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II)卷新版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II)卷新版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II)卷新版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II)卷新版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I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9 页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4 4 月份 月份 III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646 题 共题 共 9292 分分 1 2 分 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 宋朝 2 2 分 2016 七下 城中期中 在中国历史上 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 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 百年分裂局面 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A 589 年 杨坚 B 581 年 杨坚 C 605 年 隋文帝 D 611 年 隋文帝 3 2 分 2018 七下 南宁期中 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盛世 开元时期同贞观 时期相比 A 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B 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C 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D 国家政权更加稳固 4 2 分 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 殿试后录取进士 揭晓名次的布告 因用黄纸书写 故而称黄 甲 金榜 其多由皇帝点定 俗称皇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与 金榜 有关的进士科 殿试 分别开始于 A 秦朝 唐朝 第 2 页 共 19 页 B 唐朝 唐朝 C 隋朝 隋朝 D 隋朝 唐朝 5 2 分 李丽准备于暑假期间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 她应该去 A 山西大同 B 河南洛阳 C 甘肃敦煌 D 陕西西安 6 2 分 2016 八上 常熟期末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 嬴秦氏 始兼 并 迨至隋 一土宇 元灭金 绝宋世 太祖兴 国大明 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7 2 分 2017 七下 龙江期中 敢于直言 前后向唐太宗进谏 200 多次的大臣是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姚崇 D 魏征 8 2 分 2014 宿迁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第 3 页 共 19 页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9 2 分 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盛世 开元时期同贞观时期相比 A 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B 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C 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D 国家政权更加稳固 10 2 分 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 局部 a b c d 代指 4 个朝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时期 d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b d 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a b c d 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A 第 4 页 共 19 页 B C D 11 2 分 2017 七下 徐州月考 隋唐时期 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 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永济渠 A B C D 12 2 分 2019 七下 宿豫期中 7 世纪时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密切了汉藏关系 促进了 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件事发生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3 2 分 杜甫的诗句 忆昔与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A 唐玄宗 B 唐太宗 C 隋文帝 D 武则天 14 2 分 2019 七下 番禺期中 有人说 这种考试制度 科举制 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 第 5 页 共 19 页 开和平等的 该制度诞生于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15 2 分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 唐文化辐射周边各国 其中 仿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的是 A 新罗 B 天竺 C 日本 D 大食 16 2 分 以和为贵 和平交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玄奘西游 A B C D 17 2 分 2017 七下 吴中期中 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 唐代诗人辈出 郭沫若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他赞誉的是 A 李白 B 李商隐 C 白居易 第 6 页 共 19 页 D 杜甫 18 2 分 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 唐代诗人辈出 郭沫若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他赞誉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19 2 分 2017 七下 南平期末 2016 年 3 月 19 日 CCTV 9 首播大型人文纪录片 大运河 隋朝大运 河全长 2 000 多千米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其中心是 A 长安 B 洛阳 C 余杭 D 涿郡 20 2 分 2016 七下 武威期中 下列统一王朝中 定都长安的是 秦朝 西汉 西晋 东汉 隋朝 唐朝 A B C D 21 2 分 2017 七下 济南期末 旧唐书 称 武则天 制公卿之死命 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 卿 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 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 重用有才能的人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第 7 页 共 19 页 C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22 2 分 2016 七下 重庆期中 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贞观之治 开皇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A B C D 23 2 分 2016 七下 东莞期中 武则天陵墓前立着一块 无字碑 如果添加碑文 下列最合适的是 她重用酷吏 打击元老重臣 她采取各种措施压榨百姓 增加农民负担 她爱才 惜才 选拔了一批治国能臣 她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 为唐朝的发展作出贡献 A B C D 24 2 分 2017 七下 楚雄月考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 安史之乱 B 黄巢起义 C 藩镇割据 第 8 页 共 19 页 D 朱温称帝 25 2 分 唐朝时期造型美观 釉色绚丽 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 A 唐三彩 B 青花瓷 C 青瓷 D 白瓷 26 2 分 2014 重庆 重庆得名至今已有 800 余年 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 A 唐玄宗 B 宋徽宗 C 宋孝宗 D 宋光宗 27 2 分 2018 七下 德保期末 同学们在复习历史时 