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7 7 9 9 单元检测题单元检测题 时量 90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关 19 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农奴制正式确立 B 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C 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 D 农奴制危机加剧 农奴反抗斗争激烈 2 1861 年俄国改革以前 工业资本家 30 是农奴身份 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 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 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 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 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 在改革方案讨论中 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 A 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 B 彻底解放农奴 C 逐步分给农民土地 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D 增加土地 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4 列宁曾指出 经过 1861 年改革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 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 自由人 B 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 农民获得 解放 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 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5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主要体现在 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A B C D 6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A 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 C 加强军事实力 D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7 农奴制改革后 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 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 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8 之所以说 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主要是因为它 A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 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9 1873 年的一天 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 天皇已将自己 的长发剪掉 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 革除封建礼仪 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 带动文明开化 D 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0 日本社会中 士 的构成包括 将军 大名 商人 武士 A B C D 11 19 世纪中期 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 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 C 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 D 大名 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 12 1874 年 日本人将 Science 翻译成为 科学 后于 1915 年引人中国 与这一概念 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B 明治维新 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D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13 向将军 大名贷款 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 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 本家 新兴地主 A 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B 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发展资本主义 C 不满幕府统治 要求改革现状 D 经济实力增强 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14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 立国之本 惟在用人 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 惟在于教 育而已 材料反映明治政府 文明开化 的重点是 A 教育改革 B 军事改革 C 培养出国人才 D 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5 明治维新中 天皇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将全国划为 3 府 72 县 由中央政府派员直接管理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将大名集中东京居住 A B C D 16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 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 下列有关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 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 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 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 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 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17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 表述错误的是 A 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都很迅速 B 在政府保护下 产生了垄断组织 C 财阀资本比较突出 D 在十九世纪末超过西方列强 18 甲午战争后 日本提出在华设厂 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的要求 美国的 门户开放 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 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 A 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的条件 B 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D 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 19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这里的 进一步 是指 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 B C D 20 世纪末 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 实权的光绪帝身上 这表明 3 A 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B 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 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失败则带有偶然性 D 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 失败则是历史的必然 21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 应诏统筹全局折 实际上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因为它 A 提出了各方面的具体变法建议 B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 系统论述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 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22 19 世纪末 维新思潮得以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关键 A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 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C 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 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23 康有为说 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又可避祸 这种做 法的实质是 A 托古改制容易让人接受 不担风险 B 主张托古改制 反对布衣改制 C 维新派注意政治运动的策略 D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4 百日维新期间 文化教育体制的创新主要是 A 废除科举制 B 废除八股取士 C 派人出国游历 D 禁读四书五经 25 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 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 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B 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C 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 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D 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其中 26 题 16 分 27 题 14 分 共 30 分 26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 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 认为 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 我宁肯 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 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 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此外 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 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 义务起见 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 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 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材料三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 因为赎买了土地 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 务 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 1861 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 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 并完全 占有贵族的土地 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 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 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4 1 材料一中 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6 分 2 据材料二 三 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6 分 3 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2 分 4 依据材料四 说明 1861 年改革的目的 2 分 27 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佐久间象山在给幕府的上书中指出 西洋诸国与周公孔子之国在鸦片战争中的 一胜一败 终其极 彼之学得其要 此之学不得其要 溺于高远空疏之谈 流于训诂记 诵之末 材料二材料二 维新改革涉及三个层面 物质 体制和精神层面 物质层面包括经济活动 科 学技术和日常生活 在国家和上社会中 是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层次 比较容易通过 引进 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替 体制层面包括各种制度和法律 这是中层层次 实现新旧更 替 与传统决裂要难一些 精神层面属于深层层次 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材料三材料三 1854 年佐久间象山又提出 东洋道德 西洋艺术 精粗不遗 表里兼赅 请回答 1 刺激日本进行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2 日本是如何进行物质层面的改变的 5 分 3 日本体制 精神层面改革的艰难表现在哪里 5 分 三 简答题 10 分 5 28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 家 很快摆脱了民族危机 成为亚洲强国 1 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 2 分 2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8 分 四 探究题 10 分 29 戊戌政变大事记 9 月 20 日 八月初五日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 袁于当晚回到天津 后接见日本 前首相伊藤博文 9 月 21 日 八月初六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宣布 临朝听政 当晚 袁世凯从 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 为保全自己 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 致使事态扩大 导致 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 被革 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 戊戌变法史事考 三联书店 2005 年版 整 理 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 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 是促发 政变的决定性因素 请依据材料一判断 这一观点是否成立 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 程有何关系 单元检测题 三 单元检测题 三 1 5 DAABD 6 10 DCDCC 11 15 BBDAC 16 20 CDCDA 21 25 ACDBC 26 1 矛盾 给农民土地 但不彻底解放农民 既防止农民暴动 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 治 原因 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6 分 2 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 还受地主控制 完全自由的农 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 且拥有私产 6 分 3 不符合实际 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2 分 4 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 防止农民起义 2 分 27 1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教训 美国强迫开关引起的民族危机 4 分 6 2 1868 明治维新 实行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使日本迅速 成为工业国 5 分 3 明治维新由出身于下级武士的倒幕派领导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889 年日 本仿效德国颁布 大日本帝国宪法 规定天皇总揽统治权 使日本体制和精神层面具有明 显的专制和侵略色彩 使日本的现代化潜在巨大危机 5 分 28 1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 性质改革 2 分 2 历史潮流 19 世纪中期 日本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力量对比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倒幕派力量相对强大 倒幕派以较大的实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化学高二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台球运动技术讲解与规则解析
- 2026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旺季营销方案讲解
- 前庭康复护理技术
- 心力衰竭护考讲解
- 嗜血细胞综合症诊疗要点
- 心肺复苏知识点讲解
- 薪酬体系构成汇报
- 学期儿童美术活动策划与实施
- 中国银行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校园招聘111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1
- 京东商家伙伴合作大会
- 2017版银皮书(中英文完整版)FIDIC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
- 巴黎拉德芳斯CBD
- 燃烧器控制器LMG说明书
- HSE宣传与警示管理规定
- 云课堂题库考试答案免费
-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
- GB/T 16919-1997食用螺旋藻粉
- GB/T 1682-201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 GB/T 15700-2008聚四氟乙烯波纹补偿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