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II )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II )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II )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II )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主要是 A 铜制工具 B 铁制工具 C 石制工具 D 木制工具 2 2 分 2017 七上 霞浦月考 关于人类的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 人类是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 C 人文之祖 黄帝创造了人类 D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3 2 分 2018 七上 兴义期末 在距今 1 2 万年以前 兴义市境即有人类活动 那时的 兴义人 虽穴 居野外 但过着以渔猎为主的群居生活 是兴义市最早的聚落起源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 A 距今约 70 万年到 20 万年以前 B 距今约 18000 年 C 距今约 6000 年左右 D 距今约 170 万年 4 2 分 2017 七上 商河月考 大约距今 70 20 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第 2 页 共 12 页 C 蓝田人 D 北京人 5 2 分 2017 深圳模拟 与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无关的是 A B C D 6 2 分 2016 七上 莒县月考 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A B C D 7 2 分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 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B C D 8 2 分 位于银川灵武市的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 是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与水洞沟文化遗 址相似的我国原始人类还有 北京猿人 商人 山顶洞人 炎 A B C D 9 2 分 2017 七上 临河月考 下图是李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 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第 4 页 共 12 页 10 2 分 2017 七上 天津月考 如下图是国庆节小芳去旅游时 在展览馆里看到的某种原始人的复原 头像 这种原始人应该是 A 蓝田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山顶洞人 11 2 分 2016 七上 鞍山期中 曩古之世 无君无臣 穿井而饮 耕田而食 日出而作 日落而 息 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生活情况的一段话 你觉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D 元谋人 12 2 分 考古发掘的遗址 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最能证明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 的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昙石山文化遗址 13 2 分 相传 炎帝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发明有 教人农耕 发明医药 发明文字 开辟集市 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B C D 14 2 分 2019 七上 长春期末 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A 长江流域 B 淮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珠江流域 15 2 分 2017 七上 辽阳月考 下列人物中发明算盘的是 A 尧 B 舜 C 隶首 D 仓颉 16 2 分 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有神农湖 神农阁 神农坛等景观 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 华民族的始祖 A 炎帝 B 黄帝 C 大禹 D 舜 17 2 分 2017 七上 颍上期中 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 舜 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 能够出现的 情节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A 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 B 尧发明了文字 C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 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18 2 分 在我国远古时代 有一位英雄人物 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治好了洪水 他是 A 周武王 B 禹 C 商汤 D 嬴政 19 2 分 2017 七上 齐齐哈尔期中 既当过部落联盟首领 又成为国王的是 A 尧 B 舜 C 禹 D 炎帝 20 2 分 2017 七上 河源月考 截止目前 我国已有 48 处世界遗产 居世界第二位 北京人遗址是第 一批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的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 生活面貌的史实是 A 使用天然火 B 住干栏式房屋 C 挖水井 D 制彩陶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21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第 7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2009 年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完成了修建 东方人类祭祖台 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 祭祖台初步设计高 170 米 基座呈正方形 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为祭奠层 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 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 被学术界誉为 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 请回答 1 你认为材料一中在元谋县修建 东方人类祭祖台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为 170 米 2 观察材料二 图一是哪一古人类 结合图片 分析他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3 从图二 图三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4 下列是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试想象它们有什么用途 5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北京人的发现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22 20 分 2017 七 滨海期末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2 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课题 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 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 时至今日 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水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必要条件 也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 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净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林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 梁惠王上 材料四 1 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 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 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3 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 在政治方面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结合材料四 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第 9 页 共 12 页 2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三 彩陶形制美 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 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 人群已聚居 护壕深二丈 其 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 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 结合材料一 分析神农氏为什么 教民农作 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 然的关系的 制耒耜 教民农作 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 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你举例说明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农耕既普及 诗中描绘的原 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 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 在原始农业形成过程中 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至少两项 24 20 分 2016 七上 济源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 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 诸侯错居 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 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春秋无义战 孟子 尽心下 材料三 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 孟子 离楼上 1 根据材料一 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2 第 10 页 共 12 页 整个东周时期 充满了战争与杀伐 根据所学知识 为什么说 春秋无义战 3 根据材料三中孟子评价战国时期战争 具有怎样的特点 根据所学 战国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 还有哪些 明显的不同之处 请至少写出一点 不得与前面答案重复 4 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战争 对华夏民族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的影响 此后还有哪些事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进 步与发展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