常常会借助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来化繁为简 构建知识网络 下面是几个同学设计的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朝代顺序 其中正确的一项 A 唐隋南宋北宋 B 唐隋北宋南宋 C 隋唐北宋南宋 D 隋唐南宋北宋 28 2 分 如果对有关岳飞的遗迹作实地考察的话 去下列哪一个城市会最有收获 A 西安 B 成都 C 杭州 D 北京 第 9 页 共 19 页 29 2 分 2016 七下 蓟县期中 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大都已有 春节最受重视 宋代称春节为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D 元旦 30 2 分 北宋末年 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 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A 铁钱 B 交子 C 存折 D 支票 31 2 分 行省制度 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区划 省的前身产生于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32 2 分 岳飞诗曰 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在这里 匈奴是指 A 匈奴贵族 B 契丹贵族 C 党项贵族 D 女真贵族 33 2 分 两宋时期 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 第 10 页 共 19 页 A 玉米 B 番薯 C 马铃薯 D 占城稻 34 2 分 2017 七下 新县期中 1276 年 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的政权是 A 辽 B 西夏 C 金 D 南宋 35 2 分 2017 七下 龙江期中 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 多次提及 瓦子 勾栏 由此推断 这一朝代应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36 2 分 2017 七下 卢龙期末 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37 2 分 2017 宝安模拟 农业无疑是带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运转的一根 中轴 下列选项所述事件 中属于带动这根 中轴 向前发展的有 秦国商鞍变法 三国时魏国注重兴修水利 第 11 页 共 19 页 唐朝创制曲辕犁和筒车 宋代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A B C D 38 2 分 2017 莒县模拟 宋朝时 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南方战乱少 许多中原人南迁 自然条件优越 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 B C D 39 2 分 2016 七下 达州期中 如果你生活在宋代 想了解商业信息和商谈生意 最好去 A 瓦子 B 瓦舍 C 茶馆 D 勾栏 40 2 分 2017 七下 龙江期中 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宋朝 第 12 页 共 19 页 C 元朝 D 明朝 41 2 分 2018 七下 南宁期中 以下属于宋代统治阶层的是 A 士 B 农 C 工 D 商 42 2 分 2016 七下 成都期中 毛泽东诗词中的 一代天骄 指的是 A 忽必烈 B 元昊 C 成吉思汗 D 窝阔台 43 2 分 2015 七下 邯郸月考 生活在两宋之交 其词具有 风格委婉 感情真挚 善用口语 清 新自然 特点的是 A 苏轼 B 关汉卿 C 辛弃疾 D 李清照 44 2 分 2019 七上 克东期末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下列人物与纸张的 改进有关的是 A 屈原 B 张衡 C 毕昇 第 13 页 共 19 页 D 蔡伦 45 2 分 宋朝著名 宋四家 是指頫 A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B 苏轼 欧阳修 米芾 蔡襄 C 欧阳修 郭熙 李公麟 蔡襄 D 欧阳修 米芾 展子虔 蔡襄 46 2 分 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与图中 相对应的时期应 该是 A 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47 2 分 澶渊之盟后 宋金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48 2 分 2017 莒县模拟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统一了全国 49 2 分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50 2 分 2017 七下 南平期末 南宋兴起的景德镇 是著名的瓷都 51 5 分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 毛泽东诗词选 时 看到 沁园春 雪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的词句 便开展讨论 你能和他们一 起讨论吗 第 14 页 共 19 页 1 小华说 汉武帝是汉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做了许多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事 2 小丽说 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放的民族政策 赢得各族的拥戴 大家尊奉他为各族的 3 小梅对词中 宋祖 到底是北宋还是南宋发生了疑问 你认为应该是 宋的皇帝 4 小成说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元朝 是吗 你应该告诉他 元朝是 建立的 5 你补充说 由此我还想到 元朝人口大面积流动 元朝民族间相互融合 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元朝还创立了 制度 对后世省级行政区设立 意义深远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52 15 分 2016 七下 庆阳期中 根据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大运河图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汴河怀古 1 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 根据材料一图示指出大运河中心 并说出大运河地位 3 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为什么 53 15 分 请你分析下面两段材料 第 15 页 共 19 页 材料一 南方北方 朝代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19 8 998578580 2 唐朝 392041543 2 514852956 8 北宋 1122476062 9 662462937 1 材料二 宋朝 朝廷 实仰东南之财赋 语曰 苏湖熟 天下足 1 上述材料能反映哪些问题 2 从材料上看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 结合所学 试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4 20 分 2017 七下 固始期中 文以载道 诗以言志 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用诗歌的形式 来抒发他 们对历史对政治的一些感想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唐诗 材料一 唐诗中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与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 登科后 宋词 材料三 怒发冲冠 凭阑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第 16 页 共 19 页 宋 岳飞 满江红 元曲 材料四 元曲四大家中的另一位马致远则在 中吕 粉蝶儿 中讴歌忽必烈 善教他 归厚德 太平时龙 虎风云会 圣明皇帝 大元洪福与天齐 1 材料一的这两句诗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反映了唐朝怎样是史实 2 在唐代科举中想要和孟郊一样 登科 知识分子可以参加那些科目的考试 3 靖康耻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想一想 历代百姓为什么如此地尊崇岳飞 4 这是马致远赞美元世祖忽必烈的诗句 请举一例说明忽必烈在改革政治制度方面的 圣明 措施 这一制度 实施的机构在中央和地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第 17 页 共 1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646 题 共题 共 9292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略 20 答案 略 第 18 页 共 19 页 21 答案 略 22 答案 略 23 答案 略 24 答案 略 25 答案 略 26 答案 略 27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