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I)卷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I)卷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I)卷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I)卷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I)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111 课西汉建立和课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2 分 西汉初年 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 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 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2 2 分 2018 七上 镇平月考 西汉初 经过几个皇帝的努力 社会安定 百姓富裕起来 国家随之强 盛 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 史称 A 贞观之治 B 文景之治 C 开皇之治 D 光武中兴 3 2 分 2017 七上 老河口期中 西汉建立后 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 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 现在 不能在马上治天下 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什么政策 A 严刑峻法 B 重视农业发展 C 优先发展商业 D 休养生息 4 2 分 文景之治 和 光武中兴 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 合并郡县 加强吏治 第 2 页 共 5 页 减轻或废除刑罚 缓和民族矛盾 A B C D 5 2 分 2017 七上 盐都期中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 中 嬴 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 西周 东周 B 春秋 战国 C 秦朝 西汉 D 秦朝 东汉 6 2 分 2016 七上 端州期末 史记 记载 偃说上曰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 而嗣代立 馀虽骨 肉 无尺寸地封 则仁孝 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 实分 其 国 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上从其计 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 C 加强思想控制 D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 7 2 分 2017 七下 民勤期中 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 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B 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第 3 页 共 5 页 C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战国 秦汉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D 秦汉 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8 2 分 2017 七上 天门期中 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 继续推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出现了一个繁 荣局面 史称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大唐盛世 9 2 分 2019 七上 昆明期末 西汉出现 文景之治 的繁荣局面是在哪两个人物的统治时期 A 汉高祖 汉文帝 B 汉文帝 汉景帝 C 汉文帝 汉武帝 D 汉高祖 汉武帝 10 2 分 下面几项重大发明 不属于东汉时的是 A 温室栽培蔬菜 B 发明耧车 C 发明水排 D 在耕犁上安装犁壁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1 25 分 2017 七上 南京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无为 而民自化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老子 道德经 第 4 页 共 5 页 材料二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论语 材料三 及孝文几位 躬 亲自 修玄默 清净无事 劝趣农桑 减省租赋 班固 汉书 食货志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观点与什么时期的哪一学派有关 据材料 概括该学派的政治主张 2 根据材料二 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体现哪一学派的观点 战国时期该学派提出哪些政治主张 3 根据材料三 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注重哪一领域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 该措施反映了汉初推行的什么 政策 推动了哪一统治局面的形成 4 材料三中的政策与上述哪则材料的观点类似 5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思想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第 5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