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_第1页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_第2页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_第3页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_第4页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企业中资产减值现象的发生也越来越 多 资产减值准备对提高会计信息 质量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也有些 企业利益资产减值准备的不足来调节会计利润 破坏了会计信息的质 量 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因此 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企 业资产价值 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 进一步提 高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 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 会计信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enterprise asset impairment in the problem of more and more assets impair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lay a positive role but also some enterprise benefit assets impairment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ccounting profit to adjust damage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inder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refore in order to more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value of enterprise assets in order to make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get better use and use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ssets impairment maneuverability to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has a vital role Key words Assets impairment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目 录 引言 1 一 资产减值准备的含义 2 二 资产减值的实务研究 2 一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 2 二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3 三 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 5 四 资产减值的计量方法 6 五 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 7 六 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9 三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10 一 企业内部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 10 二 财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不高 12 三 外部监督力量不足 12 四 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 12 一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2 二 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 13 三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1 引言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行为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财 政部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发布了 企业会计准则 并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新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 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我国会计 准则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 促进了我国经 济发展 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资本市场地位 合理计提资产减值 对于 企业规避风险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而近年 来我国上 市公司处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十 分严重 因此 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具有重 大意义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2 一 资产减值准备的含义 根据相关规定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 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 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内容完整 与此同 时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 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当高估资产或者收益 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 资产的质量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 企业也应当于资产 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所谓的资产减值 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 是资 产的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 减计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产减 值是和资产计价相关的 是对资产计价的一种调整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如果资产代表着预其的未来经 济利益 那么当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该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未来经济利 益时 则认为该资产已经发生减值并应记录资产减值损失 这是与资 产的定义相一致的 既然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那么 当企业 资产的账面成本高于该资产预期的经济利益时 会计记录和反映这一 笔资产减值损失是合理和恰当的 这就是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 1 1 二 资产减值的实务研究 一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 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3 它摈弃了只对实际已经发生的交易才予以确认的传统惯例 而采用了 如下的确认观念 只要某个项目的价格或价值变动能够可靠地予以计 量 且对决策具有相关性 就应当确认有关价值的变化 由此产生的 相关问题主要包括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 条件 方式 应确认为何会 计要素等方面 对于资产减值确认的时点 国际会计准则第 36 号第 8 段指出 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 迹象 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 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 我国 企业会计制度 第 51 条规定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 度终了 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 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合理 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 显然 确认资产减值的时点是资产负债表日 但对于 应在何种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确 笔者认为 基于资 产减值确认 计量等工作的复杂性和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时间要 求 企业没必要甚至也不可能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减值予以确 认 但在需要对外报送财务报告时 必须于相应的资产负债表日对资 产减值进行确认 二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如果资产的帐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 则资产已经减值 在资 产负债表日需要重新确定其价值 对于减值资产的认定 通常应当以 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但是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 