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课文精讲 粤教版_第1页
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课文精讲 粤教版_第2页
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课文精讲 粤教版_第3页
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课文精讲 粤教版_第4页
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课文精讲 粤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 4 布衣总统布衣总统 孙中山 节选 孙中山 节选 课文精讲课文精讲 自主研学平台 自主研学平台 一 作家作品 传记文学领域有 南叶北陈 之说 南有作家叶永烈 北有作家陈廷一 身居上海的叶永烈写北京的 四 人帮 传 而身居北京的陈廷一则以上海的 宋氏三姐妹 而闻名全国 迄今为止 陈廷一发表专著 传记近 20 部 共计 900 多万字 作品多次获国家奖 鲜花的绚丽 殊不知是昨天的凄风苦雨 陈廷一是一个极普通的人 生不适时 少年丧父 母亲讨饭 供其上学 同时又是 老三届 与泥巴打了多年交道 后来入伍到长白山麓 做了一名军营厨子 30 岁进大学时 已儿女双全 18 载的军旅生涯 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本来陈 廷一是最有条件走仕途之路的 30 多岁就成为少校副团 可他没有选择此道 而是选择了自我吃苦的传 记文学创作之路 他那质朴的文风和人格力量 以及在特殊环境下养成的创作韧性 在当代作家群中是不 多见的 从事创作以来 陈廷一先后出版了 皇天后土 孙中山大传 上下卷 许世友传奇 三部曲 贺氏三姐妹 宋氏三姐妹 宋氏三兄弟 孔祥熙大传 宋庆龄全传 宋美龄全传 宋蔼龄 全传 宋氏家族全书 上下卷 民国岳父 等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 1990 年 他以稿费设立了 李耳文学基金会 晨光奖 奖掖了 65 名文学新人 他的作品代表着他的人格 他的人格融进了他的作 品 1995 年 7 月 16 日 新闻出版报 发表署名梅洁的文章 其中指出 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 写 传记文学史不写陈廷一不行 二 写作背景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昌起义爆发 各省纷纷响应 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 12 月下旬回国 即被 17 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 年 1 月 1 日 在南京宣誓就职 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 年 2 月 12 日 清朝宣统帝 溥仪 被迫宣布退位 结束长达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共和国 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 3 月 11 日 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 2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 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 于 1912 年 2 月 13 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 此后一年多 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 号召实行平均地权 提倡兴 办实业 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 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 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 孙中山的 努力并未取得成果 三 重点字词 1 字音 菜肴 c i y o 奢侈 sh ch 勉强 mi n qi n 2 字形 精彩 烦躁不安 踊跃 张灯结彩 水泄不通 3 词义 水泄不通 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六合 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 统称六合 文中泛指天下 教材优化全析 教材优化全析 一 文脉梳理 选文共 25 段 分为四部分 一 第 1 段 写人们喜欢以 布衣总统 称呼孙中山 二 第 2 4 段 写 布衣总统 称谓的来历 三 第 5 14 段 写孙中山做总统后生活依然简朴 四 第 15 25 段 写孙中山提倡的思想深入人心 他深得百姓爱戴 二 内容详解 3 选文共 25 段 依行文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 1 段 写人们喜欢以 布衣总统 称呼孙中山 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 领起全文 第 2 4 段为第二部分 紧承上段 写 布衣总统 这个称谓的来历 在叙述顺序上属插叙 第 2 段是过渡段 承上启下 写故事起自一张独具风格的名片 引出下文 第 3 段写孙中山用 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 的名片求见张之洞被退回 孙中山在名片背面只写如此简单的 几个字 反映了他不喜客套 俗套的作风 第 4 段写孙中山以 布衣亦可傲王侯 回敬张之洞 使张之洞 大为吃惊 并以大礼相待 张之洞 在名片背面写 持三字帖 见一品官 儒生妄敢称兄弟 是嫌孙中山不恭 也有看来访者如何回应 考 察试探对方的意思 孙中山回敬的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布衣亦可傲王侯 不仅与张之洞所写对仗工 整 而且气魄非凡 显示了早年的孙中山虽为布衣 但才学出众 胸有大志 自信非常 文中写张之洞的 反应虽寥寥数字 但生动地衬托了孙中山的形象 第三部分是从第 5 段到第 14 段 写做了总统后的孙中山生活非常简朴 衣食住行的标准都很低 文章依 次从 住 衣 日常生活习惯 食 等几个方面表现孙中山生活简朴 第 5 段首先以总括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 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 领起下文 然后侧 重从 住 这一角度表现孙中山的简朴 作者具体介绍了孙中山居室的摆设 看似简陋 实则反映了主人 的简朴作风与高尚情趣 此外 还写到了孙中山关于住所的一番话 言为心声 表现了孙中山的公仆 