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发现于 A 北京周口店 B 云南元谋县 C 浙江余市 D 山东大汶口 2 2 分 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 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B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 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 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D 半坡聚落会制造彩陶 河姆渡会制造黑陶 3 2 分 禅让制 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舜 尧 禹 B 尧 舜 禹 C 舜 禹 尧 D 禹 尧 舜 4 2 分 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 管仲改革 壮大了齐国的力量 C 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 齐国经济富庶 第 2 页 共 12 页 5 2 分 以下属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表现的是 牛耕得到推广 会因地制宜施肥 注意选种和适时耕种 开始掌握人工灌溉技术 A B C D 6 2 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孔子 D 韩非 7 2 分 某同学利用右面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 西周分封 第 3 页 共 12 页 B 春秋霸主 C 战国七雄 D 秦灭六国 8 2 分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 具 有同样性质的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9 2 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秦皇汉武相似之 处不包括 A 统一文字 B 统一思想 C 修筑长城 D 统一货币 10 2 分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规定 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国务院及国 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 秦始皇 汉武帝在中央设 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分别是 太尉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丞相 A B C D 第 4 页 共 12 页 11 2 分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下列填入框中的朝代顺序正 确的是 A 秦 春秋 西晋 南北朝 东汉 B 春秋 秦 南北朝 西晋 东汉 C 春秋 秦 东汉 西晋 南北朝 D 春秋 秦 东汉 南北朝 西晋 12 2 分 东汉末年 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 其中为魏 蜀汉 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3 2 分 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 鼎 一般 鼎 有三足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 被 形象地称为 三国鼎立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4 2 分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 A 江南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B 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C 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 D 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第 5 页 共 12 页 15 2 分 据 史记 太史公自序 记载 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 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 还到各处 实地探访考察 搜集遗闻 辨别真伪 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 史记 由此可见司马迁 A 侧重史书记载 B 注重史料考证 C 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16 2 分 古代中国的 四大发明 传入欧洲 加速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其中促进了远洋航行和美 洲的发现的发明是 A 印刷术 B 火药 C 造纸术 D 指南针 17 2 分 2016 年 8 月 13 日 中国教育报 在报道南阳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情况时 特意强调 南阳是豫 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孕育出商圣 科圣 医圣 智圣等无数圣贤先哲 这里所说的 医圣 是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18 2 分 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古人记载三峡说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你知 道他是谁吗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第 6 页 共 12 页 D 张衡 19 2 分 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精确数值 要比欧洲早 年 A 500 多 B 700 多 C 900 多 D 1000 多 20 2 分 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一直流淌着 工匠精神 的基因 下列各项最能反映青铜器工艺水平和成 就的是 A 兵马俑 B 敦煌莫高窟 C 人面鱼纹彩陶盆 D 司母戊鼎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8686 分分 21 10 分 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 以上两种住房分别对应我国农耕时期什么原始居民 房屋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他们种植的 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 此图反应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自上而下依次分成哪四个等级 该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第 7 页 共 12 页 22 25 分 根据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 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 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 诸侯王的权力很 大 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 收取租税 铸造钱币 还拥有兵权 材料二 汉书 记载 武帝 下推恩之令 齐分为七 赵分为六 梁分为五 淮南分为三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道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減轻农民负担 减轻刑法 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请回答 1 为削弱诸侯王权力 巩固大一统局面 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 为加强对豪强地主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 为加强思想文化统一 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什么举措 4 材料四中光武帝励精图治 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5 综上所述 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23 16 分 某历史爱好者开展对 丝绸之路 的研究性学习 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看图说史 材料一 敦煌壁画 第 8 页 共 12 页 论从史出 材料二 丝绸之路 开辟后的中西交流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史实 丝绸 丝织品 凿井 冶铁和造纸技术中亚葡萄等农作物 印度的佛教 学以致用 材料三 在 2014 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 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 合作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可知 材料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史实 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 A 国 写出该国的名 称 2 据材料二的史实 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 3 假如你参加了一个旅行团重走丝绸之路 重温 丝路 的辉煌与繁荣 沿途会有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的景 点 请列举两个并对其中一处景点作简单介绍 4 结合材料回答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 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有什么现实意义 24 20 分 改革发展 材料一 2014 年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 材料二 20 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 一位是罗斯福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一位是邓 小平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地主阶级成功改革的先例 如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请问北魏孝文帝改 革有何历史意义 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 改革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还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 危机 请举出史实各一例 3 两位改革家在他们的改革中的核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4 学习了中外重大改革 你有哪些感悟 第 9 页 共 12 页 25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 图一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 它制造于哪一朝代 2 图一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 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3 图二是我国古代的文字 它的名称叫什么 这种文字的出土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