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 2011 20122011 2012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 卷 选择题 共 65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65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 唐朝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 A 设立邸店 B 建立柜坊 C 使用飞钱 D 发行 交子 2 明清时期 社会上有 富室之称雄者 江南则推新安 江北则推山右 之说 新安 和 山 右 是当时人数最多 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 他们分别是 A 苏商和晋商 B 徽商和晋商 C 浙商和晋商 D 徽商和浙商 3 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B 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 市 C 当时的市区与住宅区还没有严格分开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 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4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 吟叫百端 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 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 又开晓市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 西汉长安 B 唐朝前期洛阳 C 北宋开封 D 南宋临安 5 湿耕泽锄 不如归去 且溉且粪 长我禾黍 这种言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优良 传统 A 男耕女织 B 精耕细作 C 自给自足 D 小农经济 6 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 正确的有 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经营规模小 生产条件简陋 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A B C D 7 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 你在解放前可能的经历是 甲午战争前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 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 发展情况比较好 一战期间 发展势头强劲 20 世纪 20 年代 遇到很大困难 经营艰难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抗战胜利后很长时间 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 B C D 8 南京条约 签定以后 中国的茶叶 生丝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加 这说明 A 中国茶 丝的质量提高 B 中国茶 丝生产迅速发展 C 中国经济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 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9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 几被洋人占尽 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 必须劝民自置 无事可以 运官粮客货 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 解商民之困 而作自强之气 以上言论应出自 A 洋务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民族资本家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0 1898 年 袁世凯为慈禧贺寿 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 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 汽车解决不了 尊卑 问题 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 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 这一事例说明的 主要问题是 A 生活观念俭朴 B 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 C 中国不需要汽车 D 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11 下列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 A 开平煤矿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继昌隆缫丝厂 12 下列几组词汇 最能准确反映 过渡时期 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2 A 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B 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 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D 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14 脚踏黄河水倒流 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 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 作的时代背景 A 延安大生产运动B 农业合作化高潮 C 大跃进 运动D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 其优势在于广东 毗邻港澳 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 作为侨乡 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 B C D 16 1957 1966 年是我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的时期 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 正确与失误 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C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 17 对联 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 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后顺 序排列 正确的是 幸福不忘共产党 翻身感谢毛主席 扎根农村干革命 广阔天地炼红心 食堂巧做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大锅饭年年亏款 承包后岁岁余钱 A B C D 18 下表主要反映了 1960 年的中国 年代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7 年 43 3 31 2 25 5 在国民生产 总值 中的比例1960 年 21 8 26 1 52 1 A 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 农业生产大幅下降 C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 19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 大跃进 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 1956 1966 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20 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 不断探索 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这体现在 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 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3 21 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 B 邓小平做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讲话 C 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 D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2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A 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B 调整上层建筑 C 调整经济基础 D 发展生产力 23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春联 中 反映建国后 50 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 A 斧头开辟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 B 抗战胜利一元复始 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C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D 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24 大包干 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1978 年安徽凤阳民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 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A B C D 25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根本原因是 A 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 B 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C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D 社会制度的革新 26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 农村改革的这 30 年 分成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 年 1988 年的黄金十年 第二阶段 1988 年 2002 年的曲折十五年 第三阶段 2003 年 2007 年的历史跨越五年 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关键词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民工潮 新农村建设 B 新农村建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民工潮 C 民工潮 新农村建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农村建设 民工潮 27 被称为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第一个宣言书 和 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 言 的是 A 论十大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南方谈话 D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 28 社会主义的中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的标志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参加日内瓦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 1912 年 3 月 2 日 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 清官厅称呼文 文中指出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 有大人 老爷等名称 受之者 增惭 施 用心 爱心 专心4 之者 失体 义无取焉 嗣后各官厅人员 相称咸以官职 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 不 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 自由的观念 B 平等的观念 C 博爱的观念D 互助的观念 30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局面的改变是在 A 清政府统治晚期 B 新中国建立以后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31 经过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的学习 你觉得近代前期中国人自己创办大量报刊 的主要目的是 A 丰富社会生活 B 促进商品销售 C 唤醒民众 启蒙思想 D 宣传政府政策 33 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展 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密切相关 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 A B C D 34 四大媒介的产生顺序是 A 报刊 广播 电视 网络 B 网络 电视 报刊 广播 C 报刊 网络 电视 广播 D 网络 电视 广播 报刊 35 报刊的主要功能有 报道新闻 传播知识 开启良知 舆论监督 A B C D 36 1920 年 有位晋商到广州考察经商事宜 他不可能 A 看到有人穿中山装进出商业公司 B 随身携带粮票 购买面包 C 到西餐馆就餐 品尝法国干红 D 当地的商人称呼他为 先生 37 近代被中国大城市广泛接受的西方礼仪有 不缠足 握手 鞠躬 郊游 A B C D 38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 1931 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 要求法院出面调解 并 于同年 10 月 22 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 这件事情震动社会 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 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 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 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 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 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39 从大脚到多变 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 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 轨迹 1900 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 间标 准 1900 1909 