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1 页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4 4 月份 月份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646 题 共题 共 9292 分分 1 2 分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兼并严重 B 过度役使民力 C 法律十分严酷 D 宦官跋扈专权 2 2 分 小明同学对我国古代朝代的更替很感兴趣 他看到一组王朝更替顺序资料 请你帮助他判断一下 其中王朝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 隋唐宋元清明 B 隋唐元宋明清 C 隋唐宋明元清 D 隋唐宋元明清 3 2 分 史书称开元时期 贞观之风 一时复振 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的不同点的是 A 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 政治比较清明 C 经济繁荣发展 D 国力强盛 4 2 分 殿试开创于 A 隋炀帝 B 武则天 C 唐太宗 第 2 页 共 21 页 D 唐玄宗 5 2 分 唐朝人说 天衣飞扬 满壁风动 最有可能赞誉的是 A 阎立本的绘画 B 精美的丝织品 C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D 公孙大娘的剑器舞 6 2 分 学习了古代历史后 四位同学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概括 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 A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政权建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 7 2 分 对下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定 主要是因为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 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她的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8 2 分 唐朝时期 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具体内容包括 增加了考试科目 创立了殿试制度 设立进士科 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A B 第 3 页 共 21 页 C D 9 2 分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三人治理国家时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 善于纳谏 B 轻徭薄赋 C 重用人才 D 减轻刑罚 10 2 分 秉持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的理念 并成就 贞观之治 盛世 局面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隋炀帝 11 2 分 隋朝一位余杭书生 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 如果走运河水路 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12 2 分 为 唐风洋溢奈良城 作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侣 第 4 页 共 21 页 D 一行 13 2 分 如果你是电视剧 唐玄宗 的导演 剧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 A 茶坊里饮茶的场景 B 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 C 唐三彩进入大户人家 D 后堂挂着 贞观之治 的匾额 14 2 分 右图为年画 教子成名 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 考取功名 而受到 朝廷嘉奖的故事 与 考取功名 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5 2 分 下列关于玄奘和鉴真相同之处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 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 历尽艰辛 C 求取佛经精义 D 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6 2 分 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 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化 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玄奘西行天竺求法 第 5 页 共 21 页 B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 日本遣唐使来中国 D 郑和下西洋 17 2 分 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 李白 B 李商隐 C 白居易 D 杜甫 18 2 分 以下科技成就中 哪一项是隋朝时期出现的 A 设计建造赵州桥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发明地动仪 D 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 19 2 分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 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 孝文帝 B 隋文帝 C 隋炀帝 D 唐太宗 20 2 分 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 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 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B 为巩固统治 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第 6 页 共 21 页 C 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D 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21 2 分 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 大力提倡 厉行勤俭节约 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 即有 居安思危 戒奢从简 的皇帝 他在魏征劝谏后 即能身体力行 持之以恒 这位皇帝是 A 汉武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22 2 分 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女皇武则天 D 唐玄宗 23 2 分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们搜集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唐蕃和亲 鉴真东渡 等有关资料 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24 2 分 唐朝手工业发达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A 青花瓷 B 冰裂纹瓷器 C 唐三彩 第 7 页 共 21 页 D 白瓷 25 2 分 长恨歌 是白居易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与其诗句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有 关的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高祖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26 2 分 重庆得名至今已有 800 余年 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 A 唐玄宗 B 宋徽宗 C 宋孝宗 D 宋光宗 27 2 分 下列各项中 哪一项不是宋辽 宋夏之间 议和 的共同点 A 宋王朝都要交纳大量岁币 B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C 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 28 2 分 北宋靖康年间 一位书生奋笔疾书 恨金邦胡虏猖獗 哀两帝身陷塞北 诗中的 两帝 是 指 A 宋高宗 宋真宗 B 宋徽宗 宋钦宗 C 宋高宗 宋钦宗 D 宋徽宗 宋高宗 第 8 页 共 21 页 29 2 分 宋朝的农民包括 古代农民劳作图 手工业者 自耕农 半自耕农 工商业者 佃农 A B C D 30 2 分 宋代时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南方战乱较少 社会安定 宋朝的皇帝实行 戒奢从简 的政策 自然条件优越 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 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A B C D 31 2 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在元朝专门设立了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行中书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第 9 页 共 21 页 32 2 分 袁腾飞在 百家讲坛 讲到 塞北三朝 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它们分别是 A 辽 西夏 清 B 大理 金 元 C 金 西夏 元 D 辽 西夏 金 33 2 分 谚语 苏湖熟 天下足 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 最重要的粮仓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 最后完成于 A 隋朝时期 B 唐朝时期 C 五代十国时期 D 南宋时期 34 2 分 两宋时期是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时期 下列史实反映了该时期民族关系是 A 楚汉之争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澶渊之盟 35 2 分 北宋时期 纸币的出现说明了 A 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 B 北宋注意货币改革 C 商业繁荣和商品交换的频繁 D 造纸技术的成熟 36 2 分 在 资治通鉴 中可以查阅到的历史资料是 第 10 页 共 21 页 A 黄帝战蚩尤 B 武王伐纣 C 安史之乱 D 杯酒释兵权 37 2 分 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件重大事件 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 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38 2 分 据报道 从古沉船 南澳 1 号 中打捞出的瓷器 很多都是出自于 瓷都 请问我国哪个地方 被称为 瓷都 A 河北曲阳 B 河南汝州 C 江西景德镇 D 河南开封 39 2 分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 多彩的城市生活 图文展览 闲听瓦内讲评书 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 花皆悦众 全凭利口誉京都 