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 则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 组的可收回金额 理论上应针对每一单项资产或资产组都重新确定可 收回金额 再与帐面价值对比确定该项资产是否减值 但从成本效益 方面考虑 实际工作中可首先界定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 如果资产已 经发生了减值 再进一步计算减值的金额 并且予以确认 计量和披 露 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4 2 212 21 永久性标准永久性标准 所谓永久性的资产减值 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恢复的资产减 值 永久性标准认为 只有永久性的资产减值损失才能予以确认 按 此标准确认资产减值 可以避免企业为了自己的目的确认暂时性的资 产减值损失 还可以防止在损失发生前就将其记录 但是分清哪些是 暂时性损失 哪些是永久性损失是比较困难的 而且主观性较强 2 222 22 可能性标准可能性标准 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认定 在可能性标准 下 资产减值的确认被分为帐面价值 很可能 可能 极小可能 不能全部收回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确认 第二种情况应当披露 第 三种情况既不确认 也不披露 可能性标准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同 确认时以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作为基础 而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 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大于帐面价值 那么即便公允价值小于帐 面价值 也不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2 232 23 经济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资产发生减值 就应当予以确认 确认和计 量采用相同的基础 在经济性标准下 资产被定义为 预期的未来经 济利益 具有可定义性 可收回金额小于帐面价值的差额用以计量 减值损失 具有可计量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具有 相关性 目前 我国的 企业会计制度 和企业会计准则未明确各项资产减 值的确认标准 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纵性差 由于不同资产的性质 及价值的变化有着不同的规律 因此应对不同种类资产采用不同的确 认标准 例如 短期投资与委托贷款活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 企业一 般不会长期持有 采用永久性或可能性标正确认其减值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可以用某一时点的价值为标准来衡量 即采用经济性标准 而对 存货 固定资产宜采用永久性标准 2 2 由于会计职员对此类资产一般 相对轻易区分暂时性或永久性减值 此类资产一般数目大 品种多 由于采用永久性标准不需要确认大多数资产的暂时性减值 因而大大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5 减少了需要确认减值的资产数目和种类 减少了工作量 符合本钱效 益原则 而长期投资在一段时间内其价值变动较大 信息使用者对其 关注的已不是历史本钱或现时价值 而是其未来的获利能力 只有发 生价值变动性大的投资才会影响收益 由于不易判定其属于永久性还 是暂时性减值 宜采用可能性标准 但考虑到我国目前会计职员职业 素质较低 各种资产相关信息不充分 在确定标准时可侧重于经济性 标准 待时机成熟后 再进一步确定各项资产减值标准 三 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 按相关规定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 成本 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 并可靠计量 对资产减值来说 当某项资产的帐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 价值时 将其差额记录为一项减值损失 相应提取的减值准备作为该 资产的减项 按其净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 资产负债表及相关附注 不仅能看到历史成本记录的资产余额 也能获得以现行价值反映的资 产余额 资产减值会计是在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用公允价值等其 他计量属性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加以修正 弥补了历史成本的缺陷 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 资产减值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 对企业 资产价值重新估价 既不否定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又是对历史成本计 量属性的突破 引进了其他计量属性 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资产金 额不高于其现行价值 现行价值一般指资产的现行成本 现时市价 可变现净值 现金流量折现等 当现实价值低于历史成本时不采用历 史成本来计量资产 而是直接按照现实价值来列示 有利于信息使用 者对企业资产价值的估计和财务状况的理解 值得注意地是 资产减值虽然涉及了公允价值等 但是单向的 即 在可回收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 确认资产减值 而在可回收金额高于 帐面价值时 并不确认资产的增加 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公允 价值会计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6 四 资产减值的计量方法 用于计量资产减值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2 412 41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减值准备是指存货的期末计量是在资产负债表日 按照成 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 应当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 可变 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 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 售费 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2 422 42 应收账款减值应收账款减值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中应收账款减值计提属于典型的类型 企业如有迹象表 明应收账款已经发生 减值或坏账损失 应按账面价值与预期未来现 金的差额提取坏账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 从 而将应收款项的余额减 记至预计可收回金额 对于以公允价值记录的应收账款如果其损失 已在权益中确认 发生减值时 应将计入权益的损失额转入当期损益 2 432 4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 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包括房屋及建筑物 机 器设备 运输设备 工具器具等 固定资产 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期末 因设备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的金额低于账 面 价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 由于其使用时间长 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进行 折旧摊销 准备近期处置的固定资产 可按销售净价反映 准备长期 使用的固定资产 可采用公允价值或可 收回金额计量 因为己经减 值的固定资产决定继续使用而不是出售在经济决策上类似于投 资该 项资产 当资产的销售净价大于使用价值时 企业会将该资产出售 如果资产的使用 价值大于销售净价 企业会继续持有该资产 如果 将资本资产视为企业的一项投资决策 则将可收回金额定义为 销 售净价与使用价值孰高 并用其计量固定资产减值是较合理的一种选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7 择 2 442 44 无形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包括专利权 非专有技术 商标 权 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商誉等 由于无形资 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获得未来收益或现金 流量的不确定性很大 且 使用时间不止一个会计期间 故其计价和摊销都有一定难度 为 了 便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 其期末计价较合理的方法是按账面价 值与可收回金额孰 低计量 其中由于商誉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是不能单独估价的 应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 2 452 45 投资跌价准备投资跌价准备 新会计准则 规定 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 面检查 短期投资应 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 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 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在运用 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 时 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 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 投资类别或单 项 投资计提跌价准备 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 如占整个短期投资 10 及以上 应按 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2 