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新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新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新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新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新版新版 20202020 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民以食为天 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 你知道世界 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 A 元谋人和北京人 B 元谋人和半坡人 C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D 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2 2 分 史记 记载 黄帝采首山铜 铸鼎荆山下 这反映了我国的铜器早在什么时期就已出现 A 商朝 B 夏朝 C 原始社会 D 春秋时期 3 2 分 春秋战国乱悠悠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等争霸局面的出现 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4 2 分 它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 创造了世界之最 被誉为 华北四宝之一 它 是 A 康桥 第 2 页 共 13 页 B 赵州桥 C 卢沟桥 D 钱塘江大桥 5 2 分 俗话说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把夏桀 商纣 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 他们最突出的 相似点是 重用人才 重视农业 统治残暴 末代国君 A B C D 6 2 分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 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行省制 7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周天子地位上升 B 官僚制度逐渐取代贵族世袭制 C 井田制被破坏 土地私有制产生 D 诸侯国间战争不断 8 2 分 1691 年出版的 论语 英译本近年在德国汉堡被发现了 书的前言写着 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 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 法治 第 3 页 共 13 页 B 无为而治 C 兼爱 非攻 D 仁 9 2 分 古人说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这体现的主要是 A 政治思想 B 教育思想 C 生态思想 D 军事思想 10 2 分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展开研究性学习 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 是 A 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铁犁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C 诸子百家 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D 商鞅变法 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11 2 分 西汉在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汉武帝功不可没 他在政治方面采 取的主要措施是 A 休养生息 巩固统一 B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平定叛乱 加强集权 D 出使西域 稳定边疆 12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A 第 4 页 共 13 页 B C D 13 2 分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 中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 西周 东周 B 春秋 战国 C 秦朝 西汉 D 西汉 东汉 14 2 分 汉初高祖采取了 兵皆罢归家 的措施 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 巩固统治 B 增加农业劳动力 C 稳定民心 D 稳定社会局势 15 2 分 图像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一图胜千言 下列图片能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依据的是 A B C 第 5 页 共 13 页 D 16 2 分 2018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决定 这一机构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 调查 处置职责 汉代负责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司隶校尉 D 刺史 17 2 分 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 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A B C D 18 2 分 导致了东汉中后期 朝政紊乱 腐败 社会动荡不安 A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 休养生息政策 C 中央集权制度 D 焚书坑儒 19 2 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 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 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魏国 220 年 曹操 洛阳 魏国 220 年 曹丕 洛阳 蜀国 221 年 刘备 成都 蜀国 221 年 诸葛亮 成都 吴国 222 年 孙策 南京 吴国 222 年 孙权 建业 第 6 页 共 13 页 A B C D 20 2 分 在历史课上 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 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影响最大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三顾茅庐 D 七擒孟获 21 2 分 魏晋时期 江南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 海外贸易特别发达 D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22 2 分 魏晋南北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列人物既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 的是 A 华佗 B 张衡 C 祖冲之 D 贾思勰 23 2 分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 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 A 盘庚迁都 第 7 页 共 13 页 B 明成祖迁都 C 周平王迁都 D 孝文帝迁都 24 2 分 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早 A 五百多年 B 八百多年 C 近一千年 D 一千一百多年 25 2 分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周杰伦歌中诵唱的书法作品 兰亭序 的作者是 A 孔子 B 司马迁 C 曹操 D 王羲之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969 分分 26 14 分 公元前 21 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自夏 商 西周 到春秋 战国 我国社 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写 夏 商 西周三代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 表格的空白部分 朝代开国之君亡国之君 夏 桀 商 西周周武王 2 各国竞相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 在下面示意图中补写出商鞅变 法的主要内容 第 8 页 共 13 页 3 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又一个表现 请列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 其中哪家 学派的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27 1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 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公元前 6 世纪 公 元前 1 世纪 公元前 1 世纪 400 年 401 年 1000 年1000 年 1500 年 所占比例 50 62 71 58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 材料三 西方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5 16 世纪尊重航路开辟 16 世纪科学革命开始 17 18 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1 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列举公元前 1 世纪 1000 年间 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 大科技发明 2 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项科技发明的作用 第 9 页 共 13 页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过中国的原因 两点即可 28 15 分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 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材料二 禹传子 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哪些人是通过 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2 与材料一相比 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9 2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歼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 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三 材料二 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 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 隋朝 的统一 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 战时共产主义 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于是它立即被抛弃了 农民们拿起了武器 反对无偿额征用 注重实际的列宁意识到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四 新政期间 美国国会通过了 国家工业复兴法 等法案 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 价格等制 定公平竞争法规 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 历史 经济成长历程 第 10 页 共 13 页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改革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改革的影响 2 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根据材料二 这一改革顺应了当时哪些历史潮流 3 材料三中提到的 改革 是什么政策 根据材料三 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5 综合上述内容 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