 注 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加工其它等级间隙 四 主要四 主要结结构及工作原理 构及工作原理 见结见结构构简图简图 该泵主要由上泵筒 上柱塞 下泵筒 下柱塞 中心管 进 出油阀 抽油杆接头及泵筒接头等组成管式泵 上 下柱塞由 中心管连接 上 下泵筒由泵筒接头连接 进出油阀均装在柱 塞中 上行程时 出油阀关闭 上柱塞以上油管内的原油被排出 上下柱塞之间的环形腔容积增大 形成低压腔 进油阀打开 环形腔充油 下行程时 进油阀关闭 承受整个油管柱油液的 重量 帮助抽油杆下行 环形腔容积减小 形成高压腔 高压环 形腔中的原油顶开出油阀 进入油管内 该泵主要靠抽油杆带动上 下柱塞运动 引起环形腔容积 变化而分别形成低 高压腔 使进 出油阀迅速打开或关闭 下 行程时 油管液柱重量座在进油阀上 形成液压反馈力 帮助 抽油杆下行 解决了抽油杆在稠油井中下行困难这个问题 也 提高了泵效 克服了球阀滞后关闭现象 五五 运运输输 装卸与 装卸与储储存存 5 1 抽油泵的柱塞总成外表面 泵筒总成内表面应涂防锈 油 裸露螺纹均应旋上护帽 5 2 应对抽油泵的所有开口处加以包裹或采取其它保护 措施 以免外来物质进入泵内损伤泵内高光洁度的密封面 5 3 在运输该泵时 可按结构简图 从中间泵筒接头处拆 为两段 泵筒接头及下接头与下泵筒相连接 上接头与上泵筒 相连接 即只可拆上接头与泵筒接头之间的螺纹扣 上 下柱 塞可单独分别与中心杆拆开装运 其它不可随意拆卸挪动 当该泵采用汽车发运时 可采用简易运输架 当该泵采 用火车发运时 可采用包装箱包装发运 5 4 起吊 装卸 人工搬运抽油泵时 要小心谨慎 慢起轻 放 起吊平稳 严防碰撞 摔落 5 5 搬运抽油泵时 必须避免抽油泵遭受由于弯曲 撞击 掉落或与其它物体相撞所产生的机械损伤 抽油泵若有轻度的 弯曲或错位 都会对泵造成损害 在用轻型卡车或带边架的汽车运输长 4 8m 8 5m 16ft 28ft 的抽油泵时 应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排 列支承点 对于长度超过 8 5 m 28ft 的抽油泵 即应使用平板 拖车搬运 在任何情况下 都要避免泵端的过度悬空 应将抽 油泵牢牢固紧在每根支承垫木上 以免发生摆动 在使用其它 设备运输抽油泵时 最好使用专用包装箱 以防止其损伤 5 6 运输或装卸抽油泵零部件时 必须要有防护措施 以 防高精度加工面 密封面和螺纹等损伤 5 7 抽油泵一定要放于干燥 洁净 通风的库房 严禁室外 长期放置 5 8 平放抽油泵应非常小心 它们应被放置在平表面或间 隔小的支承垫上 泵筒长度大于 4 8m 者 支垫应不小于三处 储存抽油泵时 应将泵分层摆放并水平放置 以防止抽油泵产 生塑性变形 六六 操作及使用操作及使用 6 1 下泵前必须查看泵上的出厂标记及合格证 确认是本 油井所 需的抽油泵 并仔细的对泵筒 柱塞 各球阀作外观检查 检查 有无弯曲 碰伤等现象 柱塞拉动是否正常 联接部位有无松 动 6 2 对库存一年以上的抽油泵 下泵前应清洗柱塞及泵筒 往复拉动柱塞 手感应轻快均匀 转动灵活 无阻滞时方可使 用 6 3 下井前 油管 抽油杆必须清洗干净 油管内应无盐 蜡 垢等污物 并用规定尺寸的通径规对每根油管进行检查 以防止因油管弯曲 压扁而下不去抽油泵 抽油杆也必须洁净 无蜡 无污物 抽油杆联接处应保证不会松动 严禁使用弯曲 歪脖或外部损伤的抽油杆 6 4 下泵作业的井场均须保持整洁 防止砂石或其它物下 井时掉 入井内影响泵的正常抽油 下泵前应进行最终检查 以确信护 帽 堵头等防护缠绕之物全部被拆除 6 5 下泵当中要使用扶正器时 其最下面的扶正器安装位 置应尽可能靠近抽油泵 以保证泵和油管的对中 从而减轻泵 的磨损 6 6 当本产品的柱塞不能出泵筒时 柱塞必须随泵筒一起 下入井中 因此 必须配用脱接器 下泵时 脱接器的下部分与 出油接头相联接后随泵一起下井 脱接器上部分与第一根抽油 杆下端相联后下井 对接时 即当靠近泵筒时 放慢下井速度 靠抽油杆在液体中的自重对接 为使脱接器对接牢靠 可再上 提 3 4 米 以稍快的速度落下 即可对接好 在碰泵状态下调 好防冲距即可正常开抽 需要注蒸汽时 只需将抽油杆上提一个距离 至少冲程 S 1 5 米 上柱塞全部进入油管内 油管柱就与井底形成连通 此时 可实现注蒸汽 洗井 泻油等多项功能 6 7 抽油泵工作期间 应定期检查其产量变化和所有井下 设备状况 通过示功图分析井下抽油泵的工作情况 6 8 泵挂超过一千米时 应装油管锚 以提高泵效 6 9 