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薪金个税筹划方案_第1页
职工薪金个税筹划方案_第2页
职工薪金个税筹划方案_第3页
职工薪金个税筹划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职工工薪薪金金个个税税 筹筹划划方方案案 我们知道 在全年工资薪金收入总额一定的前提下 月收入和 年终 奖 金的组合不同 全年纳税额也不同 因此 如何 对薪金个税进行纳税筹划 从而合理避税 提高 广大职工的 可支配收入 是我们联社 财务人员应该研 究的一个课题 这也是广大职工 最关注的 一个 问题 一 工资与 年终奖 的计税区别 我国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 年终奖 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 计算纳税 先将取得的 年终奖 除以 12 个月 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 算扣除数 因此在对 年终奖 征收个人所得税时 其实只适用了1 个月的超 额累进税率 另11 个月适用的是全额累进税率 很明显 年终奖 的税负 水平比月工资 税负水平高 全额累进税率特点是临界点附近税负跳跃式上升 例如 某雇员 2013 年全年一次性奖金 18000 元 我们知道取得18000 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缴 纳个人所得税为 18000 3 540 元 假设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为 18000 12 元 此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18000 12 10 105 1695 01 元 这就出现相邻区间奖金总额相差很少而税负相差很大的现象 所以 假 设存在 一平衡点 平衡点后的税后所得等于一次性奖金18000 元的税后所 得 设平衡点的一次性奖金为X 则 X X 10 105 18000 18000 3 0 得出 X 19283 33 元 18000 19283 33 元也就是 年终 奖金发放的 一 个无效区间 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其他级数 发放的无效区间 如下 年终奖金无效区域确定表年终奖金无效区域确定表 级级 数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 速算扣速算扣 除数除数 年终奖年终奖 临界点临界点 级数起级数起 点点 12 12 年终奖筹年终奖筹 划点划点 年终奖无效区域年终奖无效区域 1不超过不超过 15001500 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30 2超过超过 15001500 元元 4500 4500 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101051800019283 3318000 19283 33 3超过超过 45004500 元元 9000 9000 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205555400060187 554000 60187 50 4超过超过 90009000 元元 35000 35000 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251005 5 超过超过 3500035000 元元 55000 55000 元的部元的部 分分 302755 6 超过超过 5500055000 元元 80000 80000 元的部元的部 分分 355505 46 46 7超过超过 8000080000 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4513505 如果个人 年终奖金 的金额属于上表中 年终奖金的无效区间 内 可将 税前发放数减至临界点而适用上一档税率 这样就不会出现 多发少得 的现象了 二 职工薪金的最优 分配方案 要想达到税后收益最大化 不是仅仅规避上述不合理的区间就可以实现的 所以 在个人全年总的税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必须对工资和奖金进行合理分 配 才能达到降低税负 增加收益的目标 由于工资和年终奖金的税负差异 我们 在选择工资与年终奖金的分配方 案时遵循 以下 原则 优先利用月工资纳税的原则 每月应税所得的税率总是大 于或等于 年终奖金 的税率 当月应纳税所得和年终奖金的税率相同 而全年 应税所得继续增加时 应先增加当月应纳税所得 提高其税率 再考虑增加 奖金 当 全年应纳税所得 达到一定数额并进一步增加 达到一个 平衡 点时 其增加额作为 当月应纳税所得 引起的税额增加会比作为年终奖 引起的税额 增加更大 这时 就应将增加额分布于年终奖 中 提高 年终奖 的税率 降 低当月应纳税所得 的税率 我们知道 工资薪金所得应交的个人所得税 税率执行 超额累 进税率 也 就是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 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 分别计算 税额 举个例子 如何计算7000 元的个税税额 第一种 方法 7000 3500 10 105 245 元 第二种 方法 1500 3 7000 3500 1500 10 245 元 假设 X 为超过 某个 临界点的 工资额 增量 由此可以得出 Ta X Ra Ta工资额增量引起的 税金增量 Ra为工资额增量对应的适用税 率 而全年一次性奖金 的个税计算方法不同于工资薪金 其应纳税额 雇员 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 性奖金 12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12 