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四川教育版四川教育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525 题 计题 计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据考古报道 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 180 万年 由此 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 10 万年 B 20 万年 C 100 万年 D 120 万年 2 2 分 周易 记载 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 这段话反映了下 列哪一种历史现象 A 半坡居民种植粟 B 河姆渡居民挖掘水井 C 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D 河姆渡居民使用黑陶 3 2 分 在下列图片中 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B C D 第 2 页 共 14 页 4 2 分 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 相传远古时代舜帝 史称虞舜 曾南巡到此 故名虞山 后人在此立 庙纪念 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 世袭制 B 武力夺取 C 禅让制 D 选举制 5 2 分 夏 商 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B 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D 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6 2 分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鹳鱼石斧纹陶缸 约 5000 年前 司母戊鼎 战国铁犁铧 A 中华文明的演进 B 生产工具的进步 C 耕作技术的发展 D 古代纹饰的演进 7 2 分 秦朝统一后 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 A 行省制 第 3 页 共 14 页 B 州县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8 2 分 史记 楚世家 记载 楚庄王 遂至洛 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 轻重 对日 在德不在鼎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尊王攘夷 大国争霸 B 迁都频繁 异姓反叛 C 周室衰微 诸侯争霸 D 列国争战 诸侯兼并 9 2 分 下图是 战国七雄形势图 其中 所示位置分别是 A 秦 楚 齐 燕 B 齐 楚 秦 燕 C 燕 齐 楚 秦 D 燕 齐 秦 楚 10 2 分 战国七雄中 位于最南边的诸侯国是 A 楚国 B 燕国 第 4 页 共 14 页 C 秦国 D 齐国 11 2 分 民以食为天 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下列居民中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半坡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12 2 分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 2070 年 公元前 2070 年是 A 公元前 20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20 世纪后期 C 公元前 21 世纪前期 D 公元前 21 世纪后期 13 2 分 管子 中说 一农之事 必有一耜 一銚 yao 一镰 一銍 然后成为农 这段话说明当 时 A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石器被取代 C 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 D 青铜农具的使用广泛 14 2 分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第 5 页 共 14 页 D 秦朝 15 2 分 贾谊的 过秦论 中以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 次起义的名称是 A 国人暴动 B 武王伐纣 C 秦末农民大起义 D 楚汉之争 16 2 分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这句格言出自 A 论语 B 墨子 C 孙子兵法 D 孙膑兵法 17 2 分 战国时期 提倡法治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的著作是 A B 第 6 页 共 14 页 C D 18 2 分 毛泽东讲 百代都行秦政制 这个 制 指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19 2 分 标志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和早期国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黄帝炎帝建立部落联盟 B 禅让制的实行 C 大禹治水成功 D 禹建立夏朝 20 2 分 距今约 7000 年的河姆渡人住在以木桩插入地下 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的房屋 其复原图是 A 第 7 页 共 14 页 B C D 21 2 分 改革是除弊兴利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对后世的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22 2 分 这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它的建成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被称为 天府之国 这一工程是 A 万里长城 B 都江堰 C 灵渠 D 葛洲坝 23 2 分 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汉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能体现材料所述特点的是 A 创设刺史制度 B 颁布推恩令 第 8 页 共 14 页 C 裁抑丞相权力 D 推行内外朝制度 24 2 分 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 统一文字 B 开通大运河 C 统一铸造五铢钱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5 2 分 能够通过 史记 查到的史实有 秦始皇统一货币 文字 度量衡 文景之治 蔡伦改进造纸术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A B C D 二 二 非选择题 共非选择题 共 3 3 个小题 第个小题 第 2626 题题 1717 分 分 2727 题题 1919 分 分 2828 题题 1 1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7 0 分 学科核心素养有益于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生发展 跨越历史时空 第 9 页 共 14 页 实证历史事实 滋育家国情怀 汉书 载 留骞十余岁 与妻 有子 然骞持汉节不失 司马迁曰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1 请写出时间轴上 A B C D 对应的史实 并指出 A B 之间的联系 2 在学习探究历史奥秘时 小龙收集了以上历史图片 请你帮助他进行归类 探寻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应选 探寻宗教文化发展历史应选 探寻手工艺品发展成就应选 3 结合所学 举出材料中历史人物的事迹 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27 19 0 分 阅读下料回忆我国古代有关制度的知识 材料一 相传在皇帝之后 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 有虞氏 夏后氏等部落 为了抵御洪水 三个部落走向 了联盟 尧 舜 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时实行禅让制 即将部落联盟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材料二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材料三 材料四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1 阅读材料一 尧 舜 禹三人中 谁因为治水有功 得到民众的爱戴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2 材料二是对哪个朝代的描述 其中的 家天下 是指哪种制度 3 材料三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写出图中第二等级人物的身份 4 材料四赞扬了哪个人物的什么历史功绩 该人物为加强全国的统治 创立了大一统的什么制度 28 14 0 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 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 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 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 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西周史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 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 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 治安策 材料四 田畴异亩 车涂异轨 律令异法 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 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材料五 教育部就 11 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 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 中华教师节 的提案 作出积极答复 提 第 11 页 共 14 页 案 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 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1 据材料一 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2 据材料二 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3 据材料三 汉武帝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 4 为了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 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5 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 请列举出你认为以孔子诞辰日为 中华教师节 的理由 至少 2 条理由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525 题 计题 计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