为使泵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应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 对泵径 冲程 冲次等进行合理匹配 七七 检检修与修与维护维护 7 1 当抽油泵在井下不能正常工作时 应及时起出予以检 查 保养 7 2 从井下取出的抽油泵应清除外部油污 结蜡等污物 清除污物时 只许用蒸汽或热水刺化 严禁火烤 敲打 应置于 专用支架上 切勿随地乱放 7 3 拆卸旧泵时 应采用不致咬伤金属表面的摩擦钳或专 用扳手进行操作 严禁敲打 锤击 对涂有螺纹锁固胶的螺纹 联接部位 在清洗干净后 用喷灯加热至 2500c 左右后拧下 7 4 拆卸后 对泵的各零件进行检修 易损件磨损时应及 时更换 7 5 零件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 各配合面和密封不允许有 磕碰伤 痕 组装时 对柱塞 泵筒 游动阀及固定阀等零件进行检查 其中 阀球和阀座应 100 按规定的标准进行真空密封试验 总装完后 将柱塞涂防锈油放入泵筒 往复拉动 应轻快均匀 转动灵活 7 6 组装时 必须保证螺纹连接有合适的扭矩 扭矩的大 小可参照 SY T5188 1996 规定 螺纹最终上紧时必须涂上优质 螺纹润滑剂 需要时须涂上螺纹锁固胶 7 7 检修后的泵 按规定的标准进行保压及漏失量试验 试验合格的泵必须签发合格证 八八 成套成套设备设备清清单单 1 XX d1 d2 TH C 稠油泵 2 产品合格证 3 产品安装 维护 使用说明书 可每箱一份 4 装箱清单 九九 附附图图 分抽混出抽分抽混出抽油油泵说泵说明明 书书 一 适用范一 适用范围围 该泵适用于对两个油层实施分层开采作业 且两油层压差 较大的油井 二 二 结结构原理构原理 该泵采用直径不同的两台泵串联 大泵在上 小泵在下 形成双泵单作用形式的抽油泵 如图所示 作业时 用封隔器 将两油层分开 避免层间差异的影响 上行程时 两个油层的 液体分别经不同的固定阀通道被吸入各自泵腔 下行程时 两 泵腔内的液体经各自游动阀及柱塞内孔通道 压入油管内混合 并排出 三 特点三 特点 1 可实现对两个油层的分层开采 避免层间差异的影响 提高产液量 2 与传统分抽泵相比 上泵改环阀式固定阀为单阀结构 安装方便 运行可靠 油流阻力小 3 根据泵径及强度情况 上下泵筒均采用过桥式加强结 构 保护泵筒免受拉压变形 四 主要四 主要规规格与参数格与参数 公称直 径 mm 柱塞长 度系列 m 柱塞冲程 范围 m 连接油 管外径 mm 连接抽油 杆直径 mm 泵常数 m3 d 最大外 径 mm 44 3273 0192 23589 57 38 0 9 1 2 0 6 6 0 73 0193 69489 70 4488 9225 518107 83 44101 6227 707114 五 作五 作业业注意事注意事项项 1 该泵发货时共分三部分 上泵筒总成 下泵筒总成 柱 塞总成 作业时 大泵筒总成在上 无固阀的部件 小泵筒总 成在下 连接后下入油井 按大泵筒总成 小泵筒总成表面所 示标识号一致性配套使用 2 运输及作业过程中 注意保护柱塞总成 避免磕碰 划 伤及弯曲变形 3 泵下接尾管及封隔器 机械式 将上下油层隔开 分抽混出泵总装示意图 CYB d1 d2 TH FH 分抽混出分抽混出泵泵 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中船重工中南装中船重工中南装备备有限有限责责任公司任公司 型号及其表示方法型号及其表示方法 管式抽油泵型式代号表示方法及意义如下图所示 CYB 一 d T X XX 一 XX 一 XX FH 分抽混出泵特征代 号 普通泵不标注 加长短节长度 m 代号 柱塞长度 m 柱塞长度不等时为 上柱塞长 下柱塞长 泵筒长度 m 泵筒长度长度不等时 为 上泵筒长 下泵筒长 泵筒型式 L 组合泵筒 用于金属柱 塞 H 厚壁泵筒 用于金属柱塞 P 后壁筒 用于软密封柱塞 管式泵 公称泵径 mm 双柱塞泵为 上泵筒直径 下泵筒直径 抽油泵代号 用途和适用范用途和适用范围围 该产品是为石油井中抽汲有多层原油而专门设计的一种 特殊泵筒管式泵 它能消除油层之间压力的相互影响 提高油 井中原油的采收率 三 主要三 主要结结构及工作原理 构及工作原理 见结见结构构简图简图 该泵主要由上泵筒 上柱塞 出油阀 上泵出油阀 上泵进 油阀 中心连管 下泵筒 下柱塞 下泵出油阀 下泵进油阀及 泵筒接头等组成 上 下柱塞由中心连管连接 上 下泵筒由泵 筒接头连接 该泵为双泵单作用式抽油泵 上 下泵同时工作 上泵利 用上下两柱塞之差所形成的环形腔室工作 上层油经上泵进油 