462 46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国际会计准则对在建工程减值的核算进行了规定 对在建工程的 核算应视同已完工资 产 只是在计算其使用价值 估计现金流出时 要加上使其达到可使用状态或可销售状态前 的预期现金流出 3 3 五 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 2 512 51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对于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 披露与资产减值 有关的下列信息 当期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的损失金额 计提的各项 资 产减值的损失金额 应当披露每个报告分部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 金额 是指如果企业提供分部报告信息 则应当按报告分部披露当期 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 在企业发生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下 企业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8 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每项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和当期确认的重 大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 发生重大减值损失的资产是单项资产的 应 当披露该单项资产的性质 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 还应披露该资产所 属的主要报告分部 发生重大减值损失的资产是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 合的 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资产组的基本情况 资产组中所包括的各 项资产在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 资产组额度组成与前期相比发生 变化的 应当披露变化的原因以及前期和当期资产组的组成情况 2 522 52 可收回金额的披露要求 可收回金额的披露要求 对于重大资产减值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资产或者资产组可收 回金额的确定方法 具体来说 企业应当分别情况披露以下信息 可 收回金额按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 应当披露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基础 即公允价值是根据公平 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还是根据资产的市场 价格确定 或是根据参 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确定的 可收回金额按资产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 应当披露估计其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 以及该资产前期可收回金额也按照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 情况下 前期所采用的折现率 2 532 53 商誉减值的披露要求商誉减值的披露要求 分摊到某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占商誉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重 大的 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分摊到该 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该资产 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 即该资产组可收回金额是根 据资产组的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 还是根据资产组预计未来现 金流量 的现值确定的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用后的净额确定的 还应当 披露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 额的方法 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不是按照市场价 格确定的 应当披露下列两项信息 一是企业管理层在确定公允价值 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时所采用的各项关键假设及其依据 二是企业 管理层在确定各关键假设相关的价值时 是否与企业历史经验或者外 部信息来源相一致 如不一致 应当说明理由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9 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 应当披露下列三 项信息 一是 企业管理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各项关键假设及其依据 二是企业管 理层在确定各关键假设相关的价值时 是否与企业历史经验或者外部 信息来源相一致 如不 一致 应当说明理由 三是估计现值时所采 用的折现率 商誉的全部或者部分账面价值 分摊到多个资产组 且 分摊到每个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占商誉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 不 重大的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一情况 以及分摊到上述资产组的 商誉合计金额 商誉账面价值按照相同的关键假设分摊到上述多个资 产组 且分摊的商誉合计金额占商誉账面价值总额比例重大的 企业 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一情况 并披露下列三项信息 分摊到上述资产 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合计 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及其依据 企业管理层 在确定各关键假设相关的价值时 是否与企业历史经验或者外部信息 来源相一致 如不一致 应当说明 六 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缺乏 可靠性是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得会计报表中反映 的资产账面价值严重背离资产实际价值 资产虚增 利润虚增 许多 企业虚赢实亏 造成会计信息缺乏客观真实性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制度 对会计要 素的定义作了重新修订 使之更加符合其质量特征 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 如果企业的各项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计 提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在会计报表中按减除减值准备后的余额 反映资产价值 并将资产减值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可更加真 实地反映资产价值和利润 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 4 4 企业会计制度 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只做了原则上的规 定 对于计提方法 计提比例的确定 都由企业自行根据具体情况而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10 定 对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条件有的也只作了笼统的说明 需要会计 人员根据各项资产的市场价格 获利能力等情况做出判断 操作性不 强 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 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有现行市价 可收 回金额 可变现净值等 由于计提减值准备中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 在 因此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 一方面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大的职业 判断空间 又使得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给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利用不确定性 因素以及 企业会计制度 给予企业的自主权 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作为调节各期利润的一个 蓄水池 根据企业各期实现利润的情况 多提 少提或是不提资产减值准备 甚至冲回资产减值准备 调节各 期资产账面价值和利润 这就造成了企业利润均衡的一种假象 使会 计信息不再真实可靠 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三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内部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 现今我国企业内部的减值准备仍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方面 3 113 11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预计 可收回金额 也就是说 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预计可收回金额的 时候 就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但预计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 很多公 司无法获得资产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真实而合理的市场价格 如果采 用相关的计算方法确定可收回金额 那么在计算的过程中 折现率的 确定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会 