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俗话说 去楚雄州者 当去元谋县 去元谋县者 当去那蚌村 不为别的 就冲 元谋人 的 那两颗牙齿 你知道 元谋人 距今大约多少年 A 20 万年 B 70 万年 C 80 万年 D 170 万年 2 2 分 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 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在今天东台 溱东 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 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 盐阜 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A 元谋人时期 B 北京人时期 C 河姆渡时期 D 尧舜禹时期 3 2 分 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他们应该去 A 秦始皇陵 B 中山陵 C 大禹陵 D 黄帝陵 4 2 分 下列人物中具有 部落联盟首领 和 奴隶制国家国王 双重身份的是 A 黄帝 B 尧 第 2 页 共 13 页 C 舜 D 禹 5 2 分 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 它出土于湖南 四面各有一条龙 四角各铸一只羊 结构巧妙 制 作精细 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这个图片中的青铜器应出自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6 2 分 秦始皇在下列哪一次战役中打败赵国 使得六国无力抵抗再抵御秦国的进攻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7 2 分 历史上 三家分晋 指的是哪三家 韩 赵 魏 秦 齐 A B C 第 3 页 共 13 页 D 8 2 分 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 李冰在公元前 256 年前后担任蜀守 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据 下图判断公元前 256 年属于 A 公元前 3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3 世纪后期 C 元前 2 世纪前期 D 公元前 2 世纪后期 9 2 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承认土地私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建立县制 A B C D 10 2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成就辉煌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西汉 11 2 分 山东被誉为 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山是指泰山 一水是指黄河 一圣人是指 A 孙武 第 4 页 共 13 页 B 老子 C 孟子 D 孔子 12 2 分 战国末期 主张 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 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以巩固君主地位一的思想家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孙子 13 2 分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 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 横扫六合 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 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 中国第一帝都 是 A 洛阳 B 咸阳 C 长安 D 北京 14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 秦朝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15 2 分 据新华网 2012 年 6 月 18 日报道 殷墟宝藏 商王都珍宝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 135 件 组 珍宝首次在西安亮相 这些珍宝包括 青铜器 甲骨和卜辞 石人和玉人 汉并天下 瓦当 第 5 页 共 13 页 A B C D 16 2 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提及了中国古 代多为君王 其中 秦皇 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 C 开创王位世袭制 D 实行分封制 17 2 分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 柳宗元说 令海内之势 如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 莫不从制 摄制四 海 运于掌握之内 柳宗元的观点是 A 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 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18 2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陈胜 项羽 吴广 刘邦 A B C D 19 2 分 下图是 汉代讲学图 请你判断一下 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儒家学说 B 法家学说 C 兵家学说 D 道家学说 20 2 分 董仲舒认为 与儒学相异的学术 皆绝其道 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 汉武帝采纳 了董仲舒的建议 实行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设立太学 D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1 2 分 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A 翰林院 B 太学 C 国子监 D 大学 22 2 分 一个时代的著名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历史形象 以下属于我国现存的保留最完整的 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是 A 赵州桥 B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故宫 第 7 页 共 13 页 D 长城 23 2 分 西汉初年出现了 文景之治 的盛世景象 这与统治者施行的哪一措施无关 A 减轻税赋徭役 B 废除严刑峻法 C 提倡勤俭治国 D 实行焚书坑儒 24 2 分 西汉初年 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经济萧条 国家贫困 吸取秦亡教训 重视发展农业 王国势力强大 A B C D 25 2 分 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 不包括 A 外戚权利的膨胀 B 宦官把持朝政 C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 王莽施政的危害 26 2 分 热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我认为首数马奇诺防线 那么冷兵器时代你认为是下列哪一个 A 赵州桥 B 大运河 C 长城 第 8 页 共 13 页 D 故宫 27 2 分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28 2 分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秦王让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的具有决定 意义的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29 2 分 认为难与易 祸与福等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孙子 D 墨子 30 2 分 在公元前 356 年后的秦国 一个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兵 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这 得益于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盘庚迁殷 D 平王东迁 第 9 页 共 13 页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春秋晚期的孔子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 仁政 的学说 他的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 有重要地位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969 分分 32 24 分 春秋战国时期 生产力迅速发展 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 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 冲击 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活跃局面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 各国纷纷变革 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出现了诸子百家 教育 的兴起 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 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 2015 年 10 月 22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 在伦敦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予课堂年会开 幕式 并与安德鲁王子共同为全球第 l 000 所孔子课堂 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1 材料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历史活动课上 四位同学在表演 诸子百家 论治国的短剧时 说了下列台词 请在横线上写出这四句 台词的代表人物 A 民贵君轻 仁政于民 B 无为而治 顺其自然 C 爱人如己 崇尚和平 D 以法治国 中央集权 3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4 孔子之前 学在官府 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 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针对这种情况 孔子 采取什么措施突破了这种限制 5 材料三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 33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 即主父偃 之策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 以封子弟 摘自 汉书 诸侯王表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 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 于 1380 年 将丞相胡惟庸诛杀 在随后的十年里 大肆捕杀其党羽 株连杀戮 3 万余人 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 材料一中图一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 材料二中 武帝 指谁 武帝施主父之策 指的是什么 3 材料三中朱元璋是如何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组的 4 材料四所述史实开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对中国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5 上述材料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34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祖起丰沛 乘运以跃麟 手奋三尺剑 西灭无道秦 材料二 公元前 127 年时 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 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 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 子弟 于是 封地不断缩小 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仅仅成为大地产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 其道 勿使并进 1 汉高祖为了巩固政权的稳定社会 在西汉建立之初 采取了什么政策 2 经过历任统治者的精心治理 西汉王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3 材料二中 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 是指什么法令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令的影响 4 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 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