阀进入环形腔室 下层油由下泵进油阀进入下泵筒 然后从下 泵的出油阀排出 经上泵出油阀与上层油混合后一起排出地面 四 主要四 主要规规格及基本参数格及基本参数 泵径规格56 3856 4470 5670 44 柱塞长度 m 1 2 上泵筒3 3 7 2泵筒长 度 m 下泵筒3 6 7 5 冲程范围 m 2 1 6 0 泵常数 m3 d 3 543 545 545 54 联接抽油杆规范CYG19 1CYG19 1CYG25CYG25 联接油管规范 in 21 221 233 最大外径 m m 116 注 抽油泵理论排量 Q K S N K 泵常数 m3 d S 冲程 m N 泵冲次 1 min 五 运五 运输输 装卸与 装卸与储储存存 5 1 抽油泵的柱塞总成外表面 泵筒总成内表面应涂防锈 油 裸露螺纹均应旋上护帽 5 2 应对抽油泵的所有开口处加以包裹或采取其它保护 措施 以免外来物质进入泵内损伤泵内高光洁度的密封面 5 3 在运输该泵时 如果泵太长 应根据产品装配图所示 位置将泵分为两体 保证上 下泵的产品编号一致 并分别装 好防护零件 以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伤 当该泵采用汽车发运时 可采用简易运输架 当该泵采 用火车发运时 可采用包装箱包装发运 5 4 起吊 装卸 人工搬运抽油泵时 要小心谨慎 慢起轻 放 起吊平稳 严防碰撞 摔落 5 5 搬运抽油泵时 必须避免抽油泵遭受由于弯曲 撞击 掉落或与其它物体相撞所产生的机械损伤 抽油泵若有轻度的 弯曲或错位 都会对泵造成损害 在用轻型卡车或带边架的汽车运输长 4 8m 8 5m 16ft 28ft 的抽油泵时 应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排 列支承点 对于长度超过 8 5 m 28ft 的抽油泵 即应使用平板 拖车搬运 在任何情况下 都要避免泵端的过度悬空 应将抽 油泵牢牢固紧在每根支承垫木上 以免发生摆动 在使用其它 设备运输抽油泵时 最好使用专用包装箱 以防止其损伤 5 6 运输或装卸抽油泵零部件时 必须要有防护措施 以 防高精度加工面 密封面和螺纹等损伤 5 7 抽油泵一定要放于干燥 洁净 通风的库房 严禁室 外长期放置 5 8 平放抽油泵应非常小心 它们应被放置在平表面或间 隔小的支承垫上 泵筒长度大于 4 8m 者 支垫应不小于三处 储存抽油泵时 应将泵分层摆放并水平放置 以防止抽油泵产 生塑性变形 六 操作及使用六 操作及使用 6 1 下泵前必须查看泵上的出厂标记及合格证 确认是本 油井所需的抽油泵 并仔细的对泵筒 柱塞 各球阀作外观检 查 检查有无弯曲 碰伤等现象 柱塞拉动是否正常 联接部位 有无松动 对于分开运输的抽油泵必须保证产品编号一致 然后将 泵筒及柱塞进行组装 6 2 对库存一年以上的抽油泵 下泵前应清洗柱塞及泵 筒 往复拉动柱塞 手感应轻快均匀 转动灵活 无阻滞时方可 使用 6 3 下井前 油管 抽油杆必须清洗干净 油管内应无盐 蜡 垢等污物 并用规定尺寸的通径规对每根油管进行检查 以防止因油管弯曲 压扁而下不去抽油泵 抽油杆也必须洁净 无蜡 无污物 抽油杆联接处应保证不会松动 严禁使用弯曲 歪脖或外部损伤的抽油杆 6 4 下泵作业的井场均须保持整洁 防止砂石或其它物下 井时掉入井内影响泵的正常抽油 下泵前应进行最终检查 以 确信护帽 堵头等防护缠绕之物全部被拆除 6 5 下泵当中要使用扶正器时 其最下面的扶正器安装位 置应尽可能靠近抽油泵 以保证泵和油管的对中 从而减轻泵 的磨损 6 6 该泵由于是分层采油 所以必须下封隔器 封隔器的 位置应下在油井中上 下油层之间 使上泵位于上油层抽汲上 部原油 下泵通过油管进入到下油层抽汲下部原油 见结构简 图 6 7 当本产品的柱塞不能出泵筒时 柱塞必须随泵筒一起 下入井中 因此 必须配用脱接器 下泵时 脱接器的下部分与 出油接头相联接后随泵一起下井 脱接器上部分与第一根抽油 杆下端相联后下井 对接时 即当靠近泵筒时 放慢下井速度 靠抽油杆在液体中的自重对接 为使脱接器对接牢靠 可再上 提 3 4 米 以稍快的速度落下 即可对接好 在碰泵状态下调 好防冲距即可正常开抽开井 6 8 抽油泵工作期间 应定期检查其产量变化和所有井下 设备状况 通过示功图分析井下抽油泵的工作情况 6 9 为使泵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应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 对泵径 冲程 冲次等进行合理匹配 七 七 检检修与修与维护维护 7 