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论文: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doc_第1页
2013论文: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doc_第2页
2013论文: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doc_第3页
2013论文: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doc_第4页
2013论文: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2013)征稿/ 论文(设计)题目 (中文):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 (英文):To explore the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statu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作者姓名: 邓文月 性 别: 男 职 务: 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职称级别: 中学数学二级教师起止日期: 2013.102013.122013年 12月 13日论文(设计)诚信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作者本人在参阅相关书籍以及相关题材的网站网页过程中,独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所取得的成果,作品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作者承担。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4摘 要4关键词4Abstract5Key words51 前言62 留守儿童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剖析72.1 家庭教育迫于现实而逐渐缺失72.1.1 家庭教育72.1.2 隔代教育82.2 留守儿童的生活负担及学业情况92.3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102.3.1 留守儿童自身心理偏差102.3.2 留守儿童思想较极端112.4 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方面123 面对留守儿童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133.1强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作用,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143.2 重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153.3 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共同帮助留守儿童排忧解难164 结束语175 参考文献17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摘 要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于当前社会的新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包括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留守儿童的生活负担及学习状况方面、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以及留守儿童的各方面安全问题;二是对出现以上的种种问题的原因,提出能够改变这一系列问题现象的建议。本文是在笔者所带班级出现的留守儿童一些问题(打架、偷窃、顶撞教师、屡教不改、厌学、退学等),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而有所感悟。身为基层一线教育工作者,深感痛心。于是,在反思自身教学经验的同时,结合相关资料写成了这一篇文章。在此,希望笔者本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多的做到关爱留守儿童,培养留守儿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鼓励留守儿童努力完成学业。同时也在此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协作,为祖国的花朵奉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业负担;心理健康;对策.To explore the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statu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ncludes two parts:The first i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for the current society,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and the reason analysis . including:The family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The burden of life and the study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aspect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second is the reasons for the above problems,Suggest to change this phenomenon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is in my class appeared some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fight, steal, against teachers, persistent, disgusted, drop out of school, etc). Facing this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omprehended somewhat. As a line of education workers at the local level, deeply saddened. So, In the case of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wrote this article combining with related information. In this,Hope that the author himself in the later work can more care for left-behind children,develop Left-behind children a healthy state of mind,To motivate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to complete their studies. This calls for the whole society joint efforts、work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The flowers of the motherland dedicated his own strengthKey words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The family education;Academic burden;psychological health;countermeasures.探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况1 前言任教以来,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坚持“为学先为人”的观点,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独立的工作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尤其是把留守儿童学生日常管理作为班级工作的核心。但是,做班主任工作已经3年了,送走了两届初中毕业生,现在又继续接手班主任工作.在做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并及时帮助解决了很多关于学生的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学生问题尤为突出。在对待农村留守儿童学生这一问题上,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好开展,我们必须更加深层次的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对于当前社会的新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包括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此处内容参考文献见1 、2 、3 )、留守儿童的生活负担及学习状况方面(此处内容参考文献见2 、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此处内容参考文献见4 、5 )以及留守儿童的各方面安全问题(此处内容参考文献见4 、5 、6);二是对出现以上的种种问题的原因,提出能够改变这一系列问题现象的建议(此处内容参考文献见4 、7)。