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精编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精编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精编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精编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 A 卷精编卷精编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上 射阳月考 下列有关 北京人 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使用天然火 B 使用磨制石器 C 开始烧制陶器 D 开始培植农作物 2 2 分 在 自然 杂志上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 中科院研究员高星等专家 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 究成果 将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推向了更久远的 77 万年前 该成果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下列属于中国境内最早 的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居民 3 2 分 炼制陶器所需的温度一般应达到 A 500 度左右 B 800 度左右 C 1000 度左右 D 1200 度左右 4 2 分 2019 七上 东莞月考 下列选项中 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的遗址是 A 北京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第 2 页 共 10 页 C 河姆渡遗址 D 元谋人遗址 5 2 分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一图胜千言 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A 聚族而居 B 原始农业 C 贫富分化 D 采集狩猎 6 2 分 2016 七上 白银期中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7 2 分 2016 七上 莒县月考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建立于 A 公元前四五千年 B 公元前 2070 年 C 公元前 1600 年 D 公元前 771 年 8 2 分 山顶洞人比全国人 幸福 多了 因为他可以 吃到水生动物 用骨针缝兽皮御寒 佩戴珠串装扮自己 自己取火 可以吃到熟食 第 3 页 共 10 页 A B C D 9 2 分 2016 七上 西藏期中 西周建立后 为了巩固统治实行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10 2 分 既做过部落联盟首领 又做过国王的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11 2 分 2017 七下 徐州月考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北方的五个政权加上南方十个政权的合称 B 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C 五代十国时期 南方政局相对比较稳定 D 五代十国时期 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12 2 分 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 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 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 大禹建立起夏朝 第 4 页 共 10 页 C 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 原始农耕的出现 13 2 分 2016 七上 淮安期中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古文字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14 2 分 2016 七上 长春期中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面的是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燕国 15 2 分 2017 七上 宁津月考 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包括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16 2 分 2016 七上 张掖期中 铁器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第 5 页 共 10 页 D 宋元时期 17 2 分 后人写诗 始知事太守 伯禹亦不如 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 这是因为他 A 发明了望 闻 问 切 四诊法 B 修筑了都江堰 造福于民 C 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 进行了变法 推动了历史前进 18 2 分 2016 七上 泰州期末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把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变成了现 实 A 墨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19 2 分 2016 七上 埇桥期中 如果你想知道孔子的言论 最好去读下列书籍中的哪一部 A 诗经 B 道德经 C 论语 D 春秋 20 2 分 2016 七上 句容期末 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A 墨子 兼爱 非攻 B 孟子 有教无类 当仁不让于师 C 韩非子 法治 中央集权 D 庄子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第 6 页 共 10 页 二 二 组合列举题 组合列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21 15 分 2016 七上 吉林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 社会大变革 思想文化空 前繁荣的时期 请结合所学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 政治动荡 请写出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四位霸主 写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三例 2 社会变革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涉及到的是哪次变法 支持此次变法的人物是谁 这场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 请写出这场变法中可以使秦国 富国 和 强兵 的措施 3 思想文化繁荣 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 请写出其中影响最大的四个学派 22 2 分 2017 七上 靖远期中 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 是长达数百年的争霸割据时 期 三 三 辨析改错题辨析改错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3232 分分 23 2 分 判断题 铁制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是在战国时期 24 5 分 盘庚将都城迁至镐 今陕西西安 从此商朝得以稳定发展 并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这种 看法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判断以上材料正误 理由是什么 25 5 分 2016 七上 鞍山期中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楚庄王 第 7 页 共 10 页 26 5 分 2016 七上 同安期中 兴水利 除水害 事关人类生存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 远不如长城 宏大 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 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 天府之国 它 指的是战国时 期修建的灵渠这一水利工程 上述说法对不对 请说明理由 27 15 分 辨析说理题 找出题目中错误的知识或观点并说明理由 1 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号称轩辕氏 2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 金文 它对于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3 战国时期 法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 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8 20 分 2018 七上 苏州期末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任何国家 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 中向前发展的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 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材料二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 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 姓或重复 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四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 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 以致汉族年轻女子 群逐马如卷 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 中国社会史 第 8 页 共 10 页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君主的大力支持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人们 勇于公战 3 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所采取的哪项改革措施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迁都至何处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五 五 综合探究题综合探究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29 3 分 公元前 年 齐桓公在 举行诸侯盟会 周天子正式承认了 在中原的 霸主地位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0 10 分 2017 七上 江津期中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 造就了孔子 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 思想家 其中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 该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记录孔子思想的著作是什么 孔子之后在战国时期 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个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分配教 育资源 孔子的哪个教育观点最能体现报告精神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略 20 答案 略 第 10 页 共 10 页 二 二 组合列举题 组合列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