1 当抽油泵在井下不能正常工作时 应及时起出予以检 查 保养 7 2 从井下取出的抽油泵应清除外部油污 结蜡等污物 清除污物时 只许用蒸汽或热水刺化 严禁火烤 敲打 应置于 专用支架上 切勿随地乱放 7 3 拆卸旧泵时 应采用不致咬伤金属表面的摩擦钳或专 用扳手进行操作 严禁敲打 锤击 对涂有螺纹锁固胶的螺纹 联接部位 在清洗干净后 用喷灯加热至 2500c 左右后拧下 7 4 拆卸后 对泵的各零件进行检修 易损件磨损时应及 时更换 7 5 零件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 各配合面和密封不允许有 磕碰伤 痕 组装时 对柱塞 泵筒 游动阀及固定阀等零件进行检查 其中 阀球和阀座应 100 按规定的标准进行真空密封试验 总装完后 将柱塞涂防锈油放入泵筒 往复拉动 应轻快均匀 转动灵活 7 6 组装时 必须保证螺纹连接有合适的扭矩 扭矩的大 小可参照 SY T5188 1996 规定 螺纹最终上紧时必须涂上优质 螺纹润滑剂 需要时须涂上螺纹锁固胶 7 7 检修后的泵 按规定的标准进行保压及漏失量试验 试验合格的泵必须签发合格证 八 成套八 成套设备设备清清单单 1 CYB d1 d2 TH FH 分抽混出泵 2 产品合格证 3 产品安装 维护 使用说明书 可每箱一份 4 装箱清单 九 九 附附图图 上上 上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上 上上 上 上 上 上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上 2 上上 1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冲程上冲程 下冲程下冲程 斜井抽油斜井抽油泵泵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斜井在采油井中占有很大比例 常规泵在斜井中使用常出 现以下问题 阀球关闭滞后影响泵效 泵筒倾斜时 泵筒弯曲 柱塞与泵筒摩擦力增大 并 产生偏磨 一 斜井抽油一 斜井抽油泵结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构及工作原理 a 斜井抽油斜井抽油泵结泵结构构 该泵由泵筒 柱塞 旋转活动接头 游动阀 固定阀 外管 旋转管塞 泵筒接箍等部件组成 结构见简图 b 斜井抽油斜井抽油泵泵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泵筒 旋转活动接头 柱塞 上冲程 抽油杆带动柱塞上行 游动阀关闭 此 时工作腔体积增大 形成低压腔 固定阀打开 泵腔进油 下冲程 柱塞在杆柱带动下下行 工 作腔体积减小 形成高压腔 游动阀打开 同时 固定阀关闭 泵腔出油 与常规抽油泵相比 柱塞下部增加了旋转管塞 在抽汲过程中 依靠井液的冲击作用力产生的 分力带动柱塞旋转 柱塞上部与抽油杆采用活 接头连接实现柱塞的自由旋转 解决了斜井中 柱塞泵筒偏磨现象 游动阀 旋转管塞 固顶阀 斜井泵抽油泵结构简图 斜井抽油斜井抽油泵泵的特点的特点 该泵增加了外工作筒 提高了泵筒的刚度 改善了受力状况 避免了泵筒的弯曲变形 采用了具有导向筋结构的流线型阀罩 解决了抽油泵以较 大倾斜角安装时阀球关闭滞后的问题 增加了柱塞旋转器 使柱塞在抽汲过程中相对于泵筒自动 旋转 消除了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偏磨现象 泵筒采用45钢整体镀铬处理 镀层硬度HB66 72 镀层厚度 0 08mm 单边 镀层致密 耐磨损 耐腐蚀 柱塞采用45钢外 表面喷焊处理 硬度 53 此种泵筒和柱塞的组配摩擦系数 最低 磨损寿命最长 适合于斜井 含砂 稠油 高光杆速度 的需要 为提高入座泵效 阀副组合采用硬质合金球和不锈 钢阀座 主要用于斜井 定向井 侧钻井中 可在倾斜角小于45 的油 井中使用 三 三 主要技主要技术术参数参数 公称 直径 mm 冲程 m 泵筒长 度 m 柱塞长 度 mm 间 隙 连接油 管 in 连接抽油 杆 mm 泵常数 m3 d 最大 外径 mm 38 2 1 2 平 式 CYG191 64 108 44 2 1 2 平 式 CYG192 23 108 57 2 1 2 平 式 CYG193 69 108 70 7 5 10 51220 2 级 也 可按用 户要求 提供 3 1 2 平 式 CYG225 51 115 四 使用四 使用说说明明 1 工作原理 该泵工作原理与常规管式抽油泵相同 2 作业方法 作业方法与常规管式抽油泵相同 