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春季学期3月份调研考试高三历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24.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25.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 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 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26.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27.商勒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28.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分封行县制实行连坐法A. B. C. D.29.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30.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31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32.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A.反对禁欲主义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33. 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雇佣着1000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2000两,也就是白米5000袋。5000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5000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A.日本重农抑商 B.资本主义萌芽 C.日本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动摇34.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35.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其决定性因素是: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 自幼受严格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二非选择题4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41 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参考答案24.B 25.B 26.B 27.D 28.A 29.A 30.B 31.B 32.D 33.C 35.D 36.D40、(1)法家 秦孝公的支持(2)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重农抑商(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41(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不同的原因:经济方面,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政治方面,两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不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