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A卷_第1页
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A卷_第2页
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A卷_第3页
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A卷_第4页
粤沪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粤沪版备考粤沪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404 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烽火戏诸侯 和 孔子周游列国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 与 诸侯 列国 的产生相关的 制度是从哪一朝代开始推行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2 2 分 用齐鲁代表山东 燕赵代表河北 这追溯于古代的什么 A 纳贡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3 2 分 古代中国的 天子 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 所封之地称为 诸侯国 封国 或 藩国 等 这种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井田制 4 2 分 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 禅让制 B 等级制 第 2 页 共 17 页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5 2 分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6 2 分 如图中有利于周统治 长久 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7 2 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许多王朝进行了 创新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西周宗法制 B 秦朝郡县制 C 元朝行省制 D 明朝废行省 设三司 8 2 分 孟子 告子 记载 天子适诸侯 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不 第 3 页 共 17 页 朝 则削其地 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 纳贡 B 朝觐 C 作战 D 分封 9 2 分 西周时期 周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郡县制 10 2 分 如图思维导图中 说明了分封制 A 诸侯的义务 B 诸侯的权力 C 天子的责任 D 制度的作用 11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逐鹿中原 战乱不休 其发生的根源是西周的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第 4 页 共 17 页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12 2 分 西周时期 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 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大夫 五鼎 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B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C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13 2 分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 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观察如图 可知当时实行 A 皇帝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4 2 分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是古人对 时期政治局面的插述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第 5 页 共 17 页 15 2 分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 领地国家 与 税收国家 的概念 其中 领地国家 的特 征是 在封建制度下 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 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 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 国王则 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 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 领地国家 的是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清朝 16 2 分 为了巩固政权 西周统治者实行了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7 2 分 西周时 天子 诸侯 卿大夫礼器的类型和数量有详细的规定 这反映了 A 严格的等级界限 B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C 西周逐渐走向衰落 D 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18 2 分 西周的众多诸侯 是通过 产生的 A 奴隶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19 2 分 西周时期 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 如 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大 第 6 页 共 17 页 夫五鼎 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发达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0 2 分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 分封制 和 郡县制 进行了激烈争论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 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 D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21 2 分 夏 商 西周时期 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 A B C D 22 2 分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蕴含着 凝聚血缘 合家团圆 的寓意 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 的一个文化符号 以下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第 7 页 共 17 页 23 2 分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是杜甫 望岳 中的诗句 其中 齐鲁 地名的称呼最早与哪一制度有关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4 2 分 人们通常以 齐鲁大地 来称呼山东 是缘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的推行 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25 2 分 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 大夫有贰室 大夫有贰宗 土有隶子弟 与此材料有关的制 度是 A 丞相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分封制 26 2 分 下列事件中 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B 商汤灭夏和周武王灭商 C 西周实行分封制 D 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第 8 页 共 17 页 27 2 分 论语 中有这样一句话 天下有道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礼乐征伐 自诸侯出 与诸侯的出现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28 2 分 1986 年在北京出土了一件青铜器 内部有铭文 其大意是 周成王 命克 召公长子 做匽 燕 即北京 的诸侯 管理从羌族 到驭族 微族的地方 这件青铜器可以印证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井田制 29 2 分 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A 周天子把土地 人民 分给亲族 功臣 B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 诸侯不听王命 各自为政 30 2 分 周幽王昏庸无道 为博褒姒王妃一笑 烽火戏诸侯 诸侯的出现与西周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第 9 页 共 17 页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31 15 分 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基础 不同的历史时期 统治者通过不断创新 完善了社会制度 阅 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形容周朝就是一个班级 班主任是周老师 班级最初有 100 多名同学 而后不断减少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班主任 周老师 班上学生一百多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西汉初 诸侯王势力强大 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 有的甚至举兵叛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图三 第 10 页 共 17 页 1 西周初年 周老师 通过什么制度管理全班 从而巩固了疆土 这些 同学 有个共同的名 那是什么 到了东周时期 周老师 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班级人数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2 对比图一图二 图一漫画中的 老大 对应图二中的哪一职位 他有什么权力 其创立者是谁 根据图 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的特点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应该是图三的 国 还是 郡 为了解决材 料三所反映的问题 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4 请预测一下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图二中哪一职位的权力会不断增加 32 15 分 观察下图 请回答 1 自上而下依次说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2 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 3 这个朝代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4 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 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3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7 页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一一商鞅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谬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宗 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享受特权 一一 史记 商君列传 结合所学知识 请同答 1 材料一中图片显示情况是因为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制度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 他在教育上的思想请你写出一点 3 材料三中商鞅在哪个国君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材料中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秦国产生了 什么影响 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 你会对这些措施中的哪一条最为不满 理由是什么 4 商鞅变法 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4 15 分 材料 武王追思先圣王 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 曰齐 封弟周公 旦于曲阜 曰鲁 封召公爽于燕 封弟叔鲜于管 封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第 12 页 共 17 页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1 材料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 受封的主要是哪几类人 3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 受封的诸侯享有哪些权利 4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 受封的诸侯要向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5 这种政治制度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至少写出两点 35 20 分 从人治到法治 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并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县 汉书 地理志 材料二 宣传民主维新 倡西学 发展资本主义 批判专制守旧 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 不自由 不民主 不统一 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把中 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 自由 民主 统一 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 1 材料一中 终为诸侯所丧 的 周制 指什么制度 秦朝吸取历史教训 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 3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哪一政治运动的成果 这一运动后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名称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7 页 4 材料四中的 大会 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根据材料分析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两个中心任务是什么 5 材料三中图三宪法颁布于 1954 年 它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5 页 共 17 页 17 1 18 1 1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