渤海石油装备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天津大港区油田幸福路 电话 022 CYB d T X 常常规规斜井抽油斜井抽油泵泵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营三八八厂 用途用途 此种斜井泵主要用于斜井 定向井 侧钻井中 可在 倾斜角小于45 的油井中使用 规规格及基本参数格及基本参数 泵径规格2832384456708395 柱塞长度 m 0 8 0 9 1 2 泵筒长度 m 3 3 7 5 3 3 12 0 冲程范围 m 1 8 6 0 1 8 10 0 泵常数 m3 d 0 891 161 632 193 545 547 6910 21 游 动 1619252935455055泵阀直 径 mm 固 定 31 7538505560 连接抽油杆 规范 CYG19 1CYG22 2CYG25 4 连接油管规 范 in 2 2 寸半2 寸半33 寸半4 最大外径 mm 89 5 90 107 114 3 118 132 5 注 抽油泵理论排量 Q KSN K 泵常数 m3 d S 冲程 m N 泵冲次 1 min 产产品特点和适用范品特点和适用范围围 该泵的游动阀及固顶阀均有导向 从而解决了在斜井中阀 球不易坐封的现象 显著提高了泵效及泵的使用寿命 改泵适 用于各种井斜的定向井及水平井 结结构构简图简图及工作原理及工作原理 该泵主要由泵筒 柱塞 上下游动阀 固顶阀和泵筒接头 等组成 上行程时 抽油杆带动柱 塞向上运动 游动阀关闭 泵腔体积减小 压力增大 固 顶阀打开 井 下油液进入泵 腔 下行程时 抽油杆带动柱 塞向下运动 固顶阀关闭 泵腔体积减小 压力增大 游 动阀打开 泵 腔内油液排到 泵上油管中 如此柱塞 不停地上下运动就实现了从原油井中抽出原油的目的 五 操作及使用五 操作及使用 1 下泵前必须查看泵上的出厂标记及合格证 确认是本 油井所需的抽油泵 并仔细的对泵筒 柱塞 各球阀做外观检 查 检查有无弯曲 碰伤等现象 柱塞拉动是否正常 连接部位 有无松动 2 对库存一年以上的抽油泵 下泵前应清洗柱塞及泵筒 往复拉动柱塞 手感应轻快均匀 转动灵活 无阻滞时方可使 用 3 若多接缸套的组合泵因搬运震动发生错位现象 使柱 塞卡死阻滞碰撞 需将泵拆开重装 装缸套时应选用合适的对 泵杆 4 下井前 油管 抽油杆必须清洗干净 油管内应无盐 蜡 垢等污物 并用规定尺寸的通径规对每根油管进行检查 以防止因油管弯曲 压扁而下不去的抽油泵 抽油杆也必须清 洁 无蜡 无污物 抽油杆连接处应保证不会松动 严禁使用弯 曲 歪脖或外部损伤的抽油杆 5 下泵作业的经常均保持整洁 防止砂石或其他物下井 时掉入井内影响泵的正常抽油 下泵前应进行最终检查 以确 认护帽 堵头等防护缠绕之物全部呗拆除 6 下泵当中要使用扶正器 其最下的扶正器安装位置应 尽可能靠近抽油泵 以保证泵和油管的队中 从而减轻泵的磨 损 7 抽油泵工作期间 应定期检查其产量变化和所有井下 设备状况 通过示功图分析井下抽油泵的工作情况 8 泵挂超过一千米时 应装油管锚 以提高泵效 9 为使泵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应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 对 泵径 冲程 冲次 等进行合理匹配 尾部尾部进进液液热热采偏心抽油采偏心抽油泵泵 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图 1 尾部进液偏心泵结构示意图 一 概述一 概述 针对稠油蒸汽吞吐开采井中所用抽稠泵存在的进液通道 小且长 进液阻力大 泵效低 易砂卡 不适合在斜井中应用的 问题 开发出尾部进液热采偏心抽油泵 二 主要二 主要结结构及工作原理构及工作原理 热采偏心抽油泵采用上大下小串联柱 塞结构 泵的固定阀采用偏心阀结构 如 图 1 所示 图中标记说明 1 上接头 2 游动 阀罩 3 游动阀 4 游动阀座 5 游动 阀压紧接头 6 上泵筒 7 上柱塞 8 下游动阀罩 9 进液接头 10 偏心阀体 11 偏心阀球 12 偏心阀座 13 偏心阀压紧接头 14 密 封垫 15 限位销 16 下泵筒 17 下柱塞 18 引流管 19 偏心支撑环 20 引流管固定接头 21 稳钉 22 偏心下 接头 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分为抽油和注汽两个过程 在抽油过 程中又可分为上冲程和下冲程两个阶段 它是这样实现的 