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B卷_第1页
北京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B卷_第2页
北京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B卷_第3页
北京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B卷_第4页
北京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北京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北京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1 2 分 阴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 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 挂着 中国味 世 界享 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 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 人 A 孟子 B 司马迁 C 孔子 D 屈原 2 2 分 甲乙两位人物 下图 都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乙派遣郑和下西洋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甲在一战期间 率领军队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甲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A B C D 第 2 页 共 8 页 3 2 分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同盟会 C 光复会 D 华兴会 4 2 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记载 集体农业的痕迹 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消失 的原 因是 A 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 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2 分 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被视为典范 因此有 辉煌属于希腊 一说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十将军 B 评审员 C 公民大会 D 执政官 6 2 分 下列资产阶级革命与历史文献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人权宣言 B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宣言 C 美国独立战争 权利法案 第 3 页 共 8 页 D 美国南北战争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 2 分 2015 年德国在 一战 战败后的第 97 个年头 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 德国此项赔款的依据是 A 九国公约 B 四国条约 C 凡尔赛和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8 2 分 世界现代史学完之后 丽丽同学对当今世界世界形势作了如下概述 其中观点正确的有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形成了多极化 当今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全球化 当今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各国可以单独解决 和平与发展 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世界仍不太平 A B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9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 汉朝时 楚越之地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 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 亦无 千金之家 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 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 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 地区 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 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 北宋 时期 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 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 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对江 第 4 页 共 8 页 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并且超过北方 材料三 语曰 苏湖熟 丰收 天下足 材料四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1 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 材料二概括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哪个朝代 4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 何时完成的 5 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10 5 分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 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 制成学习卡 片 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 看图学史 望风而起 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呼应 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1 简述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伟大历史功绩 方式二 咏诗学史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 5 页 共 8 页 2 长征途中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方式三 赏乐学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 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 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3 使东北人民 脱离家乡 抛弃无尽的宝藏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是什么原因造 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4 除了上述四种方式 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11 25 分 近代以来 俄 日 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 通过改革 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 程序上得到解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 所指导的办法 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 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 年 日本 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 1872 年 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1870 年 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 R 帕尔默 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 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 同时 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 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 我相信 当此危急存亡之秋 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 节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法令 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 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 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 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这次改革后 日本社会主义 第 6 页 共 8 页 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材料三中的 新经济政策 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 材料认为 新经济政策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 危急存亡 为了挽救 危急 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 的调整 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 5 综上所述 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第 7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16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