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20 20 分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分 央视 探索 发现 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 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A 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2 1 分 炎帝和黄帝部落分布于 A 辽河流域 B 淮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黄河流域 3 1 分 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商朝 秦朝 三国 B 秦朝 隋朝 唐朝 C 商朝 秦朝 隋朝 D 隋朝 宋朝 明朝 4 1 分 1986 年在北京出土了一件青铜器 内部有铭文 其大意是 周成王 命克 召公长子 做匽 燕 即北京 的诸侯 管理从羌族 到驭族 微族的地方 这件青铜器可以印证的制度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井田制 5 1 分 尚书 多士 中说 先人有册有典 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 甲骨文 册 字 作绳索穿绕竹木 简之形 而 典 字作双手捧册之形 请你判断 这里所说的 先人 所处朝代最早应是 A 原始社会后期 B 商朝时期 C 西周晚期 D 春秋时期 6 1 分 史记记载 周平王去世时 丧葬费都筹集不出去 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 乞求鲁国出些 财产好办丧事 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 周天子经济上依附于强大诸侯 B 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发号施令 C 诸侯成为霸主 D 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7 1 分 如图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它的修建者是 A 禹 B 商鞅 C 李冰 第 3 页 共 13 页 D 李春 8 1 分 公元前 350 年 一个叫张三的秦国人勤劳耕作 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 按照法令 他可以 A 授予爵位 B 免除徭役 C 授予田宅 D 免除赋税 9 1 分 下列哪些主张和评价是属于孔子的 为政以德 是大教育家 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主张 兼爱 非攻 提出建立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提倡法制和改革 A B C D 10 1 分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老师安慰他说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 说不定 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 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1 1 分 如果你有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圆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圆发行于公元 A 1918 年 B 1928 年 第 4 页 共 13 页 C 1929 年 D 1930 年 12 1 分 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 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覆灭 它与下列哪一个朝代类似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13 1 分 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A B C D 14 1 分 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 A 夏 商 西周 春秋 B 夏 西周 商 春秋 C 夏 商 西周 战国 D 夏 商 东周 春秋 15 1 分 贤良对策治春秋 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 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 始于 A 秦始皇统治时期 B 汉武帝统治时期 第 5 页 共 13 页 C 汉高祖统治时期 D 春秋战国时期 16 1 分 下列对 光武中兴 含义的理解 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社会比较安定 B 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C 人口增加 D 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 17 1 分 丝绸之路经济带 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杭州 18 1 分 下列对佛教的诞生的相关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 诞生于公元前 6 世纪 B 诞生于古代印度 C 创始人为释迦摩尼 D 要求人们修行以得道成仙 19 1 分 战国秦汉时期 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 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 复存在了 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 这说 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 第 6 页 共 13 页 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20 1 分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 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30 30 分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1 9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 建立了殖民地 却变为新教的工具 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 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2 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 第 7 页 共 13 页 3 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22 7 0 分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 古 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 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 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请你 回答相关问题 1 下图是一项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修建于 2000 多年前 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 至今一直造福于 人民 此项工程是什么 它的设计者是谁 2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国历史上是在什么 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 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请列举两位该时期出现的著名医学 家 医药学家 4 下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 古代科学家 贾思勰 他的成就是著有 A 黄帝内经 B 齐民要术 C 伤寒杂病论 D 九章算术 第 8 页 共 13 页 5 中国古代文学灿烂辉煌 被鲁迅先生赞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的历史巨著是什么 6 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称赞他的作品 飘若浮云 矫若惊 龙 他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 被后人誉为 23 7 0 分 十八大以来开启了改革事业的新启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以更大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深 化改革开放 回顾中外重大改革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 改革设计篇 改革取决于改革社会群众 也取决于改革者的智慧与勇气 材料一 孝文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 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图一 商鞅舌战图 二 改革意义篇 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材料二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甚至比美国历史上 1863 年的 解放宣言 更重大 在美国 解放宣言 仅关系到少数黑人 而在俄国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 深远 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明治领导人在竭力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果 他们废除了藩体制 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 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 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 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 进而创 建了近代政治体制 赖肖尔 近代日本新观 三 改革实践篇 改革没有固定模式 走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材料四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 从理论到实践 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 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五 1933 年 5 月 12 日 罗斯福 发布 农业调整法 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 以提高农产 品价格 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六 邓小平强调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 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 邓小平 在武昌 深圳 珠海 上海等地谈话要点 1 图一商鞅力排阻挠进行社会改革目的 材料二中看出孝文帝 改革之心 坚定原因 2 材料二反映了俄国近代化过程中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改革内容 分析俄 日社会改革 的共同影响 3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质 从材料四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五中邓小平南方谈话 后我国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4 综上所述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4 7 0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割据 王朝更替 民族交融 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 请结合所 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三 知识结构图 1 图示中 和 处分别是什么政权 或王朝 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 2 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 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哪一场战役 3 根据图示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依据材料二 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 想一想 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5 填出上面图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地点 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20 20 分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