上冲程 上柱塞 7 连通接头 9 下柱塞 17 随抽油杆柱向 上运动 偏心阀球 11 和游动阀球 3 之间的容腔容积增大 腔 内压力下降 游动阀 3 在油管内液柱压力作用下关闭 偏心阀 球 11 在沉没压力作用下打开 井液沿偏心下接头 22 内孔 扇 形流道 J 从偏心阀压紧接头 13 偏心阀座 11 偏心阀球 10 经 偏心孔 C 进入吸液腔 完成吸液过程 下冲程 上柱塞 7 下柱塞 17 随抽油杆柱一起向下运动 偏心阀球 11 和游动阀球 3 之间的容腔容积减少 腔内压力增 大 偏心阀球 11 关闭 游动阀球 3 打开 井液通过连通接头 9 的 G 通道进入内通道 F 内 然后经游动阀座 4 游动阀球 3 进 入油管 完成排液过程 在上冲程过程中 由于游动阀 3 关闭 因此 抽油泵的液 柱载荷为上柱塞 7 横截面积与上游动阀 3 上液体压力的乘积 也就是说 该泵上冲程液柱载荷等于同泵径的普通常规管式泵 的液柱载荷 在下冲程过程中 由于游动阀 3 打开 偏心阀球 11 关闭 下柱塞 17 的上端面作用了向下的液压作用力 帮助下柱塞 17 下行 克服下行阻力 注汽过程是这样的 当油井产量低 需要注汽时 上提抽油杆 此时 上柱塞 7 连通接头 9 下柱塞 17 随抽油杆柱向上运动 其中上柱塞 7 完全进入上泵筒 6 上部的油管内 下柱塞 17 完全滞留在上 泵筒 6 内 蒸汽从油管 油管与上柱塞 7 环形空间 下柱塞 17 与上泵筒 6 环形空间 下泵筒 16 偏心下接头 22 进入尾部油 管后 再注入地层 由于蒸汽通过下泵筒 16 产生一定的压力 损失 偏心孔 C 内蒸汽压力高于扇形流道 J 内的压力 偏心阀 球 11 关闭 蒸汽不会从扇形流道 J 进入偏心孔 C 同时由于密 封垫 15 的密封作用 蒸汽也不会进入引流管外 当需要转抽时 下放抽油杆 此时 上柱塞 7 连通接头 9 下柱塞 17 随抽油杆柱向下运动到碰泵位置 此时上柱塞 7 达到上泵筒 6 底部 下柱塞 17 完全滞留在下泵筒 16 内 然后 上提一定的防冲距 即可抽油 三 施工三 施工过过程程 一 工具检查 下井前必须对泵进行仔细检查 在确保完好时才能下井 检查内容如下 1 所有工具两端连接螺纹 27 8 TBG 和 31 2TBG 是否 完好无损 2 工具外表面不得有碰撞后产生的永久变形 3 两端护帽是否有破损 4 护帽卸开后 检查柱塞是否在泵筒拉动灵活 二 井筒准备 工具所下的油井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 必须通井 保证无 阻碍 通井规外径必须大于 150mm 三 下入泵 1 按照单井设计连接管柱 丝堵 筛管 尾管 泵 油管至井口 2 在连接偏心泵时 用 3 油管吊卡起吊泵 用 48 管钳打 在偏心下接头与下部 27 8 油管连接 切忌管钳打在引流管及 以上任何部位 如果打在引流管上 当修井机大钩转动不灵活 时 偏心阀下接头将与引流管发生偏移 下柱塞将不能进入尾 管 泵无法工作 泵下入井筒内 用 4m 以上的抽油杆短节连接泵柱塞 下 入泵内 反复活动柱塞 3 4 次 下入灵活且活动距离能达到泵 冲程长度为合格 下入过程中注意控制速度 每小时不超过 40 根油管 严 禁溜钻 顿钻 3 下到设计位置后 首先将油管灌满水 进行试抽 试抽时 高度不得超过泵冲程长度 每冲程增压 5MPa 以上为合格 四 技四 技术术特点特点 尾部进液热采偏心抽油泵的进液通道大 具有进液阻力小 泵效高 检泵周期长 泵阀开启关闭可靠性高等优点 采用偏心阀结构 进液流道短 过流面积大 进液阻力 小 泵比普通抽稠泵进液阻力减少了 70 有利于提高抽油泵 泵效 具有液压反馈力 增加抽油泵柱塞下行力 适合在稠油 或高粘油井中应用 偏心泵采用单固定阀结构 在抽油泵的抽吸作用下 能 够对阀球 阀座进行清洗 可靠性高 适用范围广 泵的偏心阀和游动阀均采取了扶正措施 阀的开启和 关闭受井斜角的影响小 不仅适合在直井中应用 而且还能在 70 以内的斜井上使用 五 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参数 原油粘度 井底 2500mpa s 以内 适应井深 2000m 适用套管 177 8mm 以上 井斜角 70 主要技术参数和指标 泵径规格 44 32 56 32 56 38 70 44 70 38 均能 实现一体化 泵径 最大 外径 mm 最大泵挂 深度 m 最大泵挂深 度下液压反 馈力 KN 理论排 量 m3 d 44 32 115200016 122 2 56 32 115150012 151 4 56 38 115150017 042 3 70 38 