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地球上出现人类 大约在 年以前 A 150 万 B 200 万 C 250 万 D 300 万 2 2 分 很多同学爱吃米饭 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 断 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大米饭的是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村 C 山东大汶口 D 浙江河姆渡 3 2 分 以下选项中的发明创造中 传说是黄帝发明的是 A 制造船只 B 制作音律 C 创造文字 D 养蚕缫丝 4 2 分 下列文学作品以 武王伐纣 为历史背景的是 A 三国演义 B 封神演义 C 隋唐演义 第 2 页 共 13 页 D 西游记 5 2 分 在某一博物馆中 一讲解员说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它应是 A 四羊方尊 B 编钟 C 青铜立人像 D 司母戊鼎 6 2 分 春秋时期 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乘机称霸 春秋五霸中 最先称霸的是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秦穆公 D 宋襄公 7 2 分 观察 春秋争霸形势图 和 战国形势图 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在战国形 势图上找不到 该诸侯国是 A 晋 B 齐 C 楚 D 秦 第 3 页 共 13 页 8 2 分 华阳国志 有记载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那么使成都平 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主要原因是 A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 都江堰的修建 C 商鞅变法的实施 D 秦朝统一的完成 9 2 分 秦军号称虎狼之师 史记 中也记载 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 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商鞅 A 推行县制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编制户口 10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1 2 分 孔庙所祭祀的著名历史人物是下列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12 2 分 西周时期 宗 原先 荀子 一书长期遭受冷遇 与 论语 孟子 注家蜂起 成为士人 第 4 页 共 13 页 学子必读经典的盛况形成了强烈反差 这主要是因为荀子 A 对舟民水 的民本思想 B 天行有常 的唯物思想 C 礼法并用 的政治思想 D 推崇礼乐制度的复古思想 13 2 分 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成下图样式的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14 2 分 咸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素以 古遗址 帝王陵 明清城 闻名于 世 历史上曾定都于此的封建王朝是 A 夏 B 周 C 秦 D 汉 15 2 分 盖有非常之功 必有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 非常之人 与 非常之功 是 A 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张仲景编著 伤寒杂病论 第 5 页 共 13 页 D 华佗发明麻沸散 16 2 分 秦始皇 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 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 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 这个问题是 A 国家统一问题 B 外族入侵问题 C 中央集权问题 D 儒家思想问题 17 2 分 1973 年 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 见下图 上有铭文 廿六年 皇帝尽并兼天 下诸侯 黔首 百姓 大安 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 指隗状 绾 指王绾 法度量则不壹 指 一致 嫌疑者皆明壹之 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统一了六国 统一了度量衡 用楷书书写 确立了皇帝称号 A B C D 18 2 分 有一篇题为 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 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 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 方面的问题 文章中引用的成语 揭竿而起 源自 A 国人暴动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楚汉之争 第 6 页 共 13 页 D 淝水之战 19 2 分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与秦始皇 焚书坑儒 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 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 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 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D 为削弱诸侯 王国 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20 2 分 汉朝时期 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 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 式农具 它的主要用途是 A 灌溉 B 播种 C 收割 D 耕地 21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汉武帝没有联系的是 A 颁布 推恩令 B 推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商讨派人出使西域 D 商议开凿灵渠 22 2 分 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 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张仲景 华佗 第 7 页 共 13 页 李时珍 宋应星 A B C D 23 2 分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个朝代建立的相关史实 这个朝代的名称应该是 朝代 建立者刘邦 时间前 202 年 都城长安 A 夏朝 B 周朝 C 秦朝 D 汉朝 24 2 分 西汉时期 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 文景之治 它为西汉进入鼎盛局面奠定了 基础 关于 文景之治 出现的原因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吸取秦亡教训 B 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C 儒家治国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D 汉初 休养生息 政策取得成效 25 2 分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 8 个皇帝的年龄及寿命 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 第 8 页 共 13 页 即位年龄 1011311281512 寿命 岁 2723130393634 A 统治者实行暴政 B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陈胜吴广起义 D 诸侯割据一方 26 2 分 万里长城举世瞩目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B 西起玉门关 东到辽东 C 西起嘉峪关 东到鸭绿江 D 西起辽东 东到临洮 27 2 分 汉书 百官公卿表 载 御史大夫 秦官 位上卿 银印青绶 掌副丞相 材料中 御使大夫 的职责是 A 监察百官 B 掌管军事 C 裁决中央和地方政事 D 管理全国宗教事务 28 2 分 战国时期 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赤壁之战 第 9 页 共 13 页 29 2 分 墨家的创始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孟子 30 2 分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 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 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 老三则被国君派 往小县为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 齐国 B 秦国 C 燕国 D 楚国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春秋晚期的孔子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 仁政 的学说 他的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 有重要地位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3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只要不是在礼 御 书 数 射这六种技艺之内 不 是孔子传下来学问的 都把他们断绝了 不要叫他们发展 不要让他们和六艺和儒学共同发展 请回答 1 材料中讲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哪一项措施 这项措施是谁提出来的 2 材料中的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指的是哪家的学说 为推行这家学说 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 汉武帝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在这个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13 页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这句话是说只要不是在礼 御 书 数 射这六种技 艺之内 不是孔子传下来学问的 都把他们断绝了 不要叫他们发展 不要让他们和六艺和儒学共同发展 请回答 1 材料中讲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哪一项措施 这项措施是谁提出来的 2 材料中的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指的是哪家的学说 为推行这家学说 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汉武帝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在这个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4 20 分 统一是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 维护统一 巩固统一 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那些有利于国家 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阅读下列材料 毛主席诗 沁园春 雪 1936 02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请回答 1 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 2 材料中的 秦皇 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 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 还在中央 政府主要设置了三大官职 哪个官职负责管军事 3 材料中的 汉武 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 他采纳谁的建议创办什么学校 4 综合上述材料 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一淡你的认识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