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 2 2 分 分 3030 小题 共小题 共 6060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五一期间 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 70 万 20 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 由此可 以推断 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 2 分 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 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 依据 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半坡遗址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A B C D 3 2 分 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 B 第 2 页 共 15 页 C D 4 2 分 如果把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炎帝与黄帝 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 题 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 国家的分裂 5 2 分 图片中是坐落于郑州黄河南岸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 人文始祖 的二人巨型雕像 他们是 A 炎帝 黄帝 B 黄帝 嫘祖 C 尧 舜 D 禹 启 6 2 分 假设你穿越时光 去访问河姆渡人 在那里你不会看到的情景是 A 架设木结构水井 B 种植粟 C 用象牙制作艺术品 D 用陶罐盛水 第 3 页 共 15 页 7 2 分 传说时代 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著名治水英雄 A 尧 B 舜 C 鲧 D 禹 8 2 分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左传 中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 的有力证据 A 桀 B 禹 C 汤 D 周武王 9 2 分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提供官职 笼络人心 B 分割土地 提高产量 C 增强国力 扩大领土 D 加强统治 巩固政权 10 2 分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 字形丰富 数量庞大 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 根据下面图 片提示的相关信息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图 1 商甲骨文 图 2 秦小篆 第 4 页 共 15 页 图 3 居廷汉简 图 4 西汉纸本地图 图 5 兰亭集序 汉字的演变与成熟 历史统治者的推崇 造纸术的发明 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 B C D 11 2 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第 5 页 共 15 页 A 商朝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12 2 分 报载 西方某古玩拍卖市场曾经有人拍卖商朝时的铁犁铧 铁犁铧已经锈迹斑斑 部分甚至剥落 竟以 20 万英镑高价成交 你认为这一文物是 A 真品且价值高 B 同时代的仿制品 C 真品但价值不高 D 后人伪造无价值 13 2 分 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 其中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第 6 页 共 15 页 14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为了称雄争霸 时常发动战争 根据下边的信息提示 这场战争是 A 长平之战 B 马陵之战 C 牧野之战 D 桂陵之战 15 2 分 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 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变法成效显著 B 分封制彻底瓦解 C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 周天子名存实亡 16 2 分 据 华阳国志 蜀志 记载 都江堰建成后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 府 也 材料中充分肯定了都江堰在哪方面的作用 A 水运 B 抗震 C 排沙 第 7 页 共 15 页 D 防洪 灌溉 17 2 分 老子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下列选项中 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是 A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B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C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D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18 2 分 战国时期 有一学派主张 兼爱 非攻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 残害生 命 这个学派是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19 2 分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其实乱世还出思想家呢 春秋时期 我国社会开始面临着空前的变局 思想 学术界开始活跃起来 产生大师级的思想家老子 孔子 人们对于这两位思想家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 被尊为道教宗师 但不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 B 老子既主张顺其自然 又主张积极有为 奋发向上 他的思想很矛盾 C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 提出以 仁政 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体系 D 老子哲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孔子思想注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20 2 分 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 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A B 第 8 页 共 15 页 C D 21 2 分 公元前 3 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 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 政府所取代 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 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 这个 庞大帝国 是 A 夏朝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22 2 分 如图是四方古印文 联系秦朝的历史 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23 2 分 假如你穿越到秦朝 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行政事务 你的职务应该是 A 郡守 第 9 页 共 15 页 B 太尉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24 2 分 监督法律 法令的实施 维护国家法律 法令和法制的统一等 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察官员 的主要职责 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丞相 刺史 御史大夫 太尉 A B C D 25 2 分 将夏桀 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着称 C 他们都重用人才 改革内政 D 他们都轻徭薄赋 爱民如子 26 2 分 秦末农民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是 A 陈胜 B 吴广 C 项羽 D 刘邦 27 2 分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历时四年的 楚汉之争 下列关于 楚汉之争 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 10 页 共 15 页 A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 项羽势力强大 一味依赖武力 C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 善用人才 D 项羽在巨鹿兵败自刎 28 2 分 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属于这一政策的是 A 盐铁官营 B 奖励军功 C 轻徭薄赋 D 分封诸侯 29 2 分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正确的是 都是在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B C D 30 2 分 1931 年 国民政府公布新 盐法 盐就场征税 任人民自由买卖 无论何人 不得垄断 才结束了这两千多年的 盐铁专卖 封建王朝的 盐铁专卖 政策始于 A 秦始皇时期 B 汉高祖时期 第 11 页 共 15 页 C 汉文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二 二 材料题 材料题 2 2 小题 共小题 共 2828 分 其中分 其中 3131 题题 1313 分 分 3232 题题 1515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828 分分 31 13 0 分 仔细观察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 据图及所学知识 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 最后完成 扫六合 的是哪个诸侯国 这个诸侯国能够 扫六合 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有 800 个诸侯国 春秋初年还剩 170 多个 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 到公元 前 221 年 实现了 四海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32 15 分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建立起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 秦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在中央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秦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制度沿用至今 2 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秦大力推行了哪些措施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哪两个人领导的 三 三 小论文 小论文 1212 分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第 12 页 共 15 页 33 12 分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唱出了中华大家庭的民族 情谊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有统一也有分裂 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合相关知识 探究以下问题 1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 汉族的前身叫什么 2 我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谁建立的什么朝代 3 秦的统一 开创了我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秦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至少答出三点 你怎样评价秦始皇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 2 2 分 分 3030 小题 共小题 共 6060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4 页 共 15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