132110012 584 2 70 44 132110016 772 8 在冲程为 3 6m 冲次为 6min 1下的理论排量 沉砂一次管柱抽油沉砂一次管柱抽油泵泵 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 一 用途一 用途 1 用于蒸汽吞吐后直接从油井中抽汲井液 改变了常规 热采要等油井注汽停喷后 起出注汽管柱后才能下泵转抽的状 况 减少了作业量 充分利用了有利采油期 防止了油层污染 达到增产节能的目的 2 用于出砂油井 具有防砂 沉砂 延长抽油泵使用使命 的功能 3 对于即将注汽的出砂井 要下连上冲砂笔尖 即可实现 冲砂 注汽 转抽一次管住 节省大量作业经费 4 检泵时可讲油管内的原油泄出 祈祷泄油器的作用 而 且比其更安全可靠 二 工作原理二 工作原理 1 该泵由双短泵筒 长柱塞 阀组组成 抽油生产时 长 柱塞可在泵筒上部的油管与下部的工作腔中获得清洗 将刮下 的脏物与砂子泄入油中 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达到防止砂卡 的目的 同时 进入柱塞与泵筒间隙内的砂子等脏物通过上下 运动可由双短泵筒连接处所开的注汽孔排出泵外 沉入井底 达到排砂 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由于含砂井抽油泵的固定凡尔漏失严重 故该泵将固定凡 尔设计撑双级固定凡尔结构 从而减轻其漏失 延长使用使命 提高油井产量和抽油泵工作周期 另外 由于使用了长柱塞 短泵筒结构 使柱塞的磨损程 度大大降低 同普通泵相比可延长使用寿命 3 5 倍 2 注汽时 该泵及抽油杆柱同注汽管柱同时下井 抽油杆 柱到底后将注汽孔打开 或杆柱到底后上提一根抽油杆 将柱 塞提出泵筒 悬挂于泵上的油管内 即可注汽 注完汽转抽时 上提杆柱 或再下放抽油杆柱到底 长柱塞将注汽孔密封 即 可转抽生产 三 主要技三 主要技术术参数参数 公称直径 mm 44 57 70 柱塞长度 最大 m 6 5 8 5 配合间隙 mm0 050 0 113 冲程范围 m3 6 含砂量 3 连接油管外径 mm 7388 9 连接抽油杆外径 mm 19 22 最大外径 mm88 9 107 总长 最大 m 7 8 9 8 四 施工要求四 施工要求 1 油井管柱配合按修井要求或施工设计执行 2 隔热油管要用蒸汽刺净 注意检查是否有断裂及弯曲 的隔热油管 下入油井的油管必须逐根用通管规通管 以避免 柱塞下不去而返工 3 若所用的隔热油管直线度普遍较差 可以使用脱节器 对接抽油杆柱 4 油管下完后 加装热采井口 为了方便连接流程 可卸 掉小四通上下两端的阀门 5 长柱塞上必须连抽油杆短节 1 5m 一根 其中 44 57 泵连 19 短节 70 泵连 22 短节 6 抽油杆柱下放到底后连续碰泵 3 5 次 确认杆柱已下放 到底 加装光杆及高温光杆密封器 将杆柱放到底 旋紧光杆 密封 器 或杆柱到底后上提一根抽油杆 在井口用悬挂器悬挂 抽油杆柱 旋紧悬挂器上盖 即可连接注汽管线注汽 7 转抽时 上提冲距超过常规值 1 3 米 即可转抽 8 再次注汽 转抽时可重复 6 7 的过程 沉砂一次管住沉砂一次管住泵泵原理示意原理示意图图 稠油防砂稠油防砂泵泵使用使用说说明明书书 一 一 概述概述 该泵是一种新型的稠油防砂抽油泵 它适用于含砂的稠油 井中 而且在较大泵挂的情况下 扔可持续正常工作 不会因为泵 筒 抽油杆变形造成偏磨或卡泵 结结构特点与及工作原理构特点与及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 该泵采用环控沉砂及柱塞泵筒结构 实现抽稠油及防砂 的功能 它主要由泵筒 柱塞能通 短柱塞 分流接头 双通 芯 外管等主要部件组成 它相当于两台泵 大泵和小泵 组 成 大泵由大泵筒和柱塞泵筒组成 密封面为短柱塞外壁和 柱塞泵筒内壁 小泵由短柱塞和柱塞泵筒组成 密封面为短柱 塞外壁和柱塞泵筒内壁 即柱塞泵筒外壁相当于大泵的柱塞 柱塞泵筒内壁相当于小泵的泵筒 2 结构特点 1 改泵相当于两台泵 大泵和小泵 套叠组成 泵筒柱塞 运行的环形空间通过特殊部件与泵腔分离 2 采用环控沉砂结构与泵下沉砂管相通 砂粒经沉砂通 道沉入泵下 有效防止砂卡砂埋现象的发生 3 大泵筒下端定位 上端悬浮 有效防止泵筒与柱塞间 偏磨 4 改泵通过外筒与油管相连 从而保护泵筒免受拉压损 伤 5 将柱塞泵筒提出大泵筒 泵腔通过特殊部件与套管相 通 实现自卸油及注采等功能 3 工作原理 当柱塞泵筒上行程时 出油阀关闭 套管内液体受地层 压力作用 打开进油阀进入泵腔 同时受地层压力及套管内 