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四川教育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8 七上 灌阳期中 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 除了登长城 看故宫外 你还可以 A 参观山顶洞人遗址 B 参观半坡人遗址 C 参观大汶口遗址 D 参观元谋人遗址 2 2 分 2018 七上 姜堰期末 我来自元谋 你来自周口 牵起你毛茸茸的手 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 来自周口 且能 直立行走 的远古人类 应该要去 A 陕西省 B 云南省 C 浙江省 D 北京市 3 2 分 2017 七上 启东月考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B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 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D 远古人类都过着氏族生活 4 2 分 2016 七上 西藏期中 距今约 7000 年前 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河姆渡居民己经掌握的农作物种 植技术是 A 水稻种植技术 B 小麦种植技术 第 2 页 共 13 页 C 玉米种植技术 D 棉花种植技术 5 2 分 2017 七上 西宁月考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有 水稻 玉米 马铃薯 粟 A B C D 6 2 分 央视热播的 舌尖上的中国 2 时节 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 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 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 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A 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元谋人遗址 7 2 分 2017 九下 沭阳月考 2016 年 4 月 4 日上午 丙申 2016 年清明 万名海外华人公祭典礼在 陕西省黄陵轩辕广场隆重举行 本次公祭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A 尧 B 舜 C 禹 D 黄帝 8 2 分 2016 七上 石柱月考 下列各个时期中 社会状况与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的情况相符合的 是 A 原始人群时期 第 3 页 共 13 页 B 山顶洞人时期 C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D 传说中的尧 舜 禹时期 9 2 分 2019 九下 厦门月考 每至清明 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帝的典礼 海内外炎黄子孙 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祖 宣读祭文 上述文字中的轩辕帝指的是 A 蚩尤 B 炎帝 C 黄帝 D 秦始皇 10 2 分 2019 七上 长白期末 南京是六朝古都 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曹魏 西晋 东晋 吴 北魏 南朝 A B C D 11 2 分 2017 七上 苏州期中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牧野大战 烽火戏诸侯 国人暴动 周平王迁都 A B C D 12 2 分 如果你是生活在西周时期的诸侯 你应对周王尽哪些义务 第 4 页 共 13 页 派兵作战 服从命令 交纳贡品 交纳租税 A B C D 13 2 分 2016 七上 长丰期末 尚书 记载 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B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文字 C 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D 商朝时甲骨文主要记录占卜结果 14 2 分 2017 七上 耒阳月考 尚书 中记载 惟殷有先人 有典有册 在这些典册上不可能记 载的内容是 A 春秋争霸 B 盘庚迁殷 C 武王伐纣 D 商王狩猎 15 2 分 2004 年是农历的羊年 我国有崇拜羊的习俗 古人的艺术作品中常有反映 右图是名闻中外 的青铜器精品 它的名字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 D 大盂铜鼎 16 2 分 2019 七上 景县期中 从先民使用未耜集体耕作 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的 因素是 A 各国的变革 B 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 铁器 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 都江堰的修建 17 2 分 2019 七上 龙岗期中 平王东迁后 周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一些大的诸侯国 纷纷 争做霸主 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政治特点 A 尧舜禹时期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18 2 分 2017 七上 凉山期中 战国七雄韩 赵 魏的前身是 A 鲁国 B 晋国 第 6 页 共 13 页 C 齐国 D 秦国 19 2 分 都江堰在 2008 年 5 月 12 日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 堰体基本保存完好 都江堰历史文化遗产 能够 大难不死 归功于先人的聪明智慧 主持修建这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的是 A 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 B 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庞涓 C 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D 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商鞅 20 2 分 2017 九下 东台月考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代 是因为这一时期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新旧制度更替 D 百家争鸣 21 2 分 温家宝总理指挥抗击冰灾工作时说 民安了国才能安 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 充分体现 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古代先哲中 第一次提出了 仁 的学说 主张 为政以德 爱惜民力思想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唐太宗 22 2 分 2016 七上 武安期末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 10 月 20 日在北京召开 本届全会将聚焦如何 依法治国 而在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 主张改革 提倡法治 他就是法家代表人物 A 孔子 B 墨子 第 7 页 共 13 页 C 庄子 D 韩非子 23 2 分 2019 七上 龙岗期中 战国时期主张 以法治国 的代表人物是 A 庄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24 2 分 2017 七上 西安期中 小明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 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其中爷爷的言论 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25 2 分 2015 七上 昭阳期末 拼爹 指年轻人在学习 生活 工作等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能力 而是自己的父母 下列人物中 在行为或思想上表现出坚决反对拼爹的有 夏启 陈胜 墨子 商纣 A B C D 26 2 分 2017 七上 靖江期中 假如你是秦朝时候的人 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 在太学里诵读儒家经典 第 8 页 共 13 页 B 使用圆形方孔钱购物 C 被征发去修筑长城 抵御匈奴 D 不堪忍受秦的暴政参加大泽乡起义 27 2 分 2017 七上 乌兰月考 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是因为这一制度 A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 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 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28 2 分 2019 七上 太仓期中 右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 其铭文记载了公元前 344 年 12 月 大良造 爵位 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 积为一升 该文物可实证 A 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 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C 商鞅废除井田制 D 商鞅统一度量衡 29 2 分 下图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情景 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 徭役繁重 B 刑法严苛 第 9 页 共 13 页 C 滥用民力 D 开拓交通 30 2 分 2018 龙东 成语 揭竿而起 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是 A 刘邦 项羽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陈胜 吴广起义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31 2 分 2016 七上 深圳期中 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32 2 分 2016 七上 相城期中 秦长城西起辽东 东到临洮 用来抵御匈奴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 长城 33 2 分 2017 七上 高安期中 战国时期 秦国的商鞅提出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 徭役 34 2 分 2017 七上 崇仁月考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35 2 分 2018 九上 常熟期末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 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错误的是 B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3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四十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 其中出名的有 72 人 第 10 页 共 13 页 他提倡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主张 为政以德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许多言论 成为后世传颂的格 言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是荀子的学生 他强调 法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 方来效 的理论 1 材料一中的 他 指的是谁 他生活在哪一时期 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2 材料二中的 他 指的是谁 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3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材料一中的人物与材料二中的人物有何不同 请你联系实际 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 识 37 20 分 2017 七上 江海期中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 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 史记 商鞅列传 1 文中的 卫鞅 指谁 2 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3 卫鞅 变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 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38 15 分 2016 七上 上蔡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只要不是在礼 御 书 数 射这六种技艺之内 不 是孔子传下来学问的 都把他们断绝了 不要叫他们发展 不要让他们和六艺和儒学共同发展 请回答 1 第 11 页 共 13 页 材料中讲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哪一项措施 这项措施是谁提出来的 2 材料中的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指的是哪家的学说 为推行这家学说 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 汉武帝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在这个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 12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略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