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卷C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卷C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卷C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卷C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 二单元测试卷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 二单元测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 一个个屈辱的条约 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 等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南京条约 D 北京条约 2 2 分 2017 八上 西宁月考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 亚罗号事件 D 马神甫事件 3 2 分 2016 八上 吴中期中 1793 年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嘎尔尼使团 曾向乾隆皇帝请求 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 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 以便收存货物 被乾隆皇帝断然拒绝 英国的要求得以实 现是在 A 南京条约 签订 B 瑷珲条约 签订 C 马关条约 签订 D 辛丑条约 签订 4 2 分 2017 八上 鞍山月考 圆明园 我为你哭泣 同学们学习了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 争中 抢劫 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A 英德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5 2 分 2017 八上 钦州月考 在中国近代史 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国 法国 B 英国 美国 C 俄国 日本 D 英国 沙俄 6 2 分 2017 八上 深圳期中 清朝统治的结束 意味着结束了中国的 A 君主专制制度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封建统治 D 君主立宪制 7 2 分 2018 八上 高要月考 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颁布 资政新篇 A B C D 8 2 分 2018 八上 广东期末 1853 年 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 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 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 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 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文中所说的 叛乱运动 第 3 页 共 11 页 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面临双重敌人 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 B C D 9 2 分 吕思勉认为 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 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创立拜上帝教 奉行平均主义 重建等级礼制 提倡效法西方 A B C D 10 2 分 2017 八上 福清月考 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 政权的标志是 A 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B 在永安整顿建制 分封王爵 C 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 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 11 2 分 2017 高唐模拟 1840 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 继而言政 进而 言教的过程 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 民主 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能够印证 始而言技 的史实是 A 戊戌变法 第 4 页 共 11 页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 12 2 分 2019 八上 闽清期中 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 不正确的是 A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3 2 分 东沟海战天如墨 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 万火丛中呼杀贼 此诗创作背景是十 九世纪末的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14 2 分 2017 八上 东营月考 你在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 割地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15 2 分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 快哉 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 为唤醒民众而献 身的湖南英雄是 A 康有为 第 5 页 共 11 页 B 杨深秀 C 谭嗣同 D 梁启超 16 2 分 2018 八上 东莞期中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 探索 请按提示在下表的 处填写最佳答案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 A 洋务运动 孙中山 陈独秀 B 五四运动 孙中山 曾国藩 C 五四运动 曾国藩 胡适 D 洋务运动 陈独秀 梁启超 17 2 分 2017 八上 宁津月考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 梦想有 西方的坚船利炮 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 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下列属于追求 西方新型工业 梦想的 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18 2 分 2019 八上 孝感月考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最终还是失败了 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第 6 页 共 11 页 B 义和团自身的腐败 C 清政府的力量强大 D 八国联军的力量强大 19 2 分 2017 七上 大庆期中 在中国近代史上 曾经割占过中国领土的列强有 俄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A B C D 20 2 分 2017 九上 东莞开学考 近代历史上 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 Legation Street 使馆大街 台基厂街改名为 Rue Marco Polo 马可波罗路 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 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1 15 分 拓展探究题 2012 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 40 周年 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 好年 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 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 侵华战争 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钓鱼岛 东海油气田 而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必须了解尊重历史事实 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根据史实填写表格 时间反映的重大事件主要影响 第 7 页 共 11 页 1894 1895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1931 年 9 月 18 日 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 卢沟桥事变 1945 年 8 月 15 日 抗日战争胜利 2 为了铭记历史 吸取历史教训 在 2012 年 7 月 7 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年的时候 请你以抗战为主题设 计两项纪念活动 3 2012 年 由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购买 使其国有化 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的抗议行动 请结合所学历 史 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2 30 分 2016 八上 宜兴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 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 据不完全统计 在全球 27 个国家的 218 个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就有 163 万余件 然而 该数目充其 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 2009 年 10 月 圆明园管理处组成专家组 分别走访美国 欧洲 日本等地 追寻圆明园流失文物线索 在文物回归过程中 大体有 4 种途径 分别是政府行为 捐赠 持有者捐赠 买主捐 赠 回购和法律手段 1 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的 19 世纪中期近代第一次灾难性战争 20 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 分别指的是哪些战 争 2 材料二中提及的与 圆明园文物流失 关系最密切的战争是哪一次 导致文物流失的罪犯是谁 3 第 8 页 共 11 页 自古以来 人们用寓言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和成语 趁火打劫 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 趁火打劫 的侵略者是谁 它犯了什么罪行 4 近代中国在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 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5 对文中所说的 灾难性战争 中国人民展开了 反侵略 的斗争 其中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 反侵略 斗争 有哪些 6 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 这说明什么问题 23 15 分 2018 八上 韶关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成果创办人 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 李鸿章 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材料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成果出现在中国近代哪个历史时期 据所学知识指出曾国藩 李鸿章等人创办近代工业的主 第 9 页 共 11 页 要目的 2 材料二的 民报 在其发刊词中对同盟会政治纲领进行了阐发 孙中山是如何阐发同盟会政治纲领的 3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4 15 分 2018 八上 宿松期中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 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 随后 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 令 主要内容有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 工 商业 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等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 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 变法法令中最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容是什么 2 材料二图 1 书中称孙中山为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据图 2 说出辛亥革命的历史 意义 3 结合所学知识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两个事件有何共同之处 写出两点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