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202020 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周围一带系沼泽地 建造住宅时 先打下 1 米长木桩 其后于地梁上铺设 10 多厘米厚地板 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 地板上为起居住室 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生活在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省余姚 C 陕西省西安 D 云南省元谋 2 2 分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 其时间是 A 约 7000 年前 B 约 6000 年前 C 约 5000 年前 D 约 4000 多年前 3 2 分 古代中国的 天子 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 所封之地称为 诸侯国 封国 或 藩国 等 这种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4 2 分 宋人写诗 架石飞梁尽一虹 苍龙惊蛰背磨空 赞美的由李春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著名工程是 A 赵州桥 第 2 页 共 13 页 B 大运河 C 长城 D 故宫 5 2 分 如图中 具有 殷 青铜冶炼 甲骨文 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 A B B C C D D 6 2 分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7 2 分 根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 800 多个 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下 170 多个 战国之初 只有 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弱肉强食 B 统一 C 去伪存真 D 适者生存 8 2 分 孔子创办私学 提倡 有教无类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下列哪一观点 A 仁者爱人 第 3 页 共 13 页 B 兼爱非攻 C 春秋无义战 D 无为而治 9 2 分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主张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孙武 10 2 分 追求与建立和谐 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兼爱 非攻 B 仁者爱人 C 祸福相依 D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11 2 分 经典史诗巨制 汉武大帝 讲述了汉武帝刘彻从幼年到老年 经历了风险继位 掌握大权 用贤 变法 尊王攘夷 大战匈奴 出使西域 巫蛊为乱 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 成为一代霸主而跌宕起伏的一生 下 列关于汉武帝治国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颁布 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 B 建立刺史制度 监视州部内的官员 C 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 D 把地方的铸币权收归中央 12 2 分 楚汉之争 刘邦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 赢得民心 B 实力雄厚 第 4 页 共 13 页 C 破釜沉舟 D 瓦解敌方 13 2 分 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 中央设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B 车同轨 书同文 C 废分封 立郡县 D 焚书坑儒 14 2 分 以时序为基础 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 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下列朝代更替 正确的 A 西汉一东汉一三国 南北朝 B 两汉 三国二两晋 南北朝 C 两汉 两晋 南北朝一隋唐 D 两汉一宋一齐一梁一陈一隋 15 2 分 2007 年 王立群读 史记 在央视 百家讲坛 栏目播出 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 下 列有关 史记 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精神 B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 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16 2 分 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第 5 页 共 13 页 秦始皇统一货币 文字 度量衡 文景之治 蔡伦改进造纸术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A B C D 17 2 分 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自古有之 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 建立了什么制度监视地方官吏 豪强及子弟 A 御史大夫 B 刺史 C 太尉 D 县令 18 2 分 罗马帝国建立的最初两百年间 帝国境内局势安定 经济繁荣 当时我国正处于 A 西汉时期 B 东汉时期 C 秦朝时期 D 三国时期 19 2 分 历史地图能直观地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西周分封 B 春秋五霸 C 战国七雄 D 三国鼎立 20 2 分 2010 年 1 月 13 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 河南安阳曹操高陵 被列为 2009 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政治优势 B 与刘备 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 完成北方的统一 D 废掉汉献帝 建立魏国 21 2 分 史书所载的 王与马 共天下 的政治现象以及 荆扬晏安 户口殷实 的经济景象出现在 A 西晋 B 东晋 C 南朝 D 北魏 第 7 页 共 13 页 22 2 分 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 于是一些城里人 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 这就是 城市农夫 一族 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 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神农本草经 D 九章算术 23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都进行了都城迁移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24 2 分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 是以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 计算到小数点后第 7 位 他是 A 祖冲之 B 刘徽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25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他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创作了这一时期代表 作 兰亭集序 的书法家是 A 钟繇 B 胡昭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第 8 页 共 13 页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摘自蔡志忠 孔子说 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 利兵矣 孟子 材料三 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 民之所恶也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 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 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 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 法可厚德 德 可固法 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 自律和他律并重 社会才能稳定 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 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孟子发展孔子学说形成了怎样的治国思想 引用材料二原文指出 此治国思想要求统治者对百姓采取怎样政策 2 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试分析它对秦朝的影响 3 依据材料四 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27 35 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 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 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 请你参与 1 文字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曾诏书发至桂林 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 文字的不统无疑妨碍了 第 9 页 共 13 页 各地经济 文化的交流 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 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 书同文 车同轨 这里的 书同文 指同什么 文 2 文学篇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 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 的意义 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 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 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 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 这位诗人是谁 3 在中国的 四大名著 中 有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刷溃的历史命运 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 么 4 制度篇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通过什么方式让 英雄入吾彀中 的 5 科技篇 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学方面 第二种在战争 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 以至没有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 一个 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中的 文学方面 指宋朝的什么 这 三种东西 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 四大发明 6 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 7 通过以上问题探究 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8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著名的史书 史记 中有这样的记载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重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 诸 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请回答 1 分别指的是哪些人 此结构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哪一项制度 2 西周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诸侯有什么义务 起到什么作用 3 根据材料二以及所学 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9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 击退了游牧部落 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 大工程 耗去了失量生命 以致 2000 多年后的今天 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 有 100 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 长 城韵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图二幅 图 1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 胡床 图 2 魏晋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 采桑图 材料三 魏主日 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开之地 非可丈治 移风易 俗 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 河洛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魏书 1 材料一的 皇帝 指的是谁 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位皇帝修长城的看法 2 材料二中的 胡 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 图 1 和图 2 反映了魏晋时期民族交往的什么现象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 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过程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