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四川教育版四川教育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上 松滋期中 在北京人的遗址中 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 并且 它们都被限定 在一定地区 由此 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A 北京人知道使用火 B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手脚分工明显 D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 还会保存火种 2 2 分 2017 七上 霞浦月考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 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 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 群居在洞穴中 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 2 分 2018 七上 舒城月考 在远古时代 导致下列图片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习惯不同 B 生产工具不同 C 自然环境不同 第 2 页 共 14 页 D 生产力水平不同 4 2 分 五一期间 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 70 万 20 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 由此可以推 断 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5 2 分 2015 七上 芜湖期末 据考古报道 安徽省境内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 180 万年 这样 中国人 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 10 万年 B 20 万年 C 100 万年 D 120 万年 6 2 分 2017 七上 灌云月考 以下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有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 A B C D 7 2 分 2018 恩施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考古发现包括 10 万多件石器 成批的骨器 100 多种野兽化石 还有大量灰烬 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 4 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 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 北京人 会制造和使用石器 骨器 第 3 页 共 14 页 会种植庄稼 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B C D 8 2 分 老师让欣欣做组长 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 大家都信服的刘娟做组长 同学们感叹 这真是 再现啊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推恩令 D 大一统 9 2 分 株洲神农城被誉为 两型社会 的典范之作 图所示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A 蚩尤 B 炎帝 C 大禹 D 虞舜 10 2 分 在夏商西周时期 出现了桀 纣 周厉王三个有名的暴君 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贪图享乐 统治残暴 百姓怨声载道 治国有方 A B C D 11 2 分 民主制度 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 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私有制 D 等级制 12 2 分 吾祖峻德 万古流芳 平定荒漠 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 辨兆万民之易方向 这是宋楚 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 炎帝陵 B 黄帝陵 C 始皇陵 D 中山陵 13 2 分 2017 七上 金堂月考 俗话说 狼来了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了 诚信 下列诸王中因宠 爱褒姒 烽火戏诸侯 而失信失天下的是 A 夏桀 B 商纣王 C 周平王 D 周幽王 第 5 页 共 14 页 14 2 分 2015 日照 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 西周时期 管理今日照一带的机构最有可能是 A 莒国 B 莒县 C 邯郸郡 D 沂州郡 15 2 分 2017 七上 丰县月考 禹传子 家天下 从此 代替了禅让制 横线处应该填的内 容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16 2 分 2017 七上 滕州月考 如图中 具有 殷 青铜冶炼 甲骨文 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 A B B C C D D 17 2 分 以下是小李同学对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的整理 其中错误的是 A 夏朝出现甲骨文 B 西周实行分封制 第 6 页 共 14 页 C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18 2 分 有一天 小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 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 根据你 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 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 隶书或小篆 B 小篆或楷书 C 金文或隶书 D 甲骨文或金文 19 2 分 2016 七上 江津期末 开始大量使用甲骨文的时期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0 2 分 有学者认为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大变革 B 大一统 C 民族政权并立 D 专制皇权加强 21 2 分 2017 苏州 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 址发掘出土的文物 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 文字记载历史 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A B B C C D D 22 2 分 2016 七上 常德期中 下列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战役是 A 城濮大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23 2 分 校园暴力频频发生 如果乘坐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战国时期 哪些圣贤会如何处理校园暴力事件 呢 下列处理办法对应错误的是 A 儒家 孔子认为欺负他人的同学 有品德问题 应该以德教化 要对打人学生多进行思想教育 可以感 化他们 B 法家 韩非子认为欺负他人的行为是违纪行为 应该根据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惩罚 C 法家 庄子主张 无为而治 认为人们应该相互有爱 反对这种暴力行为 D 兵家 孙子秉承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理念 认为要先了解他们为什么打架然后进行处理 24 2 分 2018 七下 太平开学考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B 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 第 8 页 共 14 页 C 王室衰微 诸侯竞相称霸 D 农业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25 2 分 2017 七上 益阳期中 东周列国志 一书写的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六国 包括春秋战国五 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 下列人物中可能出现在该书中的有 周厉王 齐桓公 晋文公 商鞅 A B C D 26 2 分 2017 徐州模拟 毛泽东曾评价说 商鞅之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 法内容中 最能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建立县制 D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27 2 分 2017 七上 宜春期中 战国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 因战争众多 激烈而得名 这一时期 的著名战役有 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牧野之战 A B C D 28 2 分 2016 七上 富顺期末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 第 9 页 共 14 页 随 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看 此话出自 A 道德经 B 论语 C 易 D 春秋 29 2 分 2017 七下 揭西期末 有学者认为 孔子之道 远传于四域之外 东经朝鲜 波及日 本 外国朋友要了解 孔子之道 可以参阅 A 韩非子 B 道德经 C 论语 D 墨子 30 2 分 2017 七上 东台月考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 春秋和战国是东周的两个阶段 B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修筑于战国时期 C 晋楚之战后 晋文公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D 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3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为大丈夫 1 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 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 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 第 10 页 共 14 页 2 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 3 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 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 4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32 20 分 2017 深圳 古今中外的改革 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 理顺社会关系 致力于实现国家 富强和民族振兴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楚 魏之师 举地千 里 至今治强 史记 李斯列传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 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 大凡国之强弱 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 殖产兴业建议书 材料三 苏联赫鲁晓夫时期 1953 1964 年 的改革 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在工业方 面 精简中央管理机构 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 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 营权 摘编自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教材 材料四 从 1985 年起 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 把原来单一 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逐步扩大企业 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摘编自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教材 1 问题一 材料一中 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 导致 民以殷盛 的改革措 第 11 页 共 14 页 施是什么 孝公用商鞅之法 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 问题二 材料二中 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 国之强弱 的根本是什么 明治维新实现了日本社会性质的 哪一重大转变 3 问题三 材料三中 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 这一 时期 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 问题四 根据材料四 我国城市改革侧重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 材料四 比较两国的改革在具体措施 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3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 春秋无义战 孟子 第二组 连环画 1 孟子用材料中的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 为什么 2 第九集 的主人公是谁 楚庄王图强 后打败哪国军队做了春秋霸主 第 12 页 共 14 页 3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的成语出自春秋时期 请你说出一个来 结合图片 谈谈你的感悟 是什么 34 25 分 2018 七下 惠民开学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 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探究一 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 不断调整政策 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写出隋朝首创的一项政治制度 2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 的 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3 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4 探究三 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 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 寻找其中蕴藏的 民族智慧 感悟民族精神 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并举一例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5 探究四 感悟篇 综合以上内容 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