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亿库教育网 http www eku cc 亿库教育网 http www eku cc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海陆的变迁 1 原因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 因 2 理论依据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运动学说 2 思想目标 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 重点 难点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并能 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 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教学辅助教具 1 小黑板 正反面分别绘好 南美洲 非洲轮廓图 和 六大板 块示意草图 不画板块界线 2 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 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教师提问 学生活动 讨论 分析 教师再讲解 总 结 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1 课时 一 复习第一 复习第 1 1 节节 大洋和大洲大洋和大洲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 六大板块示意草图 让学生指认四 大洋 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 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目的 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 讲授新课二 讲授新课 板书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提问 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 陆地 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 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 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 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 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 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早在 20 世纪 上半叶时 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 那么接下来 我们用一 些实例来证明 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 看图 2 10 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图 2 11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 和图 2 12 荷兰的围海大坝 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 学生边看边讨论 再由 老师讲解 沧海桑田 的意思 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 一 沧海桑田 提问 海洋 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课文阅读材料 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 说 亿库教育网 http www eku cc 亿库教育网 http www eku cc 展示小黑板上 南美洲 非洲轮廓图 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 轮廓 并参照课本 2 14 图 难道是巧合吗 图 2 16 拼合大 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和图 2 17 海洋 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 的分布 等图 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 就好 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 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教师归纳 总结 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 发 现的 他发现 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 它们就可以拼合 成一个整体 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 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 也一一对应了 于是 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 并穷 其一生 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 把学生分组 每组一套辅助教具 二 七大洲的 轮廓图片 比赛 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 并拼 合好 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 2 15 大陆的漂移 2 亿 年前的大陆 6500 万年前的大陆 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 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识记七大洲 四大 洋 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来之不易 在活动中 启 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 进而得出结论 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 的 是可信的 思考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 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 三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概念抽象 为符合七年级 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 提高教学效 果 活动 把学生分两组 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 三 可活动的平木 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第一组 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 铺上一层泥 糊后 用力向两边拉木板 使木板断裂开来 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 观看图 1 图 3 第二组 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 铺上一层泥 糊后 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 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 一边被另一边抬 升 观察泥沙的运动 观看图 1 图 2 活动结束 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第一组讨论结果 板块张裂 可看见泥沙下陷 板块分开 移 位 亿库教育网 http www eku cc 亿库教育网 http www eku cc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 2 20 东非大裂谷 和图 2 21 红海的形成示意图 从陆地到海洋 的现象 教师总结 归纳 板块张裂运动 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 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板书 大陆板块张裂运动 地表裂谷带产生 东非大裂谷 大陆解 体 亚非大陆分离 新的海洋出现 红海 新的大洋形成 大西洋 第二组讨论 结果 板块受挤压 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 2 22 地中海 阿 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 2 24 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 从海洋到陆地 的现象 教师总结 归纳 板块相向运动 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 地中海不断缩小 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 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 面不断隆起 于是板块挤压 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大陆 结合 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 板块挤压运动 大陆与大陆靠近 古地中海缩小 继续挤压 靠近 地表隆起 呈山脉状 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 板块叠加结合 古 地中海消失 活动目的 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 加深学生 理解 培养学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 六大板块示意草图 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 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 1 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2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多火山 地震 现象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1 活动 把两块木板放在水池中 相互挤压木板 看池水的运动 变化 放开手后看木板运动状态 池水溅起 木板漂移 池水可看 作岩浆 海水 2 结论 把以上活动的现象用文字描述 并用学过的大陆漂移假 说 板块运动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课后提高课后提高 思考 1 据测量 喜马拉雅山还在以每年 0 33cm 1 27cm 的 速度上升 这说明什么问题 2 岩层那么厚重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在岩石上留下什么运动 痕迹吗 目的 为今后学习岩石圈打下伏笔 亿库教育网 http www eku cc 亿库教育网 http www eku cc 课后心得 本章节理论抽象 板块的运动人类感觉不到 所以对 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 但通过这节课 使学生理解了 大陆漂移 和 板块构造学说 的观点 会用这些观点 解释一些现象 本节课 的目的就达到了 点点评评 本堂课通过展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外包岗位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大唐国际葫芦岛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龙岩市龙腾国有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招聘(遴选)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城市客运场站运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0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六安市人民医院公开招聘6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博思睿人力招聘1人(派遣至海宁市袁花镇人民政府)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联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派遣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含山县县级公立医院招聘紧缺人才13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葫芦种植技术
- GB/T 18029.1-2024轮椅车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
-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 FZT 34002-2016 亚麻印染布行业标准
- 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真题评析及2024备考策略
- 全国身份证号地区对应表
- 主要机械设备表(汇总200种)
- GB/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 GB/T 18380.12-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 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 GB/T 17282-1998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