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_第1页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_第2页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_第3页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_第4页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 近代中国八大翻译家 1 严复的 信达雅 2 鲁迅的直译 3 林语堂的美学 4 郭沫若的创作论 5 朱光潜的艺术论 6 傅雷的神似 7 钱钟书的化境 8 许渊冲的竞赛论 1 严复 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2 鲁迅 宁信而不顺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Lu has translated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有一个文化定位 的问题 通顺的译文有可能导致 知识 的虚伪 迎合本土最易被接受的保 守思维定式 鲁迅在那个时代就已敏锐地觉察到现代解构主义提出的问题 一 些针对鲁迅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批评 不但有失公允 而且未能理解鲁迅所 提出观点的深刻含义 3 傅雷 神似 Spirit Resemblance 傅雷 1908 1966 别名怒庵 上海人 一代翻译巨匠 幼年丧父 在寡母严 教下 养成严谨 认真 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 学习艺术理论 得 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 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回国后曾任教于 上海美专 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 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 巴尔 扎克 罗曼 罗兰的重要作品 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 形成了 傅雷体华文语言 他多艺兼通 在绘画 音乐 文学等方面 均显示 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1957 年被打成 右派 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 文革 中因不堪忍受污辱 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 实现了文格与人格 的统一 1 选材的标准 傅雷在选择原文时 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具有时代精神 符合社会发展 趋势及读 者需要的作品 2 理解 表达与读者 傅雷认为 要忠实读者必须忠实于原著 如何做到忠实原作主要应做到两点 第一 理解要 化为我有 傅雷认为 首先要 事先熟读原著 不厌其烦 尤 为要著 任何作品 不精读四 五遍决不动笔 是为译事基本法门 第一要求 将原作 连同思想 感情 气氛 情调等等 化为我有 方能谈到译 第二 表达要 传神达意 傅雷曾说过 领悟为一事 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 如何做到 传神达意 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 进行中文写作 傅雷曾说过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那 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 译文的流畅与完整 都可以兼筹并顾 不至于再有以辞 害意 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 2 务必反复修改 傅雷以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为座右铭 以极其严肃 的态度从事文学翻译 他认为 翻译工作要做得好 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 文字工作总难一劳永逸 完美无疵 3 重视译文其它附件部分 诸如索引 后记 注解和译文序等对于 传神达意 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 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3 美学观 神 与 形 的和谐 1 重神似不重形似 翻译应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 而在神似 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 将中国古典美学运用于翻译理论 借助绘画和诗文领域 里的 形神论 来探讨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 傅雷说过 要求传神达意 铢 两悉称 自非死抓住字典 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 意在强调神似 不是说可以置形式不顾 更不是主张不要形式 神 依附于 形 而 形 是 神 的外壳 形 与 神 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形 与 神 的轻与重 是无法用二八分或三七开来衡量的 2 神 与 形 的和谐源于译者的再创造 傅雷曾指出 译书的标准应 该是这样 假设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 译本就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 傅雷还提倡 再创造的 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 无生硬拗口之病 纯粹之 中文 就是中国规范语文 但当时新文化所推崇的白话文仍处于有待完善的阶 段 跟 外国语文 在丰富 变化上面差得太远 只能达意 不能传情 不足以表达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为了再现原作生动的内容 时空的差异和语境 的不同 傅雷认为 非杂糅各地方言不可 不妨使用 旧小说套语 和 文 言 关键在于 如何调和 使风格不致破碎 傅雷创造性地采取了在白话文 中加入方言 行话 文言和 旧小说套语 等办法来转达原文的风格和 神韵 使之 水乳 交融 语言流畅 3 神似 与 形似 和谐体现中西美学之精髓 任何艺术品都有一部 分含蓄的东西 在文学上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 西方人所谓的 between lines 弦外之音 作者不可能把心中的感受写尽 他给人的启示往往有些还出 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神似 与 形似 的和谐的实质在于 既表达出语 言的 确定点 显形 又表达出语言的 未定点 隐形 使之 既传神又达意 4 钱钟书 化境 sublimation 钱钟书先生在 林纾的翻译 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 化境 说 不仅与奈达的 动态对等的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和译学理论的研究 走出 沉寂期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Besieged city 5 许渊冲 竞赛论 rivalry 许渊冲的翻译理论 可概括为 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许渊冲的观点与传统翻 译观念有极大差异 引发了译界争论 许渊冲的重大贡献恰恰在于他的创新精神 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翻译家 许渊冲 1999 年初 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杭州 南昌 桂林等地十位文学教授 提名许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99 年 7 月 16 日 中国信息报 发表了 许 渊冲与诺贝尔文学奖 署名文章 2000 年 4 月中旬中央电视台 东方之子 曾连续两天 8 次 播放了采访许渊 冲的专题片 这对国人了解他的治学 为人 了解他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进程中所做的特殊贡献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001 