精神 第 6 7 段 写他穿衣朴素 发明 中山装 中山装 的事例很典型 很多人知道 中山装 是孙中 山的发明 知晓其中原委的却不多 因此这个事例既能反映孙中山的简朴 又很能吸引读者 第 8 段从写孙中山日常生活有条理 有规律 体现了他内心的条理与宁静 这里写了孙中山的一些日常生 活习惯 虽然平常 却反映了他勤勉 自尊的品格及从容沉静的气质 第 9 14 段从 食 的角度表现孙中山生活简朴 第 9 段通过他的菜金与官场菜金的比较 以及平常的餐 具写他不讲究排场 不摆阔 勤俭节约 第 10 13 段写孙中山招待唐绍仪 用唐绍仪的表现衬托孙中山 4 生活的简朴 第 14 段写面对普通小菜 伍廷芳难以下箸 孙中山却吃得津津有味 两相对比 更体现了 孙中山生活的简朴 联系当今官场的 吃喝风 我们不能不感叹孙中山的简朴确实难能可贵 第 15 段至选文结束是选文第四部分 写孙中山提倡的思想深入人心 他深得百姓的爱戴 更体现了其 布衣精神 这一部分是文题中 布衣 二字的深化与升华 第 15 段写孙中山提倡 自由 平等 博爱 于是首先想着人民 总是悄悄出巡 不惊扰群众 不 扰民 这已不仅仅是生活简朴 而且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在选文的表现重点上 本段承上启下 是 一个恰当而巧妙的转换 第 16 25 段写孙中山怕扰民而微服出城 看到 共和 民主 平等 权利 等观念深入人心 民 气振奋 群情激昂 他们发现孙中山后欢迎 欢呼 发自肺腑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激情 孙中山在这种情况 下只好绕道回总统府 通过百姓的表现 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思想已经为民众所接受 他是百姓爱戴的总统 是公仆而不是皇帝 是从民众中走出 服务民众的 布衣总统 这几段写百姓剪辫子 写北伐军的军歌 写百姓的热烈程度 写巡官等的表现 实际上都是在写孙中山 属于侧面描写 烘托了孙中山作为 布衣 总统 崇高而又极富亲和力的形象 三 技巧鉴赏 1 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 以及叙议结合的手法 如选文第 3 4 段 一次 孙中山出洋回国 途经武昌 特地到总督衙门求见 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 印有姓名 籍贯的名片来 在背面写上 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 字样 交门官递上去 在名片被张之洞 退回后 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 礼 回敬 在名片背面又写上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布衣亦可 傲王侯 再请门官送进去 这里 用孙中山自己的话表现他虽为布衣 却早怀大志的精神 在前面充 分叙述的基础上 最后一句用议论作结 既总结上文 又回扣中心 此外 作者写孙中山衣 食 住 行 等方面的大量事例 也都注意刻画他的言行 使文章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孙中山的 布衣 品格与精神 2 对比 衬托的运用 写人时用对比 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用衬托 无论是正衬还是反衬 都可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 本文中多处使用对比 衬托 如第 3 4 段写张之洞态度的变化 前后形成了对比 衬托出孙中山的不凡 气度 第 10 13 段写唐绍仪来访 吃完卤水鸭还在等菜 以此来衬托孙中山生活的简朴 并且用唐绍仪 5 的菜金十元与孙中山的四角作对比 进一步地表现孙中山生活的简朴 第 14 段写面对普通小菜 伍廷芳 无法下筷 勉强下咽 而孙中山却吃得津津有味 两相对比 表现了孙中山不尚奢华的 布衣 本 色 此外 文中写孙中山出巡时看到的街景及群众的表现等等 也是对孙中山思想品格的衬托 对比 衬 托的运用 使孙中山的形象与时代社会融为一体 且更显丰满 生动 四 疑难探究 疑难问题 文中引用了一首北伐军的军歌 其歌词的含意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引用这首军歌的歌词 探究思路 要理解这首北伐军军歌歌词的含意 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 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思考 作者之所以不厌其烦详细引用这首军歌的歌词 显然和本文的主人公 孙中山有关 参考答案 其中 警钟一鸣森森森 睡狮齐猛醒 和 妖氛全扫净 两处是理解歌词含义的关键所在 警钟一鸣森森森 睡狮齐猛醒 中的 警钟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陈天华所作宣传革命的名著 警世钟 可以推知此句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革命宣传 沉睡的中国已经觉醒 革命的风暴已经到来 妖氛全扫净 中的 妖氛 是指满清的封建统治及其余孽 此句是说革命定会推翻封建统治 彻底荡涤封建残余 歌词 号召革命 充满进军的激情 作者引用这首军歌歌词 渲染了强烈的时代气氛 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 入人心 民众精神振奋 充满斗争信心 而这正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及其战友们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 所 以 作者不厌其烦地详细引用这首歌词 是从侧面表现孙中山的伟大历史功绩 突出了孙中山唤起民众 推翻满清 创立共和的民主精神 课后习题研讨 课后习题研讨 一 点拨提示 注意文中议论性的语句 议论性的句子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还要注意抓住人物的 言行深入思考 分析人物品性 参考答案 第一问 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 可以看出孙中山不喜客套 俗套 而且才学出众 胸怀 大志 气魄非凡 第二问 张之洞正是从孙中山的回帖中看到了一个年轻人的大志 认为此人不可小觑 必有大的作为 张 之洞态度的转变也正说明孙中山可能早有 布衣总统 的初衷 6 二 点拨提示 注意概括总结每一部分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问 选文从日常生活 穿衣 吃饭菜金很少 出行不扰民 不讲究排场等方面赞扬了孙中 山甘于淡泊的品质 第二问 答案略 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三 点拨提示 第一问要结合全文来理解 第二问对于口号的评价要思考口号背后深层的思想意识 参考答案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