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中考历史总复习训练试卷D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中考历史总复习训练试卷D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中考历史总复习训练试卷D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中考历史总复习训练试卷D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中考历史总复习训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中考历史总复习训练试卷学年度中考历史总复习训练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九上 丹徒期末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 浪花 浪花 主要不同表现在 A 人民群众的参与 B 革命进行的方式 C 建立的社会制度 D 旧统治的结束 2 2 分 2018 九下 东台月考 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 生产稳步恢复 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 求 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 使政权得以巩固 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这里评述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罗斯福新政 3 2 分 2018 九下 扬州月考 1953 年 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 1 3 苏 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4 2 分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第 2 页 共 13 页 A 彻底消除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B 缓和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 C 暂时协调了主要列强之间的矛盾 D 英法矛盾成为列强之间主要矛盾 5 2 分 2011 海南 如图漫画将 1929 年 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 形象 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A 波及范围广 B 经济持续发展 C 股票销售量大 D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6 2 分 2016 玉林 经济大危机爆发后 胡佛总统依然恪守自由经济政策 结果导致了经济的不断恶 化 罗斯福上台后果断采取的措施是 A 继续实行放任经济发展的政策 B 把经济危机转嫁到外国 C 加快建立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D 政府有限度地干预经济 7 2 分 2017 九上 连云港月考 下图为 1933 年美国政府为遵守 全国工业复兴法 的企业或公司颁 发的蓝鹰徽章 蓝鹰运动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 对蓝鹰运动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确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 B 起到了扩大工业生产的作用 C 凋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D 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 8 2 分 2017 九上 梅江月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慕尼黑阴谋 B 德国进攻苏联 C 德国进攻波兰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9 2 分 学习历史常常要对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下列史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B 诺曼底登陆战 二战的转折点 C 联合国家宣言 发表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D 苏联解体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10 2 分 2017 阳谷模拟 二战中 德国突袭苏联是通过实施 A 白色方案 B 巴巴萨计划 C 霸王计划 D 马歇尔计划 11 2 分 2017 济南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力量巨大的灾难 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 搭配不正 第 4 页 共 13 页 确的是 A 萨拉热窝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日军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攻占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2 2 分 2017 九上 潜江月考 阅读下表 对美国 1950 1999 年经济发展总体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A 二战以来 美国经济实力一直膨胀 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 经济持续下降 C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美国调整经济政策 经济高速增长快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 20 世纪 50 90 年代 美国经济呈起伏状的特点 13 2 分 2018 滨州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 日本成为界第一经济大国 C 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第 5 页 共 13 页 D 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4 2 分 2016 苏州 观察如图得出的结论 不正确的是 A 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 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 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 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15 2 分 2018 九下 无锡模拟 冷战消失了 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冷战 消失了 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杜鲁门主义 B 苏联解体 C 美苏争霸 D 马歇尔计划 16 2 分 2017 通州模拟 苏联成立和解体的时间分别是 A 1922 年 1991 年 B 1924 年 1989 年 C 1926 年 1991 年 D 1936 年 1989 年 17 2 分 2017 九下 钦州港期中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 解读最准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两次世界大战 B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C 三次世界格局变化历程 D 多极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18 2 分 2019 吉林模拟 1945 年 5 月 9 日晚 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犹酣之时 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 发出一段惊人的论调 人们在欢呼跳跃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 战争 分别 指 A 一战和二战 B 二战和科索沃战争 C 二战和伊拉克战争 D 二战和冷战 19 2 分 2017 徐州模拟 下面为某校初三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 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 主题是 A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 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D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0 2 分 2017 清丰模拟 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 7 页 共 13 页 B 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C 当今世界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大于挑战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演进 21 2 分 与下面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吻合的组织是 A 世界贸易组织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22 2 分 2017 九下 东营期中 经过 9 个多月的争论和酝酿 今年 3 月 29 日英国政府宣布启动脱离欧 盟的程序 英国 脱欧 将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 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各种文明的共存与融合 C 经济全球化正在重新校正 D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3 2 分 2019 九上 苏州期末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 欧洲联盟的成立 B 联合国的成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4 2 分 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第 8 页 共 13 页 史 实结 论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 形成 B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稳定了社会秩序 C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A A B B C C D D 25 2 分 2018 九下 长沙月考 全球援助及发展组织乐施会在 2014 年 1 月 20 日发布的 为少数群体 努力 的报告中称 1426 人身家超过 10 亿美元 净资产合计 5 4 万亿美元 而世界最富有的 85 人的身家 甚至 超过了最贫穷的 35 亿人的财富总和 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 推动了全球商品贸易 B 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 C 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D 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5 分 世界格局不断发展变化 材料一 巴黎和会知识结构图 材料二 所谓 冷战 是指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至 90 年代初 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 第 9 页 共 13 页 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意识形态 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 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 美国大战略与对外政策调整 材料三 冷战后 美国为了称霸世界 成为世界领袖 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 另一方面 欧盟 日本 中 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 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 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1 材料一中 对应的内容各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的实质 2 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 列出两大集团在经济 或军事 方面的对峙表现 并谈谈近半个世纪两大集团对峙 与竞争状态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3 据材料三 指出冷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局面 面对现在的世界局势 谈谈你对中国增强经济实力的建议 27 20 分 2014 扬州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 世纪上半期 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八上 材料二 19 世纪 60 70 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 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 一些国家为了 适 应工业革命的需要 相继出现了 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九上 材料三 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 国家 年份 美国英国联邦德国 法国意大利比利时 1938100100100100100100 第 10 页 共 13 页 1949174113100112101109 1955219134178149150135 注 表格里的数字以 1938 年为基数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九下 材料四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 人与人之间的 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 村落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取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明治政府重视教育的举措及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3 材料三中 20 世纪 50 年代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国家 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 4 请举第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各一例 证明材料四所表达的观点 综合以上材料 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 展进程中的作用 28 15 分 2015 日照 冲击 反应 是中外史学界解释近代史的模式之一 冲击 主要是指工业资 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古老国家的侵略 反应 是指列强的侵略促使这些国家发生的剧烈变化 阅读材料 结合所 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 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于是通过效仿洋 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 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150 多年前 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下 日本遭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 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迎 新 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 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第 11 页 共 13 页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在甲午战争之后 全国各阶层 包括士绅阶层 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 保 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 这是半个世纪以来 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 萧功秦 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材料三 1919 年 6 月 24 日以后 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 国内局势紧张 人民要求拒签 政府压力 极大 签字一事陆总长 注 外交部长陆征祥 中国代表团团长 自行决定 顾维钧回忆录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 中国代表团曾于 1919 年 5 月 4 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 并于 5 月 6 日声请保留 媾和会议 对于解决山东问题 已不予中国以公道 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 不 能签字 1919 年 6 月 28 日 中国代表团宣言 1 19 世纪 60 年代 面对 千年变局和强敌 中 日两国为实现自强 各作出了怎样的 基本选择 这两自 强运动在性质上有何差异 2 甲午战败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 中国社会各阶级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试举两例说明 3 据材料三 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 不能 签字的原因 简要评价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 拒签 行动 第 12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