年 10 月 15 日由欧美同学会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大学国际 关系学院 北京通向未来语言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并主办的 中西文化交流 许渊冲学术思想与成就研讨会 在北京大学召开 该会引起了中外媒体的 极大关注 中央电视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国教育报 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 海外版 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会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来自英 美 法等国及国 内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 100 多人出席了会议 共收到论文 50 余篇 已汇 集为 文化丝路织思 一书 该书已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许渊冲 1921 年生于江西省南昌 1943 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 1944 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 1948 年赴欧洲留学 1950 年获巴黎大学文学研究 院文凭 自 1951 年起 历任军委总参外语院校英文 法文教授 1983 年起任 北京大学国际文化教授 许先生已在国内外出版中 英 法文文学作品五十余 部 是把中国历代诗词全面地 系统地译成英 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他把中国 古典文学十大名著译成英文或法文 包括 诗经 楚辞 汉魏六朝诗选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李白诗选 苏东坡诗词选 元明清诗选 西厢记 等 又把英 法文世界文学十种名著译成中文 包括德莱顿诗剧 一切为爱情 英 雨果戏剧选 法 司汤达 红与黑 巴尔扎克 人 生的开始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 水上 罗曼 罗兰 约翰 克里 斯托夫 等 江主席访美时曾会见过的宾州大学顾毓琇教授称许译是 有史以 来第一 他所译的诗充分体现了他的 三美 意美 音美 形美 三似 形似 意 似 神似 三化 深化 等化 浅化 三之 知之 好之 乐之 等翻 译思想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在许著 追忆逝水年华 序言中充分肯定了 许译的理论与实践 客观地分析了许译的艺术魅力所在 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 翻译界同行和舆论界的高度重视 他对严复的 信达雅 鲁迅的直译 林语堂的美学 郭沫若的创作论 朱 光潜的艺术论 傅雷的神似 钱钟书的化境等译学的理论与实践均有独到的见 解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因此 有关学者将许渊冲与已提到的几位翻译权威并 称为 近代中国八大翻译家 不无道理 6 林语堂 他所撰的对联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正可以反映其抱负以及 在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及贡献 在对译者的要求方面 林语堂认为翻译艺术所依赖的有三条 第一是对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 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 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 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 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确的见解 在文章中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 从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 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论文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 准这两个方面 林语堂 1895 1976 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 后改玉堂 又改语堂 1912 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 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 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 专攻语言学 1923 年 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 年后为 语丝 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 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 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 年主编 论语 半月刊 1934 年创办 人间世 1935 年创办 宇宙风 提倡 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格凋 的小品文 1935 年 后 在美国用英文写 吾国与吾民 京华烟云 风声鹤唳 等文化著 作和长篇小说 1944 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 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 学 任校长 1952 年在美国与人创办 天风 杂志 1966 年定居台湾 1967 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 年在 香港逝世 从 1935 年的 吾国与吾民 到 1964 年的 逃往自由城 和 1967 年的 中国 绘画理论 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 全是英文书 其中包括论述 散 文 诗词 小说和传记 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 从宏观的角度看 林语堂在海 外的这个时期 他本人就象征了 翻译 他的一言一语 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 化身 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 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 活动 把中国人的情感 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 使他们能够了解和 欣赏 林语堂将翻译作一门艺术来做 以对艺术家的心态对待翻译作品 以艺术家的 手笔雕凿出译品 他提倡的 美 的翻译标准实际上是与自身的性格气质 生 活态度高度统一 其实 林氏译论体精用宏 英蕤窈窕 元气淋漓 他不光讨论了翻译的实 质 标准 还具体而微地论述了翻译的技巧 风格的移译以及可译不可译等问 题 林语堂的这篇文章 论翻译 内容十分丰富 说理服人 可以说在 翻译问题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将严复的 译事三难 的理论继承下来 加以发展 不仅奠下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基础 还启发了后来的翻译工作者 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没有超出严复和林语堂这两位大师所讨论过的 范畴 所异者只是表达方式而已 罗新璋 1984 856 五 译著作书目 英文著作 1 Letters of Chinese Amazon and War time Essays 女兵自传和战时 随 笔 又称 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2 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0 