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夏 商 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诸侯的反叛 B 统治者残暴 失去民心 C 奴隶和国人的暴动 D 少数民族的进扰 2 2 分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是谓小康 天下为家 出现于 A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建立夏王朝 B 禹死后 启继承了禹的位置 C 汤战胜了桀 D 禹传位给伯益 3 2 分 长篇小说 封神演义 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A 黄帝时 B 夏朝时 C 商末周初 D 春秋战国 4 2 分 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 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A 尧 B 舜 C 禹 第 2 页 共 11 页 D 启 5 2 分 历史课堂上为了方便记忆 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 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等级制 D 世袭制 6 2 分 下列制度在西周没有实行过的是 禅让制 郡县制 世袭制 分封制 A B C D 7 2 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第 3 页 共 11 页 8 2 分 春秋末期 先后北上争霸的长江下游的诸侯国有 A 齐国和晋国 B 鲁国和燕国 C 吴国和越国 D 秦国和楚国 9 2 分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霸主尊王攘夷 扶助弱小 B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C 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 管仲的改革壮大了力量 10 2 分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 战国 因战争众多 争夺激烈而得名 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城濮之战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A B C D 11 2 分 某校七年级 1 班同学在学习 商鞅变法 时 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是四位同 学模拟发布的告示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小华 出生贵族的人 爵位保持世袭 B 小丽 努力种田的人 可以免除徭役 C 小红 土地属于私有 可以自由买卖 D 小强 军功卓著的人 授予爵位田宅 第 4 页 共 11 页 12 2 分 下图为出土的文物 商鞅方升 它可以用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 奖励军功 B 推行县制 C 奖励生产 D 统一度量衡 13 2 分 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 造旅游景点 防洪 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灌溉 A B C D 14 2 分 战国时期 形成了许多学派 宣传自己的主张 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 出现了 百家 争鸣 的局面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竞相变法 社会急剧变化 B 乱世出英雄 C 都想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D 这些人出身卑贱 想借此出人头地 第 5 页 共 11 页 15 2 分 墨家主张 A 顺其自然 B 兼爱 非攻 C 民贵君轻 D 为政以德 二 二 问答题问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6 20 分 我围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为历代统治者重视 为璀璨的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下列材 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商鞅变法 1 材料一中图 1 发现于我国长江流域某遗址 是原始农耕时期典型遗址的代表 该遗址是什么 当地的房 屋属于什么建筑 2 材料一中图 2 铁农具在我国什么朝代出现 此外当时还有什么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 材料一中图 3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大水利工程 该工程由谁主持修建 有何功能 影响如何 4 材料二中 商鞅变法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 维护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对战国时期的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 的影响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7 20 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 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 6 页 共 11 页 1 政治篇 在当时 隋唐时期 的条件下 这是一大发明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 平民 可以做宰相 可以为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 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人称它为 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上述材料中的 这种制度 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有哪些影响 2 经济篇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下图一样式的钱币 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 下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说出它最 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 3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尤其是公园 1000 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 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4 思想篇 教育部就 11 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 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 中华教师节 的提案 作出积极答 复 提案 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 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 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 中华教师节 的理由 18 20 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 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1 页 艺术篇 材料一 如图一 图二 思想篇 材料二 如图三 图四 科技篇 材料三 中国古代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 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东汉时期 在总结 这项发明经验的基础上 用树皮 麻头 破布 旧鱼网做原料 扩大了原料来源 降低成本 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材料四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道法自然 是传统 养生的基本要求 天人合一 阴阳平衡 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 图一的文字主要记录了我国哪一朝代的历史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 图二的书法作品 有 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 它的作者是谁 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2 孔子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 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孔子被尊为 万世师表 主要源于他在哪一方 面的成就与主张 3 材料三说的是哪一项技术成就 东汉谁改进了这一技术 使之得以普及 第 8 页 共 11 页 4 东汉时期 一套 道法自然 的医学体操诞生 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 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 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这部著作是什么 19 20 分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 周王室势微 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与此同时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 力 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 选修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 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 事在四方 以法治国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韩非子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 请写出材料二中 商鞅之法 政治方面的内容 写两点 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三 归纳韩非子的主张 4 商鞅之法 的主要内容中 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 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问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州奥林匹克中学聘用制专任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亚麻籽油健康饮食书籍出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城市大模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政务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策划人才招募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酒店客房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物联网设备固件自动更新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线下演出市场复苏演出市场跨界合作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市场芯片短缺应对策略与汽车维修连锁品牌竞争力提升与优化策略前瞻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优化与充电站充电设备智能化改造报告001
- 典当黄金合同标准文本
- 内镜中心标本遗失警示教育
- 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梳理
- 食堂服务礼仪培训
-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指南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 服装的采购流程
- 工作场所暴力培训
- 物流行业运输数据报送流程与追踪机制
- 培训课件:血糖监测
- 人工智能改变企业劳动力需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