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北师大版六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北师大版六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9 七上 景县月考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A 170 万年 B 80 万年 C 70 万 20 万年 D 18000 年 2 2 分 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是在何处发现 的 A 北京周口店遗址 B 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C 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 陕西省半坡遗址 3 2 分 2016 七上 泉州期中 同学们议论起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活中的共同点 以下 哪项是不正确的 A 会建造房子 过定居生活 B 会使用磨制石器 C 都会纺线织布 种植水稻 D 会饲养家畜 4 2 分 2017 怀化 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 表是 A 北京人 第 2 页 共 14 页 B 半坡人 C 河姆渡人 D 大汶口人 5 2 分 2017 七上 南平期中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 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 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神话传说 D 采集 狩猎的游牧文明 6 2 分 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A 周幽王 B 周文王 C 周武王 D 周平王 7 2 分 2016 七上 苏州期中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 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 其中 处应该是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8 2 分 2016 七上 晋江期中 商朝之所以又称为殷 是因为 第 3 页 共 14 页 A 商朝曾定都阳城 后来又迁都到殷 B 商朝曾定都镐京 后来又迁都到殷 C 商朝曾定都在亳 后来又迁都到殷 D 商朝曾定都洛邑 后来又迁都到殷 9 2 分 2017 七上 益阳月考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D 三星堆神树 10 2 分 2017 七上 东台月考 有人说 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这是因为商朝 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B C D 11 2 分 2016 七上 灵璧期中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 如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纸上 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第 4 页 共 14 页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12 2 分 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 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A 争霸 B 伐虐 C 分封 D 变法 13 2 分 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A 卧薪尝胆 B 问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老马识途 14 2 分 华阳国志 记载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使成都平原变 成 天府之国 的水利工程修建者是 A 李春 B 郑国 C 鲁班 D 李冰 15 2 分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第 5 页 共 14 页 A 春秋争霸 B 战国形势 C 秦朝统一 D 三国鼎立 16 2 分 2016 九上 新泰期中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 受到重视 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A 筒车 B 铁农具 C 都江堰水利工程 第 6 页 共 14 页 D 牛耕 17 2 分 2016 七上 晋江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 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这种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青铜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牛耕技术的普及 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A B C D 18 2 分 5 12 大地震 四川遭到巨大破坏 但有一文化遗产 工程 损害并不大 而这一文化遗产 工程 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 使成都平原获得 天府之国 的美称 这项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郑国渠 D 王景疏通黄河 19 2 分 在联合国大厅里 赫然写着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中国格言 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 该确保的道德底线 这句 2 000 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 论语 颜渊篇 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第 7 页 共 14 页 D 法家 20 2 分 2017 七上 邹平期中 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 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共通之处 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A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B 实行仁政来恢复人的善性 C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D 主张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21 2 分 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分别实行了 A 均田制 郡县制 B 分封制 郡县制 C 分封制 行省制 D 行省制 均田制 22 2 分 作为 千古一帝 的秦始皇 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灭掉六国 实现统一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 采用 科举制选官 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修建灵渠 A B C D 23 2 分 2016 七上 云阳期中 秦朝时期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举措是 A 皇帝制度 B 焚书坑儒 C 统一度量衡 第 8 页 共 14 页 D 修筑长城 24 2 分 2016 七上 邵阳期中 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刀形币 B 蚁鼻钱 C 铲形币 D 圆形方孔钱 25 2 分 2015 七上 江苏期末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规定 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 其国家公务员 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是 A 太尉 B 御史大夫 C 司隶校尉 D 丞相 26 2 分 2016 七下 张家港期末 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 相同之处有 起止点相同 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都是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 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 B C D 27 2 分 2017 七上 简阳期中 搜狐体育频道 2005 年 12 月 31 日题为 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 多家 俱乐部已揭竿而起 的评论文章 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方面的问题 评论章中引用的成语 揭竿而起 源自 第 9 页 共 14 页 A 国人暴动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楚汉之争 D 赤壁之战 28 2 分 在中国历史上 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历史 深厚的基础 这种国家大统一局面形成始于 A 炎黄部落的形成 B 尧舜时期 天下为公 的传说 C 儒家思想的影响 D 秦 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29 2 分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30 2 分 2017 江苏模拟 秦始皇 焚书坑儒 和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共同点是为了 A 巩固大一统的格局 B 加强王权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削弱诸侯封国势力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2016 七上 鞍山期中 使成都平原变成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的天府之国 得益于秦朝蜀 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 第 10 页 共 14 页 三 三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2 20 分 2017 九上 江都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提出 以德治国 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 思想以 仁 和 礼 为核心 材料二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 医药 占卜 种树的书 其他的书籍 一律销毁 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重视教育 在中央兴办太学 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 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 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 法可厚德 德 可固法 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 自律和他律并重 社会才能稳定 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 根据材料一 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 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 汉武帝是如何对待的 但他们的目的相同 他们的目的是 什么 4 根据材料四 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33 25 分 2015 七上 仙游期末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外改革 的历史 七年级 1 班组织了一次中国古代改革的探究 请你与同学们一起讨论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 武不偱古而王 夏 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例者 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商君书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 鲜卑族的风俗习惯 引见群臣谓曰 对他们说 今欲断诸北语 鲜卑语 一从 正音 汉语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过去的 若有故为 如果有故意的 当加降黜 惩 处 各宜深戒 1 为了从战国群雄中脱颖而出 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 第 11 页 共 14 页 2 为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 这场重要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 这里的 魏主 指谁 这段材料反映了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除此之外 魏主 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4 20 分 2015 七上 盐城月考 我国历史悠久 疆域辽阔 对于如何管理国家 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 与地方的关系 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 天下共苦 战斗不休 以有诸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 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 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 拱卫天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 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 不听天子诏令 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 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看出 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 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 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郭沫若提到的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在当时表现为哪一历史现象 在他看来给予 致命的打击 是因为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3 第 12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汉武帝后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4 你认为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诸多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