为了更好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其积极健康的成长;为了逐步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地将本人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浅薄认识一纸成文,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爱护。2 留守儿童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剖析2.1 家庭教育迫于现实而逐渐缺失2.1.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 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 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 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 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每个人无法选择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一个人出生后,就在家庭的环境中,受到家庭成员的职业、素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家庭风气、人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一个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俗语说:“三岁看大,五岁看老”,虽不一定全面,但也道出了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起点,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但是由于社会实际,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为了生计,只有长期出门在外靠打工挣钱养家糊口,这样也直接引出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出现种种非一般的表现的原因。2.1.2 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方式逐渐导致亲情缺失。隔代教育是相对亲子教育而言,所谓隔代教育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儿童亲生父母把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交给上一代家长来承担的教育方式。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的定义是指由于农村年轻家长的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乡生活和上学的儿童。本文所指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外出而全权委托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其生活和学习的儿童。这些儿童的隔代教育或是由祖父母承担或是由外祖父母承担,还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人承担。父母不能直接教养和亲子互动缺乏,家庭教育力量缺乏整合。主要表现祖辈的教育能力不够。曾经的职业主要是务农,社会阅历并不丰富,年龄大部分都在60岁以上,存在着明显的代际鸿沟。这种状况下的祖辈教养则主要是生活照顾,深层次的交流难以实现,思想和道德教育难免空洞说教,不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在学习方面能得到祖辈的指导的很少。祖辈在体力不佳、说服无效时,往往采用听之任之的纵容方法,认为“树大自然直”,指望孙辈长大以后能有所转变,或者采用怒骂、打压的暴力措施,以求暂时地完成看护任务,这些都是不作为或短期行为的表现。很少家长能认识到亲情感化和交流在孩子健康成长中重要作用,仅仅在履行着“衣食父母”的职能,教育职能则被完全地推向祖辈。父母完全指望祖辈的教养,但大多数祖辈的教育是无力的,这样家庭教育基本缺失。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远程”教育不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是无可替代的家庭教育基础,真诚、倾诉、依存、不离不弃是其他交往所无法与之比拟的,所以有人将父母称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中时间最长的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农大部分村留守儿童由于和祖辈或其他人一齐生活,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认知、性格、情感、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再加上农村目前接受正规家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的机会很少,更加大了对孩子科学教育的影响。2.2 留守儿童的生活负担及学业情况由于我国目前的农村基本现状:尽量减轻农村家庭的正常生活负担,农村的主要劳动力需要外出务工。生活负担过重除了受到农村的硬件条件,生产条件等制约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农村家庭子女多,家庭开销大。从而可以更进一步说明农村的兄弟姐妹数量多直接影响到农村家庭的正常生活开支,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们长期在外务工,其在家的时间也基本上呈现一定的规律:农忙时节,春节过年。基本上一半时间均在外务工。又由于家里爷爷奶奶辈的逐渐高龄,导致家里的一些杂七杂八的生活琐事需要这些留守儿童来帮助完成。几乎,留守儿童回家之后都得帮助做家务,不是砍柴放牛,就是挑水煮饭,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加上,他们在校期间及在家期间课外及平时活动内容量少,活动内容简单不丰富,缺乏广泛的兴趣爱好,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基本上均外出务工,家庭的劳动力资源少,而本身农村的劳动需求量大,导致留守儿童在家中自然而然的承担了跟多的家务活。留守儿童上学后,部分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推了之,对留守儿童的日常学生和提升学业造成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基本上留守儿童到家不能准时吃饭,周六、周日更是如此;由于农村家庭中的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农活、家务都落在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身上,加重了留守儿童的生活负担,使得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逐渐的与家庭的基本升级融为一体。由于生活、家务负担的加重和家庭留守儿童文化程度的相对偏低,缺乏对留守儿童应有的课业辅导,给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增加了很多困难。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上与同龄的其他学生就产生了一定的差距。由于在家期间没有人为这些学生及时的疏导学业上的压力,周复一周,月复一月,长此下去导致留守儿童对学习越发感到困难。而且留守儿童在家几乎没有什么额外的时间、也没有更好的环境去学习。这样一来就谈不上利用课外时间去提高学习成绩了,从而更加的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与生活。2.3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2.3.1 留守儿童自身心理偏差一些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学习上,大部分留守儿童成绩相对一般。他们在课上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举手发言,如果被老师叫到就如临刑场,怕遭人耻笑。更有甚者腿脚发抖、面红耳赤、吞吞吐吐,辞不达意。课余时间,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能力较弱。在生活上,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不合群,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冷漠。不关注外界的事情,不参加活动,不注重集体和团结;还有部分孩子个性懒散没有上进心,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对什么都抱无所谓的态度,丧失生活信心。在与人交际中,这些留守儿童们表现为脆弱、敏感,口头交际能力较差。由于内心长期的自我封闭,不与人交流,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还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充满警惕甚至敌意。把别人对他的赞扬当成是冷嘲热讽,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是恶意挖苦,无论别人对他的态度如何,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欺负奚落。由于亲情的缺失、教育的忽视和社会的歧视,自卑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种自卑心理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明显表现,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他们将来的择业观、工作方式以及婚姻和家庭生活都可能带来不良影响。2.3.2 留守儿童思想较极端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丁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有些许敌意。