1932 英文小品甲集 3 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3 1935 英文小品乙集 4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国吾民 又称 中国人 5 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 子见南子及英文 小 品文集 6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中国新闻 舆论史 7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艺术 8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9 Moment in Peking 京华烟云 10 With Love and Irony 讽颂集 11 The Best Essays of Lin Yutang 林语堂小品精华 12 A Leaf in the Storm 风声鹤唳 13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国与印度之智慧 14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15 The Vigil of a Nation 枕戈待旦 16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苏东坡评传 又 称 苏东坡传 或 苏东坡 17 Chinatown Family 唐人街 18 The Wisdom of Laotse Edited and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Lin Yutang 老子的智慧 19 Miss Du 杜十娘 又称 杜姑娘 20 On the Wisdom of America 美国的智慧 21 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 寡妇 尼姑与歌妓 英译三篇 小说集 又称 寡妇 妾与歌妓 22 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 英译 重编传奇小说 23 The Vermilion Gate 朱门 24 Looking Beyond 远景 25 Lady Wu 武则天 又称 武则天传 武则天正传 武后传 26 The Secret Name 匿名 27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中国的生活 28 From Pagan to Chrostoanity 由异教徒到基督教友 又称 皈 依耶教 或 信仰之旅 29 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 帝国京华 中 国在七个世纪的景观 又称 辉煌北京 30 The Red Peony 红牡丹 31 The Pleasures of a Nonconformist 不羁 32 Juniper Loa 赖伯英 33 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往自由城 34 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当代汉英字典 35 Readings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 现代新闻散文选 译作 英译汉 1 国民革命外记 原著者待查 2 女子与知识 罗素夫人原著 3 易卜生评传及其情书 布兰地司原著 4 卖花女 剧本 萧伯纳原著 5 励志文集 马尔腾博士原著 6 新俄学生日记 奥格约夫原著 林语堂 张友松合译 7 新的文评 史宾冈 克罗斋 王尔德等原著 汉译英 1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by Shen Fu Rendered into English by Lin Yutang 浮生六记 清朝沈复原著 2 Chuangtse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英译庄子 3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中国古文小品选译 又称 古文小品 晋朝陶潜等原著 4 Nun of Taishan and other Translations 英译老残游记第二集及其 他选译 5 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Translation from the Master of Chinese Art 中国画论 译自国画名家 6 冥寥子游 明朝屠隆原著 7 郭沫若 郭沫若天性聪颖 从小就表现出其极强的语言学习能力 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 他在精通德语 日语 英语的基础上 逐步对这些国家的优秀文化作品产生了 浓厚的翻译兴趣 由此走上了一条为各国优秀文化搭建 桥梁 的道路 年 郭沫若翻译出版卡尔 马克思著名的理论著作 政治经济学 批判 与钱君胥合译出版了德国小说 菌梦湖 年 他成功将德国 著名学者歌德的长篇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 译为中文 年 他翻译 了日本论文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年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集 雪莱诗选 由他翻译介绍到中国 年 他翻译了歌德的另一部巨著 浮士德 第一部 同年 创造社出版了他的 沫若译诗集 美国小说 石炭 王 也在这一年由他翻译出版 年 俄国列 托尔斯泰长篇小说 战 争与和平 经郭沫若之手翻译到中国 年 德国卡尔 马克思的另一 部理论著作 艺术的真实 也由郭沫若翻译出版 除此以外 查拉图斯屈拉钞 前半部 新时代 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 屠场 美术考古发现史 煤油 生命之科学 日本短篇小说集 等一大批国外优秀作品都经郭沫 若之手介绍到中国 为当时中国文坛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在翻译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同时 郭沫若还将 苏活古代文献生命 倡导古 书今译 当作自己翻译的另一个方向 他将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一起 念念不忘让古代文献通过自己的手再现风采 屈原赋 今译 再生缘 前 十七卷校订 崖州志 校勘等 从不同领域 不同侧面展示出郭沫若在古籍整 理方面的特色和成就 其中 以 管子集校 最有代表性 在版本搜集 对勘 下大功夫中 发现不同的版本系统 同时尽可能无遗漏地网罗了以往校释 管 子 的诸家著述 全书写有 余条 沫若案 总字数不下 万字 以 校为主 校注一体 校释与辨伪 断代结合 运用甲骨文 金文 隶 草等新 旧文字 并注入现代经济学等学科思想 将 管子 一书的整理推向新的高度 8 朱光潜 朱光潜 1897 9 1986 3 著名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 朱光潜 笔名孟实 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 一 他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是在近代 王国维 蔡元培 鲁迅 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 20 世纪三十年代 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 文艺心理 学 谈美 诗论 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这些著作对西方美学思想 的介绍是较为详备的 对于美学基础知识 基本观点的阐述也较系统 文艺 心理学 从美感经验的分析开始 深入到美的本质的讨论 然后联系艺术的起 源和艺术的创造 最后阐述美的范畴 书中还将西方现代美学的流派 观点 纳入各章加以介绍 旁征博引 沟通中西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诗论 是我国比 较美学的典范作品 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 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 著名诗论 触类旁通 潇洒自如 美不胜收 朱光潜认为 在我过去的写作 中 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 那还是 诗论 诗论 对中国诗 的音律 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