速算扣除数 11 由变换后的公式 可知 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就是 对应 月平均工资 按照 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的基 础上加上相应速算扣除数的11 倍 同样假设 X 为超过 某个 临界点的 年终 奖增量 由此可以得出 Tb X Rb Kb kb 1 11 Tb年终奖增量引起的 税 金增量 Rb为年终奖增量对应的适用税率 Kb为年终奖增量对应的本级速 算扣除数 Kb 1为年终奖增量对应的税金上级速算扣除数 如何计算 上述 这个 平衡点 使得全年应纳税所得增加额作为 当月应纳税所 得引起的税额 等于 该增加额 作为 年终奖 引起的税额 即 Ta Tb X Ra X Rb Kbt kbt 1 11 如果 想个税税负低 就需要使得 每增加一部分的收入 其对应的税负增量最小 则总体 税负也一定是最低的 基于 税金增量最小 化 原则确定的工资与 年终奖 组合方案 分析过程如下 1 当年 应纳税所得在 0 18000 区间 将月工资所得介于 0 1500 之 间 或是年终金不超过18000 二者均适用3 的税率 此时超过的部分作为 工资或奖金发放是没有区别的 2 当年 应纳税所得在 18000 36000 区间 将月工资所得介于 0 1500 之间和年终奖金为18000 或是工资所得为1500 和年终金不超 过 18000 二者均适用3 的税率 这个也可以税收增量的思路去解释 当月 工资所得和年终奖的变化均在3 的税率区间里 由于 税率不变 年终奖增 量带来的税收增加不考虑速算扣除数 工资增量带来的税收增加等于由于 年终奖增量带来的税收增加 3 当年 应纳税所得在 36000 72000 区间 增加工资或奖金均会使税率从 3 提升为 10 由于奖金计税的特点 当税率跳档时 会使税金骤升 因此 首先应该选择增加工资 当月应税所得 超过 1500 小于 4500 元时 税率保 持为 10 年终奖金 则应保持 18000 元不变 这样可以使奖金部分运用3 的 低税率 4 当年 应纳税所得在 72000 区间 超过 72000 的部分如果选择按工资 平均发放则适用20 的税率 按奖金发放则适用10 的税率 假定收入增量 为 X 因此两种方案的税金增量分别是 X 20 和 X 10 105 0 11 因此两个方案税金增量无差别点为 X 11550 当收入增量低于 11550 元时 则增发工资缴纳的税金少于增发奖金缴纳的税金 当收入增量高 于 11550 元时 则增发工资缴纳的税金多于增发奖金缴纳的税金 因此年 应税所得 收入在 72000 83550 区间 时 年终 奖金仍应保持18000 元不变 其余部分按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 当年度总收入超过83550 元 则应该将 增加的收入以奖金的形式发放 此时奖金税率 跳档 提高年终奖发放 使年终奖的税率适用10 同时 降低 月工资所得 的税率 使其 工资的税率 也保持 10 可将工资 保持在 4500 元 其余部分作为 年终奖 由于此区间 工资奖金税率相同 将年终奖发放 54000 元 其余发放工资 此时的税负与 前一种方法下的税负一致 5 当年 应纳税所得在 区间 首先应该选择增加工资 当月应税所得 超过 4500 小于 9000 元时 税率保持为20 年终奖金 则应保持 54000 元 这样最优 6 当年 应纳税所得在 区间 超过 的部分如果选择按工资平均发放则适 用 25 的税率 按奖金发放则适用20 的税率 假定收入增量为 X 因此 两种方案的税金增量分别是 X 25 和 X 20 555 105 11 假如年应税所得在 区间 由于 X 54000 所以等式左边始终小于等式 右边 也就是说选择增加工资保持年终奖不变税收增量最小 年应税所得在 区间 当年终奖金由54000 元变为 元 工资增量也是54000 元 X 54000 等式左边始终小于等式右边 所以当年应纳税所得在 区间 年终奖应保持54000 元 其他按工资部分计算个税 7 当年 应纳税所得在 区间 若年终奖由 54000 变为 年终奖增量引起 的税收增量为54000 20 555 105 11 15750 元 同时月工资所得增量 前后的税率将会不同 分别属于25 和 30 假设处于 30 税率的工资增量 为 W 此时 税金增量为 30 W 25 54000 W 假设存在平衡点 使得 30 W 25 54000 W 15750 解得 W 45000 元 也就是当年应纳税所得 在 的区间时 我们选择保持年终奖金54000 元不变 相应增加工资额 度 当超过 元 选择年终奖金 元 其他按工资部分计税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 可以得到如下组合表 职工薪酬个税筹划方案组合表职工薪酬个税筹划方案组合表 月工资分配额月工资分配额年终奖金分配额年终奖金分配额组组 合合 预计收入预计收入年应纳税所得年应纳税所得 每月应税所得每月应税所得税率税率年终奖金年终奖金税率税率 1 10 600000 180000 15003 00 15003 0 180003 2 260000 7800018000 36000 0 15003 180003 3 378000 36000 720001500 450010 180003 4 4 72000 835504500 5462 520 180003 2462 5 450010 5400010 5 5 83550 450010 29550 5400010 6 6 4500 900020 5400010 7 7 9000 3500025 5400010 8 8 35000 3875030 5400010 9 9 34250 3500025 20 1010 35000 4675030 20 3500025 25 1111 17250 3500025 25 1212 35000 5500030 25 1313 55000 8000035 25 1414 80000 89541 745 25 1515 66041 7 8000035 30 1616 超过超过超过 80000 45 30 注 1 预计收入 年应纳税所得 法定扣除额 3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