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II )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II )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II )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II )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历史上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 6 月 3 日定为 国际禁烟日 1987 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 完成的翌日 6 月 26 日定为 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 全球禁毒第一人 的 A 邓世昌 B 左宗棠 C 林则徐 D 关天培 2 2 分 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 充积于厦口 厦门 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签订了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 分 八年级五班的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这个话题 四位小组 成员的发言如下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清朝的政治制度不如英国 B 清朝的武器装备不如英国 C 清朝政府的战争意志不如英国 D 清军可调部队不足 4 2 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 结束于南京 其中开始于南京指 A 南京条约 的签订 B 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第 2 页 共 14 页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5 2 分 在世界的东方 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 中国 然而 175 年前 英国派出的只 有 7000 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 80 万军力的东方大国 155 年前 10 月的一天 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 园 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115 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 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 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与材料中的 175 年前 155 年前 115 年前相关的事件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略战争 辛亥革命 A B C D 6 2 分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要扩大中国市场 B 修约 交涉失败 C 使公使进驻北京 D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7 2 分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主要是因为 A 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B 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C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 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8 2 分 中日 马关条约 是继中英 南京条约 签订以来 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乎等条约之一 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 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第 3 页 共 14 页 A 开埠通商 B 索取赔款 C 割占土地 D 开办工厂 9 2 分 请给如图人物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称谓 A 民族英雄 B 科学家 C 洋务派代表 D 维新派代表 10 2 分 举国鼓舞欢蹈 征求上书 民间疾苦 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述的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 施情况 A 创办京师大学堂 B 开放言论 C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 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11 2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A 李鸿章 张之洞 B 李大钊 胡适 第 4 页 共 14 页 C 曾国藩 奕 D 康有为 梁启超 12 2 分 揭示历史事件 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搭配 不正确的是 A 都江堰修筑 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B 张蓦出使西域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 辛丑条约 签订 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 D 法国启蒙运动兴起 自由 平等思想得到传播 13 2 分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 外国列强的侵略 封建专制制度的没落 综合国力衰落 中国人民缺乏抗争意识 A B C D 14 2 分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 还在于在消灭帝制 缔造共和 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 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 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康有为 D 毛泽东 15 2 分 有人认为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 量变 辛亥革命是个 飞跃 这里的 飞 跃 指的是辛亥革命 A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第 5 页 共 14 页 B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推翻了封建制度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6 2 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 克思列宁主义 其中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驱的是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17 2 分 九秩惊回首 镰斧开天 革命弄潮 南湖燃起燎原火 红船一叶破迷蒙 辟地开天气若虹 这 些诗句赞扬的是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武昌起义的爆发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 2 分 某同学暑假计划先后参观中共一大旧址 红军长征中转折性会议的旧址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 共中央所在地 你认为他将要到达的城市是 A 上海北京南京 B 上海遵义延安 C 南京遵义北京 D 嘉兴重庆延安 19 2 分 歌谣 国共联手为革命 荡平军阀促统一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第 6 页 共 14 页 B 西安事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重庆谈判 20 2 分 1995 年 4 月 29 日 纽约 世界日报 为 毛泽东诗词全集 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 毛泽东生 前写了不少诗词 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 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B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D 赣水苍茫闵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21 2 分 卢沟桥 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 牺牲到底不屈挠 卢沟桥 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邓世昌 佟麟阁 赵登禹 王铭章 A B C D 22 2 分 学习历史要注重中外联系 横向比较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五三 五四 大轰炸 南京大屠杀 日本偷袭珍珠港 诺曼底登陆 A B C D 第 7 页 共 14 页 23 2 分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 标志者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B 国共双方签了 双十协定 C 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D 反映了蒋介石假和平 真内战的意图 24 2 分 1943 年 7 月 南通数万军民在日伪封锁线上发动全线大破击 鋦倒电杆 挖断公路 曾一夜火 烧竹篱色三百里 在敌后战场上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斗争篇章 从斗争的主要目标来看 与此最为相似的抗日斗争 是 A 卢沟桥抗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25 2 分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 A 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 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 国共合作 抗击日本 D 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26 2 分 下列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 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战役是 A 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第 8 页 共 14 页 B 大军合力战淮海 C 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27 2 分 1949 年 4 月 毛泽东主席得知某战役胜利的消息时 欣然写下著名诗篇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 该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28 2 分 图 4 为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 A 为内战做准备 B 争取和平民主 C 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D 签订 双十协定 29 2 分 下列不属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迁的是 A 照相术在 19 世纪晚期逐步融入社会生活 B 1905 年 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第 9 页 共 14 页 C 1912 年 3 月 中国男子留起了辫子 D 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 30 2 分 2014 年 9 月 1 日 民政部公布了首批 300 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 图 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 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 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31 15 分 伟大的舵手 中国共产党 材料一 欧美的物质文明 我们可以完全效仿 可以盲从 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 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 土人情是怎么样 便向学习外国机器一样 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 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全集 第 9 卷 中国共产党在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 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 材料二 毛泽东在 井冈山的斗争 中说到 边界的斗争 完全是军事的斗争 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 化 所谓割据 必须是武装的 土地分配的标准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原则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 一律平 分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 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 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 中国从实际 出发 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实行对外开放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阅读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 10 页 共 14 页 1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何时何地 它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 材料二中的 边界红旗子 指什么 从此 中国革命踏上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道路 3 根据材料三 说出 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 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2 20 分 中国近代史上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 两党的关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对中国历史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 年 1 月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 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 官的军事学校 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 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 说明了北 伐的爱国目的 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 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 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事变起因如此 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夜间十时 日军一联队在卢沟桥附近以演习为名 突然声言一士 兵失踪 意图进城搜索 当时宛平驻军 已窥知日军企图又在挑衅 对其要求严加拒绝 敌人见狡猾惯技已 不生效 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 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 蒋星德 冯治安将军关于 七七 事变的回忆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抗 战时期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 不怕牺牲 在某次战役中 八路军共作战 1800 余次 毙伤日军 伪军 2 万作 人 拔掉据点 2000 多个 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 1 7 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 光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 2 材料二中的 事变 指的是什么 请说出这一 事变 的影响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的 某次战役 是指抗日战争中八路军进行的哪一次战役 4 根据材料三 指出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表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即可 33 13 分 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年 某班同学开展了 中国共产党的历程 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进来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图 1 反映的会议的召开地点位于 图二中的历史事件宣告了 革命取得胜利 中共在图 3 的会议上作出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上来的决策 2 在小组讨论中 小华同学就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分别从 开天辟地 当家作主 伟大转折 三个 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请你据此作简要说明 3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 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每一个经验 的取得和积累 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请你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来论证上述材料中观点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