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 唐都长安 第 11 页 共 21 页 B 北宋东京 C 元朝大都 D 明朝北京 40 2 分 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 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 政权是 A 辽 B 金 C 元 D 清 41 2 分 文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 希波战争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马可 波罗来华 42 2 分 雄汉盛唐民族兴的光景是我国古代辉煌的历史见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 12 页 共 21 页 A 田畴垦辟 家有余粮 者升官 体现了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 B 中华民族大家族中 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 C 西汉 唐朝 元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 D 百家讲坛 中 太宗继位 魏征进谏 以民为本 的主题应为贞观之治 43 2 分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 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 传播和交流的是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造纸术 A B C D 44 2 分 北京奥运会 祥云 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你 知道下列哪位人物改进了造纸术 A 蔡伦 B 张仲景 C 张衡 D 祖冲之 45 2 分 印刷术 造纸术 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其中 在北宋时期由匠人毕昇发明的是 A 活字印刷术 第 13 页 共 21 页 B 造纸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46 2 分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的时期 它的制瓷中心在 A 开封 B 临安 C 景德镇 D 泉州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47 2 分 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 夏 金 元 48 2 分 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 夏 金 元 49 2 分 苏湖熟 天下足 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的粮仓 50 2 分 北宋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民间流传 苏湖熟 天下足 51 5 分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 毛泽东诗词选 时 看到 沁园春 雪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的词句 便开展讨论 你能和他们一 起讨论吗 1 小华说 汉武帝是汉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做了许多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事 2 小丽说 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放的民族政策 赢得各族的拥戴 大家尊奉他为各族的 3 小梅对词中 宋祖 到底是北宋还是南宋发生了疑问 你认为应该是 宋的皇帝 4 小成说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元朝 是吗 你应该告诉他 元朝是 建立的 5 你补充说 由此我还想到 元朝人口大面积流动 元朝民族间相互融合 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元朝还创立了 制度 对后世省级行政区设立 第 14 页 共 21 页 意义深远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52 40 分 自古以来 团结统一的 大一统 情怀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 带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 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 凝聚 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 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2000 多年来的中国历尽 沧桑 也曾战乱分裂 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 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 安定 的大道 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 中华文明 解说词 材料二 乾隆 三十五年 舍棱诱渥巴锡所部之土尔扈特 和硕特 辉特 杜尔伯特等人众於十月越俄罗 斯之境之坑格图喇纳卡伦而南 俄罗斯遣兵追之不及 渥巴锡既入国境 无水草 人皆取马牛之血而饮 瘟疫 大作 三十六年九月 渥巴锡等入觐热河 乾隆 封建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 意为英武勇敢的汗 清史稿 1 写出秦王朝开创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 的重大举措 2 例 2 写出秦王朝开创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 的重大举措 2 例 3 汉武帝时代为实现 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在政治 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 什么措施 4 汉武帝时代为实现 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在政治 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 什么措施 5 2000 多年来的中国也曾战乱分裂 但总能重新走向统一 安定 试举一例说明 6 2000 多年来的中国也曾战乱分裂 但总能重新走向统一 安定 试举一例说明 7 材料二所述的事件是什么 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8 材料二所述的事件是什么 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第 15 页 共 21 页 53 40 分 我国提出了建设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 古 丝绸之路 再次成为关 注热点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 多年前 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 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 后人将其统称为 丝绸之路 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二 2014 年 9 月 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 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 看 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新华社 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 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 宋 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四 600 多年前 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 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 这些远征 更重要的是 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 李光耀 1 丝绸之路 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 丝绸之路 的主要历史作用 2 分析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 3 丝绸之路 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 丝绸之路 的主要历史作用 4 分析材料三 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 成为一个海上强国 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5 分析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 6 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 丝绸之路 对我们的启示 7 分析材料三 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 成为一个海上强国 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8 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 丝绸之路 对我们的启示 第 16 页 共 21 页 5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望中国历史上的 三大盛世 即西汉盛世 大唐盛世和清代的 康雍乾盛世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 开发 从总的后果看 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 国家 统一的局面发展了 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统一 正是各族人民共同进步的结果 中国通史 秦汉时期 上 白寿彝 材料二 一到唐玄宗时 社会富庶已与隋代相似 而天宝 玄宗后期年号 之乱 亦乃与隋炀相差不远 国史大纲 钱穆 材料三 清朝入关定鼎中原后 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 都分别平定了内乱 击溃或逼退了外敌 实现 了国家的统一 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 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用打井合同范本
- 农村土屋出售合同范本
- 批发鞋子售卖合同范本
- 佣金劳务合同范本 英文
- 在职培训协议合同范本
- 交警部门安全防护不到位的自查报告
- 公司简单转让合同范本
- 进口采购英文合同范本
- 买木头的合同范本
- 校园树木种植合同范本
- 小学生元宵中秋猜谜语竞赛题目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燃气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组运行操作手册教学教材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2023年重庆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varian中级
- 《印章移交登记表》
- 电缆护套感应电压计算
- 第5章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