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从而使得依据相关的估计数确定的净值存在较大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11 的主观性 正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 资产减值金额的真实性和合理 性无法得到保证 3 123 12 减值损失的禁止转回不能如实反映企业资产真实状况 减值损失的禁止转回不能如实反映企业资产真实状况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初衷是为了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 实际 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也就无法反映资 产的真实状况 例如 远大公司 2007 年取得一项价值 200 万元的固 定资产 2007 年年底的可收回金额为 160 万元 据此要计提 40 万元 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若到 2008 年该项资产可收回金额恢复至 180 万元 此时该资产的价值已恢复 20 万元 但按准则的要求 恢复的 20 万元减值准备不予转回 账面价值仍为 160 万元 而此时的账面 价值既不等于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也不等于历史成本 并未反映 出资产的真实价值 5 5 3 133 13 资产组的确认难以准确把握 资产组的确认难以准确把握 新准则规定 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 应 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6 6 而资产 组的认定 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 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同时 在认定资产组时 应当考虑企业 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 方式等 但对具体如何确定资产组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公司在对资产 组进行划分时 可选择不同的划分方法 而划分方法的不同 将会直 接影响到资产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金额多少等问题 3 143 14 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不够全面 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不够全面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披露资产减值的分类 金额 影响和原因 同 时还规定重大的资产减值要披露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外 这些披露 内容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从而分析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对于会计报表 的使用者来说 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资产减值的确定标准以及计算方 法 所以 他们也就无从知晓企业资产减值的程序是否完备 计提的 减值金额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情况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12 二 财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不高 从会计准则的规定中 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减值准备的确认 计 量 和信息的披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会计人员的判断 因此忽视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将难以执行 为了真实的反应企业资产的实际状况 就要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专 业素质 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继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会计 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 三 外部监督力量不足 我国虽然制定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政策 但在处理过程中由于 企业的情况不同处理标准也不能完全统一 所以相关部门也没能进行 及时的监督 有些上巿公司利用会计制度的漏洞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 润审计人员很难发现 使得资产减值政策在企业中的执行不尽人意存 在问题 四 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 一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途 径 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向财务部门反映各类资 产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可以有效地约束会计人员 规范企业的会计行 为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会计控制不仅肯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 完整 防止并及时发现 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 作用 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 有重要的作用 财政部在 2001 年 6 月颁布了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13 基本规范 试行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内 容主要包括 货币资金 实物资产 对外投资 工程项目 采购与付 款 筹资 销售与收款 成本费用 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规 范除了对 货币资金 有细则规定外 对其他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控 制仅就方法和检查做了基本规定 使法律制度出现了真空段 二 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 会计职业行为规范 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 胜任工作 更重要的 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可靠 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 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实事求是 严格做到有所 为有所不为 7 7 现实的会计实务中 业务素质 本位利益等诸多方面 的原因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可见加强会计职业 道德建设和自律性管理迫在眉睫 同时还要继续完善会计后续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资产减值会计在具体的会计处理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 判断 因此忽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资产减值会计制度 将难以执行 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上 还 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 判断能力 三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手段凋节会计数据的行为 不仅丧失了企 业的诚信 而且也使得会计的信誉备受挑战 正是由于当前会计制度 的不完善 致使这种行为也只是 合法不合理 再有 法律规章制 度的另一意义并不仅在于其被实施的频率 而是它的威慑作用 对于 参加会计资料造假的相关违法主体 不仅要明确其法律责任 还要提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论文 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14 高法律责任的威慑程度 8 8 进一步加强资产减值会计外部监管机制 资产减值会计在处理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 比如资产组的确 认 预计可收回金额的计算等等 各个企业基于不同的情况 可能得 出不同的结论 那么 每一个企业的会计处理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 的实际情况 这就有赖于外部的监管力量 税务部门 证券监管部门 注册会计师等都应加强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审核和监督 我国目前 企业会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其法律责 任的威慑效果低下有 着极大的关系 只有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才能真正规 范企业会计的行为 打击利用会计手段造假的才为 保证一些企业在 正常运作 维护公众利益 结论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竞争加剧 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 客观上促进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此外从会计目标理论 资产的定义理论 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及相关性 和可靠性的权衡方面都可以看出 资产减值会计也是会计理论发展的 必然趋势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要晚得 多 直至 2000 年底颁布的 企业会计制度 才形成了包括应收账 款 存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