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2 2 分 华夏儿女政通人和俱兴奔腾三江六川 炎黄子孙国强民盛两旺驰骋五湖四海 这副对联中暗示 华夏族的主体是 炎帝部落 蚩尤部落 黄帝部落 尧部落 A B C D 3 2 分 成语 桀骜不驯 助纣为虐 中的 桀 和 纣 分别是哪两个王朝的暴君 A 夏 商 B 商 西周 C 春秋 战国 D 秦 汉 4 2 分 历史上 公天下 开始变成 家天下 的事件是 A 禹传启 第 2 页 共 13 页 B 尧传舜 C 舜传禹 D 启传桀 5 2 分 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性表现在 A 促进民族融合 B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 国王权威下降 D 诸侯国数目大减 6 2 分 商朝时我国青铜器的灿烂时期 生产规模大 品种多 工艺精美 迄今为止发现最重的青铜器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利簋 7 2 分 成语的来源及其构成形式复杂 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 警事箴言 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 人的智慧结晶 出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A 破釜沉舟 B 望梅止渴 C 风声鹤唳 D 退避三舍 8 2 分 电视剧 芈月传 曾在卫视热映 该剧的开篇便提到了在秦国发生的一场变革 商鞅变法 据 史书记载 秦孝公死后 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 这突出地说明 商鞅变法 第 3 页 共 13 页 A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9 2 分 追求与建立和谐 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福兮 祸之所依 祸兮 福之所伏 B 兼爱 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D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10 2 分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 中正仁和 其中 仁 的思想来源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11 2 分 在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 掌握军权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12 2 分 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里 的 它 与哪个朝代有关 A 夏朝 第 4 页 共 13 页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3 2 分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方言不一致 文字却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 A 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B 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C 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 D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14 2 分 欣赏中国古代钱币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观察下列钱币图 哪一项是秦朝统一为全国通行的货 币 A B C D 15 2 分 人们常把 秦皇汉武 并称 其主要原因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大一统 第 5 页 共 13 页 B 推行郡县制 C 发动大规模战争 D 修筑长城 16 2 分 贾谊在 治安策 中提出 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 国小则亡 邪心 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设置 十三州部 C 颁布 推恩令 D 反击匈奴 17 2 分 博物志 记载 汉代张骞出使两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 故名安石榴 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引进石榴种子 B 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西域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C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和西汉的友好交往 D 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寻求军事联盟 18 2 分 天工开物 记录了中国古代某项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 如下图 该项手工技术是 A 制作火药 B 造纸术 第 6 页 共 13 页 C 雕版印刷术 D 活字印刷术 19 2 分 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 不断发展 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A 第一个封建盛世 汉初刘邦休养生息 汉武帝的大一统 文景之治 B 走向衰落的东汉 张角创立太平道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C 亡于暴君的王朝 夏朝亡于夏桀 商朝亡于商纣 周朝亡于周厉王 D 天下分分合合 春秋战国时期 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20 2 分 2010 年 1 月 13 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 河南安阳曹操高陵 被列为 2009 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政治优势 B 与刘备 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 完成北方的统一 D 废掉汉献帝 建立魏国 21 2 分 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正确的是 都是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结束 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 B C D 第 7 页 共 13 页 22 2 分 北方人口南移的主要方向分三条线路 其中 中线移民进入到今 A 巴蜀地区 B 两广地区 C 两湖和江西 D 江浙地区 23 2 分 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资治通鉴 记载 魏主 今欲断 禁止 诸北语 鲜卑 语等 一从正音 汉语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该史料反映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 迁都洛阳 B 改用汉姓 C 该穿汉服 D 学说汉语 24 2 分 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 于是一些城里人 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 这就是 城市农夫 一族 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 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它是 A 齐民要术 B 兰亭序 C 伤寒杂病论 D 九章算术 25 2 分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 7 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 郦道元 B 祖冲之 C 司马迁 D 贾思勰 第 8 页 共 13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969 分分 26 19 分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 A B C D 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注意 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不用填在图上 A B C D 2 图中赵 魏 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 写出发生在 E 处的战役名称 4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再到归于一统 是由哪国来完成的 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呢 27 15 分 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 第 9 页 共 13 页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 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 多次上书韩王 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 养非所用 用非所养的情况 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 后来 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 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并受到重 用 1 图一中的人物是谁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是他的至理名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 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他的学说主要收集在哪部著作里 2 图二中人物的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 他开创了哪一学派 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他的思想在 战国时期被谁继承和发展 3 韩非是哪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28 15 分 列举题 1 写出你学过的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2 写出南朝的四个政权的名称 3 写出汉代著名的医学家 29 20 分 读图学史 第 10 页 共 13 页 1 图一和图二是传说时代的哪两位英雄人物 他们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 2 图三中的 子 指的是谁 写出他的治国主张 3 图四中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他在政治上提倡什么思想 4 图五图六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 效益最好 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 叫什么名字 是谁主持修建的 它的 修建 使哪一地区成为旱涝保收的沃野 人称 天府之国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