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 1919 年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西方文化的传入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引起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 留学 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成为国家的主人 A B C D 40 上海 20 世纪 70 年代的 四大件 是手表 收音机 自行车和缝纫机 当时都要凭票供应 用心 爱心 专心5 为了分到一张票 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 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A 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B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D 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1 有一首农村的民谣 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 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 上 工天不明 收工点了灯 民谣反映了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乡镇企业的崛起 C 农业合作化的深入开展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2 19 世纪 60 年代 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 如 清晨相见谷地 猫迎 好度由途叙阔情 等 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SandwichBeerTelephoneEngineDollarscommission 洋泾兵 英语 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大拉斯康密兴 词意夹肉面包麦制酒电话发动机 外币佣金 据此 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 影响 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 B C D 43 下文是发表于 时报 的 新陈代谢 一文的内容 新内阁成 旧内阁灭 新礼 服兴 翎顶补服灭 剪发兴 辫子灭 阳历兴 阴历灭 鞠躬礼兴 拜跪礼灭 这段文字反映的社会变化最早应该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以后 D 新文化运动以后 44 1913 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 条件是 以湖北籍女子为限 须文理清顺 大家闺秀 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 有从夫之美德 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A 婚礼简约 B 自主择偶 C 婚姻自由 D 夫妻平等 45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 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 的生活多姿多彩 A B C D 46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 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歌词中的 天路 指的是 A 兰新铁路 B 宝成铁路 C 京九铁路 D 青藏铁路 47 恩格斯说 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 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 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新航路开辟前 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 了 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马可 波罗行纪 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48 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 西 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 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 扩大了欧洲与亚洲 非洲间的贸易 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49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最大不同点是 A 航海的时间与规模不同 B 航海的范围是否有新的突破 C 航海的结果对各自支持航海国家的影响不同 D 航海的动机及对世界的影响不同 用心 爱心 专心6 50 葡萄牙 西班牙最早组织新航路开辟 从政治上来说是由于 A 两国君主都喜欢航海 B 两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两国所处地理位置最为有利 D 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1 在促使人类历史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隔绝走向联系的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封建君主制的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 C 新航路的开辟 D 殖民扩张的结果 52 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 结果全流走了 该观点是指西班牙掠夺 的大量财富 A 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 B 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C 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 D 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53 以下各项 对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日益扩大的海外殖民地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 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55 以下对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评述 不正确的是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 近代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自由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衰落下去 56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 新兴行业的是 机器制造业 电力工业 石化工业 汽车工业 57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A 重商主义 奴隶贸易 海外掠夺 B 中央集权 手工工场 圈地运动 C 海外贸易 殖民战争 手工工场 D 圈地运动 海外掠夺 手工工场 58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其媒介是 A 资本主义制度 B 坚船利炮 C 物美价廉的商品 D 新式机器 59 19 世纪 70 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主要条件是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各国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60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东方国家大多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市场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 B 东方各国政治 经济落后 被迫接受奴役 C 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建立起对全球的控制 D 闭关锁国在工业国面前不堪一击 61 1524 年 西班牙人说 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 现在在它的中央了 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 掠得巨额财富 用心 爱心 专心7 C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西班牙打败荷兰 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62 18 世纪 70 年代 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为 1 2 19 世纪初上升为 2 3 你认为这种变化最主 要的原因是 A 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B 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C 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D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63 1851 年在伦敦举办的博览会上 不可能展出的是 A 火车机车 B 汽船 C 万能蒸汽机D 合成橡胶 64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 的主要依据是 A 机械特色不同 B 通讯工具不同 C 主要动力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65 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确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 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A B C D 第 卷 非选择题共 35 分 二 非选择 66 题 13 分 67 题 12 分 68 题 10 分 66 13 分 发展 加快发展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 30 年来中国最强劲的声音 30 年前的今天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始了新的伟大革 命 30 年来 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1978 年2007 年实际增长世界名次备 注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206 217373 对外 贸易 外汇储备 1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3645 24 95 万年均 9 8 4 同期世界的 3 倍 城镇人均 元 343 13786 6 5 倍 农民人均 元 134 4140 6 3 倍 城乡 居民 收入 农村贫困人口2 5 亿1400 多万 来自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大会讲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 30 多年来新的伟大成就的主要表现 6 分 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2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8 江苏的多彩蝶变 华西之路 1969 年 江阴县华西大队创建了最早的小五金厂 但最初是偷偷生产的 地下 工厂 到 1978 年 它创造了近 300 万的产值 成为华西村的第一桶金 80 年代 村支书吴仁宝出人意料的 没有分田到户 却依旧干着集体经济 副业 他坚持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正蓬勃兴起的苏南 乡镇企业发展中 1999 年 中国农村第一股 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 创 村庄上市 的先例 2008 年 10 月 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 邀请到 400 多位各国使节与 130 多家海内外媒体 华西村一直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 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健前行 吴仁宝说 个人富了不算富 要全村富了才算富 一村富了不算富 全国富了才算富 现在的华西 村民吃饭不花钱 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 2 据材料概括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是指什么 3 分 华西村的致富路给我们带来了怎 样的精神财富 2 分 67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在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一 面对国家的现实 我们不要脱离国家的现实 二 面对群众的需要 我们考虑问题常常忽略了群众的需要 邓小平 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 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 材料二 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还认识得很不够 有一些问题还要研究 现在我讲几点意 见 第一 这次各方面的问题都摆出来了 要做的事情很多 恐怕中心任务是两个 一个是加强农村生产队的工作 加强生产队的工作如果抓迟了 就影响农业生产 我们 有了粮食 棉花和其他东西 才翻得了身 这些东西要靠生产队拿出来 邓小平 克服当前困难的办法 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一日 材料四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但是归根 到底是社会主义的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同样地 学习 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 包括经营管理方法 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主义 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把这当作方法 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 不会重新回到 资本主义 邓小平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用心 爱心 专心9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观点是延续了哪个大会的精神 这次大会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 分 2 材料二 三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2 分 3 材料三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这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