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I)卷_第1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I)卷_第2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I)卷_第3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I)卷_第4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进入新时期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肉食 副食品 果品消费比例增加 服饰多样化 时装流行 居民中自费旅游 参加各种文娱 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笔记本电脑 手机日益普及 出行坐飞机 动车 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自谋职业 下海经商 A B C D 2 2 分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是城镇超过农村 但是有一项指标却一直是例外 这一项是 A 人均收入 B 人均旅游消费 C 人均住房面积 D 人均服装消费 3 2 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人的衣柜中不会出现的是 A 蓝布褂 B 黄军装 C 牛仔裤 第 2 页 共 12 页 D 连衣裙 4 2 分 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 实行 工交优先 B 加强交通管理 C 减少汽车数量 D 发展道路 地铁 轻轨等硬件设施 5 2 分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A 基本持平 B 时增时减 C 大幅度增长 D 幅度下降 6 2 分 在活动课上 小华为下面这张购物票证配上了说明文字 其中正确的是 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这一张布票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这是当时人们买布所需要的票证 这一张布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A B C 第 3 页 共 12 页 D 7 2 分 下图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 高档用品消费的比重下降 B 文化娱乐消费的比重下降 C 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 D 旅游教育消费的比重下降 8 2 分 近代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 七天礼拜是休期 各业停工逐队嬉 或赴教堂听讲解 满街游戏 任驰驱 这首竹枝词反映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内容是 A 星期工作制的实行 B 大众传媒的流行 C 西方饮食文化的传人 D 民众服饰的多样化 9 2 分 下列情况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人们上网浏览 发 E mail 人们使用粮票 布票购买东西 70 年代住草房 80 年代住瓦房 90 年代住楼房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B C D 第 4 页 共 12 页 10 2 分 我市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学都是家长开小汽车接送 在我们感到舒适的同时 无形当中使得我们的 城市道路交通时常出现堵塞 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 优先发展公交事业 B 加强交通管理 C 减少汽车数量 D 发展地铁等硬件设施 11 2 分 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表现不包括 A 人口数量得到控制 质量得到提高 B 水资源和矿山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保护 C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D 环境质量提高 12 2 分 王伟的爷爷说 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15 岁 一顿能吃 5 碗饭 你却连 2 碗都吃不了 王 伟辩解道 你们那时吃饭只求 吃饱 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 吃饱 而且还要 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 粗 细搭配 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 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 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13 2 分 进入新时期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 肉食 副食品 果品消费比例增加 服饰多样化 时装流行 居民中自费旅游 参加各种文娱 健身活 动的越来越多 笔记本电脑 手机日益普及 出行坐飞机 动车 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自谋职业 下海经 商 A 第 5 页 共 12 页 B C D 14 2 分 下列选项中 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的是 A 讲究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 吃绿色食品 B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C 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重 D 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15 2 分 20 世纪 70 年代 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 灰蓝黑 进入 90 年代 人们的服饰变得 丰富多彩起来 日益多元化 个性化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16 2 分 1987 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 123 6 公斤 比 1978 年减少 59 1 公斤 下降 32 3 对此现象解 释最为合理的是 A 北京粮食供应紧张 粮食供不应求 B 改革开放后 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C 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发展缓慢 长期滞后 D 居民工资低微 无力购买粮食 17 2 分 新中国成立前 南京人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课本 字典 B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第 6 页 共 12 页 C 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重大的事件 D 乘坐地铁出行 18 2 分 张浩在宾馆为 70 岁的奶奶祝寿 当一盘新鲜的野菜摆在餐桌上时 奶奶惊叹道 这是我们那 个时代用来充饥的野菜呀 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正确的是 A 说明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B 说明人们怀旧心理比较强 C 教育年轻人要珍惜粮食 D 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 19 2 分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人们上网浏览 发 E mail 人们使用粮票 布票购买东西 70 年代住草房 80 年代住瓦房 90 年代住楼 房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B C D 20 2 分 1972 年 有一位外国人来到中国 那么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B 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 C 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只有灰色和蓝色两种 D 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1 3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第 7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见右图 材料二 1954 年 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 自 1955 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 次发行全粮票 见下图 国家与地方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 计划供应 90 年代初 使用了近 40 年的粮票 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 材料三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统计表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49 年至 1952 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 而导致 1952 年至 1960 年粮食 产量变化的又是什么原因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49 年至 1952 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 而导致 1952 年至 1960 年粮食 产量变化的又是什么原因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在那个时期要用粮票才能买东西 在 90 年代初粮票退出了 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是什么 4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在那个时期要用粮票才能买东西 在 90 年代初粮票退出了 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是什么 5 材料三中我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逐年增长说明了什么 谈谈这种现象的产生给我们的启示 6 材料三中我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逐年增长说明了什么 谈谈这种现象的产生给我们的启示 第 8 页 共 12 页 22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 不断改善人民的吃 穿 住 行 用的条件 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进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 江泽民 材料二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 指出材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生活在哪些方面的变化 2 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3 20 分 融入情景 探究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 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要得到发展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 时下 先进的中国人 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 爱上圣诞 更是钟 情于浪漫的情人节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 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学和 艺术日益繁荣 现代银屏丰富多彩 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 1 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 请举例说明 3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 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 明确要处理好哪几个关系 24 5 分 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说 22 年前我看着发达的日本 认为中国经济再发展 50 年恐怕也追不上 但是仅过了 20 年 我们的经济总量就超过了日本 高铁时速越过 350 公里 北京 上海已跃 升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 经济和金融中心 经常有外国朋友问我 中国为什么能创造奇迹 我说 因为 第 9 页 共 12 页 我们曾深受苦难 所以不瞎折腾 阅读材料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 我国在经济 政治上 瞎折腾 的事件分别指什么 2 看到这些成就 有同学认为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3 为使中国继续创造奇迹 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 25 15 分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1957 年建成的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什么 2 1954 年颁布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什么 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 3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分别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