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II)卷新版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II)卷新版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II)卷新版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II)卷新版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I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份月考试卷 月份月考试卷 III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人类起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劳动人民 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 A 女娲捏出来的 B 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C 由猴子变化来的 D 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2 2 分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 在生产技能和生理发展方面的表现有 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 开始使用简单语言 会制造骨针 使用弓箭 人工取火 A B C D 3 2 分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生活在大河流域 这是因为 A 战略地位重要 B 适宜航行 交通便利 C 水资源丰富 土地肥沃 适宜农业生产 D 环境优美 4 2 分 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指出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 过去谁会到远在距今约 7000 年前 的长江下游会存在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呢 下列能够佐证该说法的考古发现是 A 碳化的粟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址 B 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骨耜 第 2 页 共 9 页 C 碳化的水稻和千栏式房屋遗址 D 磨制石器和用火痕迹 5 2 分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追求目标 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禅让制 D 等级制 6 2 分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提出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的论断 要求通过 健全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法律监督机制 发挥互联网监督作用等多手段对权力进行监管 我国历史上 权力受 制于民 最早体现在 中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7 2 分 南朝和北朝的关系是 A 南北对诗的分裂局面 B 先后出现的两个王朝 C 统一的局面 D 一国两制 8 2 分 三国时期 吴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台湾 台湾在当时被称为 A 流求 B 琉球 C 夷洲 第 3 页 共 9 页 D 台州 9 2 分 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势示意图的是 A B C D 10 2 分 下列历史现象中 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 北方统一的实现 B 封建化的完成 C 阶级矛盾的激化 D 北方民族的融合 11 2 分 小明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 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 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 4 页 共 9 页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 2 分 2015 年 3 月 北京发现了千年古墓群 其中东汉晚期的墓室形制具有 胡人 少数民族 的丧 葬文化因素 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A 胡汉墓葬文化相似纯属巧合 B 胡汉墓葬文化本来就相似 C 胡汉之间民族融合相互学习 D 胡汉之间相互歧视与排斥 13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14 2 分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人物中 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 从而加速了黄河流 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 汉光武帝 B 北魏孝文帝 C 秦孝公 D 汉武帝 15 2 分 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 王羲之的字 B 顾恺之的画 C 青铜器 D 石窟艺术 第 5 页 共 9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969 分分 1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 轩辕 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 平定蚩尤乱 指的是哪次战役 3 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 轩辕 的什么感情 17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 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 诸侯错居 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存大同 渐化合以成一族之 形 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神农氏 炎帝 在中午设市场 招引各地的民众 集聚了各地的货物 交易之后 各自都得到想要 的东西离开了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2 材料二说明神农氏时出现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3 请写出炎帝其它最主要的贡献 4 黄帝之后 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依据的是哪一制度 18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秦汉时期 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两汉时期 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 东汉末年 北方人口开 始大量南迁 在南方形成了巴蜀 江汉 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经过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 逐渐可与北方 媲美 第 6 页 共 9 页 1 两汉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2 东汉末年 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3 东晋南朝时期 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4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 19 14 分 某校开展科技节活动 九年级 1 班邀请你参加 1 第一组同学收集到以下图片 制作了介绍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的展板 请你帮助第一组同学完成空格 部分 图片科技成果名称科技成果所属国家 图 A 英国 图 B 图 C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 2 第二组同学编制介绍中外科学家的名片 请将名片中的信息补充完整 3 第三组同学进行 科技改变生活 的辩论赛 正方 科技之福 反方 科技之祝 请选择一方 举两例 进行认证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