动液面作用隔压阀关闭 由于隔压阀关闭 柱塞泵筒上行程 时留下一环形空间 此空间由于抽油泵的柱塞 泵筒之间有 漏失 在此空间的底部只有少量液体 当柱塞泵筒下行程时 柱塞泵筒上的出油阀打开 小柱塞上的进油阀关闭 液体拍 出泵腔进入油管 由于泵腔与泵上液柱相连 而且环形空间 没有液体 在面积差及压力差的作用下 泵上液柱受自身中 立作用在柱塞泵筒环形截面积上产生一个向下的力 即反馈 力 在下行程时 该力会促使柱塞泵筒下行 减少了抽油机下 冲程时的做工 能有效的帮助抽油杆下行 防止杆管偏磨 在 停抽活抽汲过程中 油液中的沙粒在下沉时通过沉砂通道 沉积在泵下的沉砂管中 避免砂卡砂埋现象的发生 三 作三 作业业注意事注意事项项 1 无需配泄油器使用 将柱塞泵筒提出泵外即可实现泄 油功能 2 该泵上行载荷为大泵载荷 3 抽汲粘度不大于 6000mpa s 4 泵下端可接沉砂管 尾部用铁堵密封 密封要求同油 管 5 改泵不宜在酸化井中使用 6 改泵不宜超冲程使用 7 改泵不宜在斜度井中的造斜段使用 8 完井憋压时须将柱塞泵筒下入泵内 由于泵筒柱塞与 大泵筒 2 3 级配合 漏失量会进入套管内 在憋压时有少量降 压为正常现象 稠油防砂泵总装示意图 四 主要技四 主要技术术参数参数 公称直径 56 44 70 56 冲程 m3 5 13 5 1 泵筒长度 mm 12001200 柱塞泵筒长 度 mm 4800 70004800 7000 小柱塞长度 mm 12001200 上部联接油 管螺纹 27 8TBG31 2TBG 下部联接油 管螺纹 27 8TBG27 8TBG 联接抽油杆 螺纹 CYG19CYG22 泵常数2 2353 694 最大外径 mm 108114 间隙代号2 32 3 ZTQY 气液混抽气液混抽泵泵 ZTQY 气液混抽泵是围绕油田供液不足以及高含气油井 研制开发的最新产品 与常规泵相比 其显著特点是 在泵体 中 间有一液体补偿腔 该补偿腔能够有效地补偿位于该腔下部泵 筒中的液体空缺 彻底解决了抽油过程中的气锁现象 大大提 高了泵效 同时 避免了深抽时因泵充不满而引起的液击现象 改善抽油杆柱的工作环境 延长抽油杆的使用寿命 一 适用范一 适用范围围 适用于各种含气抽油井及供液不足的抽油井 抽油杆 上泵筒 换气腔 活 塞 游动凡尔 下泵筒 固定凡尔 二 工作原理及二 工作原理及结结构构简图简图 当柱塞到达上泵筒 换气腔中的液体进入下泵筒 将下 泵筒液体上部的气体替换到换气腔处 柱塞再次下行时 下 泵筒中充满液体 不会产生气锁等现象 同事 油管中液体进 入换气腔 将气体替换到油管柱中 从而避免了气体对抽吸 效率的影响 由于泵筒内充满液体 抽油泵在工作时不产生 液击现象 改善抽油杆的工作环境 延长抽油杆的使用寿命 三 技三 技术术特点特点 1 抽吸效率高 2 寿命及可靠性与常规泵一致 3 结构简单 方便使用 4 不受气体大小影响 5 不产生液击现象 四 四 产产品品规规格格 最大外径 89mm 规格 32mm 38mm 44mm 48mm 五 搬运 装卸与储存五 搬运 装卸与储存 1 起吊 装卸 人工搬运抽油泵时 要小心谨慎 慢起轻 放 起吊平稳 严防碰撞 掉落 禁止把泵成捆吊装 2 油田现场拉运没有包装箱的气液混抽泵时 一定要把 泵牢牢固紧在专用支架上 并适当加垫支撑 泵筒支撑点不 得少于三处 兵均布 严禁重叠堆放 3 运输或装卸气液混抽泵零件时 必须要有防护措施 以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社区消防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聘用 长期合同范本
- 与焊接厂合同范本
- 看仓库人员合同范本
- 12333劳动合同范本
- 房屋全款转让合同范本
- 厂房代理合同范本
- 购买建材石材合同范本
- 蔬菜店经营合同范本
- 抖音火花合同协议
- 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制度
- 2024年湖南益阳市安化县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5二手汽车场地租赁合同
- 高一新生入学纪律教育
- 茆诗松概率论教案
- 《Java程序设计任务式教程》课件 603 构造方法
- 军队基本医疗设备配备标准
- 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课件
- 介入手术交接流程
- 2024年国家安全法深度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