很多报道显示:首先,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其次,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电视、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煽动性,会带坏其他同学。再次,留守儿童心理极易出现偏差,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等特征,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据基层妇联的调查反映,留守儿童在遇到挫折时有4.7的孩子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有0.5的人产生过自杀念头。当前,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因为生活的现状,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以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其他事物的影响,从而产生认知观、价值观上的逐渐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上的异常等。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亲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一旦留守儿童遇到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交流与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在心中慢慢的积压,逐渐的演变成极端思想的一种典型突出问题。2.4 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方面留守儿童由于受到年龄的制约,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缺乏家庭尤其是亲生父母的监护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所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教或管教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较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留守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无安全现象一般表现为:道路安全隐患、交通安全隐患、火灾火险隐患、女童受性侵犯隐患、生活其他隐患。留守儿童由于无法得到有效监护而造成的悲剧时有发生。前不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对60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6岁至16岁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务工的占91.5%,其中外出务工3年以上的占58.1%;42.9%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66.3%的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才回家一次,74.6%的父母仅仅通过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调查数据反映,大量留守儿童不仅要承担家务和农活,而且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家庭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情感空巢”、“教育空巢”、“安全空巢”等问题日益突出。今年年初,新华社记者采访得出的数据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在东南沿海某省份,每年有近千名孩子发生意外,其中近一半是留守儿童。面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我们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推己及人的爱心;缺的不是制度,而是不折不扣的落实;缺的不是职责,而是方方面面的合力;缺的不是办法,而是重于泰山的责任。儿童承载着未来,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让他们远离危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 面对留守儿童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3.1强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作用,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2013年1月初,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留守儿童,要求从民族未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高度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充分发挥了学校在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妇联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出台相关措施,加强关爱服务载体建设,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优化了留守儿童的成长氛围。综治组织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各方力量,为留守儿童创造了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共青团组织实施并长期坚持开展志愿服务行动,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品行培养。我们认为应该把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以学校或其他人员监护为保障的监护制度。同时建立动态监测网络,及时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分层信息,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状况和问题,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管理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完成。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及新出台的相关政策精神,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现实环境中入手,建立健全的相关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3.2 重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重视对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指导培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事关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方式。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更加积极努力地履行家庭教育的基本职责。通过更多不同的方式对留守儿童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心理健康方面加以关心,以自身最大的能力保证留守儿童学生的委托监护到位。必要是应该尽可能多的回家与孩子直面的进行情感、认识、价值观念等多方面交流。同时,建议在政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规范各类家长学校,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监护意识和能力。及时督促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定期与不定期的加强鱼留守孩子本人及学校教师的有效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在家庭、学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大力宣传法律赋予父母对子女的监督职责和抚养义务,提倡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的家庭父母最少有一人在家,父母二人非同时出去不可的,一定在外出打工前指定并安排切实能负起责任、监督到位的委托监护人,确保留守儿童一日三餐的定时定所,确保留守儿童生病时的及时就医、陪伴,确保留守儿童受委屈时的亲情呵护,确保留守儿童校外各种不良嗜好、不良习惯的监督和纠正。3.3 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共同帮助留守儿童排忧解难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动员和组织社会各部门、各界人士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建立全社会立体式关爱服务网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发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适合农村学生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要合理规划为留守儿童上下学提供交通条件。要创造条件提供校车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