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B B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860 年 10 月 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侵略者 是指 A 俄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日本军队 D 八国联军 2 2 分 某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 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下列四部电影 南昌起义 甲午风云 鸦片战争 长征 A B C D 3 2 分 2017 年 1 月 24 日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 实答记者问说 中国愿与日本友好交流 但绝不会容忍歪曲历史 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公然挑衅行为 日本侵略 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在 A 1931 年 9 月 B 1936 年 12 月 C 1937 年 9 月 D 1937 年 12 月 4 2 分 在近代史上日本多次发动侵华战争 下列战争日本参与的战争有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 2 页 共 11 页 A B C D 5 2 分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A 推翻了封建帝制 B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C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6 2 分 上海 这座繁华的大都市 现在被誉为东方明珠 你了解上海的历史吧 下列事件 哪些是在上 海发生的 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国共产党成立 签订 双十协定 A B C D 7 2 分 新文化运动中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 科学 的大旗 其直接目的是 A 反对专制 B 反对愚昧 C 反对旧道德 D 反对旧文学 第 3 页 共 11 页 8 2 分 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 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 以民心为怀 一面释放学生 以 培养士气 一面促开国民大会 宣示外交得失缘由 共维时艰 俾全国一致力争 收回青岛 以平民气 而救危 亡 这表明吴佩孚 A 极力支持北洋政府 B 掩饰军阀混战事实 C 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D 设法阻止北伐进军 9 2 分 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 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 提高 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演习 下列选项中 属于国民革命运动范畴的是 A 召开中共 二大 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B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震动了全国 C 创建人民军队 D 改编八路军和新四军 开赴抗日前线 10 2 分 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 七七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1 2 分 如果让你来编写 西安事变 课本剧 代表中共参与谈判的中共代表应该是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第 4 页 共 11 页 12 2 分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国共两党两次联手 共御外侮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 志是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完成 C 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D 淞沪会战的爆发 13 2 分 西安事变的发动者 张学良 佟麟阁 杨虎城 赵登禹 A B C D 14 2 分 福州城市精神是 A 精致和谐 大气开放 B 海纳百川 负重图强 C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D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15 2 分 周恩来曾说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 鸦片战争 第 5 页 共 11 页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16 2 分 如图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与下列哪些方面有关 中共诞生 红军创建 国共关系 抗日战争 A B C D 17 2 分 从 大革命失败 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等一组关 键词中 可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黄埔军校创办 B 井冈山会师 C 南昌起义 D 三湾改编 18 2 分 周恩来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 下列图片记录了他的一些重要活动 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1 页 A B C D 19 2 分 2014 年 2 月 27 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铭记胜利和光荣 勿忘牺牲和耻辱 以史为鉴 自立自强 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 走民族复仇之路 告诉世界 必须维护和平 正义 良知 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 把抗战的正义性 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A B C D 20 2 分 如下表汇总了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组邮票意在强调 第 7 页 共 11 页 A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B 曲折前进 民族复兴 C 国家统一 民族独立 D 百年屈辱 民族抗争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21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这样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选自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927 年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后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 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 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 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材料四 周恩来曾经说过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1 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 指什么道路 这条道路是从哪里开始兴起的 3 材料三中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 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你是如何理 解长征精神的 4 材料四中两个 天安门 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5 回首中国共产党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2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 五四 第 8 页 共 11 页 运动后 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材料二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 3000 多人 在天安门前会集 举行示威游行 五四 运动爆发 材料三 1935 年 12 月 9 日 北平 北京 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反对华北自治 反抗日本 帝国主义 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 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 材料一的 杂志 和 革命理论 分别指什么 2 材料一所提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是在哪一年 3 材料二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 材料三指的是哪一场运动 5 作为青年学生 从材料二和材料三我们能体会到什么精神 23 20 分 杰出人物是指在社会的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 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促进作用的人 阅读下列 图片 回答问题 1 图 1 人物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推行改革 此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2 图 2 人物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 他主张学习建立何种政治制度 3 图 3 人物是那位政治家 他留给后世的最著名的法律文献叫什么 4 图 4 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工业用地转让合同样本
- 翡翠鉴定师考试题及答案
- 方城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多声部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东平英语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智能手机采购合同范本
- 电子维修必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起重机械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面包改良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GB/T 18015.5-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 GCr15与35号钢滚轴的焊接工艺
-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课件
- 《浪淘沙(其一)》公开课优秀课件
- 黑客攻击与防范技术课件
- 胜任力模型及应用课件
- 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卡(2022版)
-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
- 医疗毒麻药品培训课件
- 贷款申请表(标准模版)
- 幼儿园绘本:《你真好》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