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A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A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A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A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按时间顺序 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炎黄时代 A B C D 2 2 分 1958 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 下列模型或实物不能入选其中的是 A 粟的朽粒 B 半地穴式房屋 C 人面鱼纹陶盆 D 木结构水井 3 2 分 都鄙廪庾尽满 而府库余财 这是 汉书 食货志 描写的汉景帝后期西汉的社会状况 这种 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A 汉文帝 汉景帝提倡节俭治国 B 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汉文帝 汉景帝重视 以德化民 第 2 页 共 12 页 D 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 4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主占有大量私田并出租 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 封建地主最迫切 最体现时 代特征的愿望是 A 废除分封制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奖励农耕 D 实行法治 5 2 分 史料记载 孔子朝罢归来 家人报告 马厩失火 孔子听后 问 伤人乎 这则故事体现 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兼爱 非攻 D 无为而治 6 2 分 秦朝统一六国后 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第 3 页 共 12 页 C D 7 2 分 某校七年级 2 班的同学在学习 商鞅变法 这一内容时 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下列各项错误 的是 A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 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 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 布帛多的人 获得奖励 C 丙同学扮演立下军功的大将 接受爵位 D 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布法令 废除土地私有制 8 2 分 根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 800 多个 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下 170 多个 战国之初 只有 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统一 D 适者生存 9 2 分 小华 送人千里 终有一别 陛下请回吧 小明 爱卿 此去西域凶险异常 然匈奴一日未了 则国无宁日 望卿不辱使命 早去早回 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 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清军出兵雅克萨 D 玄奘印度取经 10 2 分 曹操在 蒿里行 中描述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其主要原因是 A 黄巾起义的破坏 B 东汉政权瓦解 C 封建军阀的割据混战 D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1 2 分 中国有名的 瓷都 是景德镇 著名的陶器有 唐三彩 等 其实 早在几千年前 有个地方的 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 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A 云南 B 北京 C 半坡 D 河姆渡 12 2 分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A 炎黄战蚩尤 B 黄帝建宫室 C 舜让位于禹 D 启继承父位 13 2 分 成语故事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 如退避三舍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等 这些成语反映 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奴隶制的瓦解 C 诸侯兼并争霸 第 5 页 共 12 页 D 封建制度确立 14 2 分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 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 他还把自 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 元宏 皇帝 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A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 抵御了外来侵略 D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15 2 分 假如你穿越到秦朝 在中央协助皇帝管理行政事物 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 A 丞相 B 御史 C 郡守 D 县令 16 2 分 下列正确描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的是 A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 D 繁荣与开放并存的时代 17 2 分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 都是以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这位科学家是 A 王羲之 B 祖冲之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18 2 分 内乱犹如洪水猛兽 往往会使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走向毁灭 八王之乱 就是一场内乱 它加 速了 A 西周的灭亡 第 6 页 共 12 页 B 东周的灭亡 C 西晋的灭亡 D 东晋的灭亡 19 2 分 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 被称为 百官之长 是 A 郡守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太尉 20 2 分 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 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国家产生 民族融合 国家统一 政权分立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1 10 分 夏 商 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观察下列图片 回答问题 奴隶王朝的开端 第 7 页 共 12 页 文明进步与发展 疆域扩大与巩固 西周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不朝 则削 其地 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战争频繁的东周 1 夏朝是由谁建立的 我们在哪里发现了夏朝的这一座都城遗址 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2 除了宫殿外 夏朝还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 请你说一说夏朝建立的国家机构的实质 3 这两张图片见证了哪一王朝的历史 请你说一说这两张图片的名称 从这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哪 些历史信息 4 上述材料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哪一项制度 这一制度中诸侯对周王需要履行哪些义务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 何意义 5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他们在争霸过程中都打着怎样的旗号 6 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在战国七雄中哪一个国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这主要得益于哪 一历史事件 22 15 分 读图分析题 1 下图反应的是什么制度 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人物相应的身份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在答题卡上 第 8 页 共 12 页 2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该制度 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 该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23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yu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 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 按 代 郡名 今山西省东北 河北省西北一带 来者 姓或重复 皆改 之 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 达奚氏为奚氏 乙旃氏为叔孙氏 丘穆陵氏为穆氏 资治通鉴 今欲断北语 一从正音 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 故为 当降爵黜官 北齐 魏收 魏书 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 1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一所叙述的现象与哪一次变法有关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二中的 魏主 指的是谁 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他的哪两项 第 9 页 共 12 页 改革措施 3 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 依据以上的材料和问题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24 14 分 翻开中国古代史 我们可以发现 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 阅读下列材料 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 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 为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材料二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 氏 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摘自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册 材料三 隋朝统一全国后 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 进行改革 改用考试的方法 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 官员 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 不问什么门第 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 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商君 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 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 材料二的内容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推行的改革措施 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 3 材料三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 这一创新制度完善于哪一朝代 25 9 分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 3 6 世纪 我国历史虽然处于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人口南迁的 大分裂时期 但是我国历史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请回答 1 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 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哪一次改革更加促进了这个特点的形成 3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艺术成就精彩纷呈 请在科技和艺术领域方面各举两个例子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