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亚教务处最终存档文件.doc

小型钻床设计【小钻床 台钻】【5张CAD图纸+毕业说明书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5856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1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6-08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小型 钻床 设计 台钻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 说明书 仿单 论文
资源描述:

摘 要


生产力的竞争是当今国际的主要竞争点所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一个项目乃至一个企业的命运,而生产力的发展的根本是要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而台式钻床正是以新型钻床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针对性的加工特定零件为目的专用机床。

    而在本次设计的题目正是针对台式功能设计的台式钻床。台式钻床的应用相比较于传统的加工方法,扩孔的效率大大的提升。

为了解决传统钻床在生产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传统钻床的结构进行改进。传统钻床的进给系统和送料系统的是靠人力去完成,我们通过设计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关键词:台式钻床;进给系统;夹紧系统;送料系统



Abstract


Productivity is the main point of competition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determines a project and the fate of an enterpri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and bench drilling machine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type of drilling machine for the purpose of targeted processing specific parts for machine tools.

And in the title of this design is for desktop function design of bench drill. Bench drill application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achining method, expanding the efficiency greatly.

In order to solve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drilling machine in the production of engineering and problems,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drilling machine. The traditional drilling machine feeding system and feeding system is to rely on human to accomplish, we through the design improvement,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workload.


Key words: bench dr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The clamping system;

          Feeding system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  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1

1.1.1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1

1.1.2 问题的提出 1

1.1.3  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1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2

1.3  本章小结 3

第二章 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4

2.1  自动专用钻床已知条件和设计要求的概述 4

2.2  自动钻床的工艺路线分析与确定 5

2.3  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5

2.3.1  执行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 5

2.3.2  执行系统的运动规律 6

2.3.3  执行机构的形式设计 6

2.4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原动机选择 7

2.4.1  原动机选择 7

2.4.2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7

2.5  控制方案设计 8

2.6  总体布局设计 8

2.7  本章小结 8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9

3.1  进给系统概述与分析 9

3.2  进给系统方案图的确定 10

3.3  工况分析 10

3.4  切削力的计算 11

3.4.1  切削刀具及相关参数的选择 11

3.4.2  主轴转速及钻孔时间的计算 11

3.4.3  切削力的计算 12

3.5  钻床主轴设计 13

3.5.1  主轴材料的选择 13

3.5.2  轴径的计算 13

3.5.3  轴的结构设计 14

3.5.4   轴强度的校核 15

3.6  进给液压系统设计 16

3.6.1  负载分析 16

3.6.2  液压缸执行元件主要参数的确 18

3.6.3  活塞杆及活塞材料的选择 25

3.6.4  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方式及活塞密封装置的选择 26

3.6.5  液压缸盖与液压缸连接方式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26

3.7  本章小结 27

第四章 专用钻床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 28

4.1  主轴传动系统的分析 28

4.2  主轴花键的设计 28

4.3  主轴电机选择 28

4.4  V带传动设计 29

4.4.1  设计功率的计算 29

4.4.2  选择带型 29

4.4.3  选取带轮基准直径和 29

4.4.4  验算带速 30

4.4.5  确定中心距和带的基准长度 30

4.4.6  验算小带轮包角 30

4.5  本章小结 31

第五章 自动钻床控制系统设计 32

5.1  自动钻床的自动化控制要求 32

5.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简述 32

5.3  自动钻床进给系统控制流程 32

5.4  自动钻床进给系统电气原理图 34

5.5  自动钻床进给系统控制元件的选择 35

5.5.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择 35

5.5.2  刀开关的选择 35

5.5.3  熔断器的选择 35

5.5.4  交流接触器的选择 36

5.5.5  行程开关与接近开关的选择 36

5.5.6  继电器的选择 36

5.5.7  控制元件选择明细表 37

5.6  控制系统程序的编写 37

5.6.1  输入与输出的分配 37

5.6.2  PLC程序清单 37

5.7  本章小结 38

结 束 语 39

致  谢 40

参 考 文 献 41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1.1.1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在当今国际机械加工行业中,零件的加工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可选择的方法很多除去切削加工,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和辊轧等。而一半以上的工作量则由机床切削加工完成。所以机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是金属切削机床。所以机床的性能和生产方法直接影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1.2 问题的提出

在切削加工中钻床的生产工作量占总制造工作量的很大的比重。孔的加工是由钻床,由摇臂钻床、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深孔钻床、多轴钻床等。进行钻孔、扩孔、绞孔、攻丝等。传统的钻床在生产中的问题:

(1)自动化程度不高.,难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2)工作效率低,且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

(3)占用人力较多,操作固定不变易出错;

(4)精度不高,工件装夹费时;

(5)加工产品质量不高;


内容简介: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小型钻床设计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机制 1101 学生姓名: 于跃 指导教师: 侯志敏 论文提交日期 : 2015 年 6 月 1 日 论文答辩日期 : 2015 年 6 月 5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 1101班 学生 :于跃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小型钻床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对老式钻床进行改进,实现自动化生产。 毕业设计(论文)专题部分: 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第三章 进给系统设计,第四章传动系统设计,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 起止时间: 2014 年 12 月 2015 年 6 月 指导教师: 2015 年 6 月 日 摘 要 生产力的竞争是当今国际的主要竞争点所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一个项目乃至一个企业的命运 ,而生产力的发展的根本是要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而台式钻床正是以新型钻床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针对性的加工特定零件为目的专用机床。 而在本次设计的题目正是针对台式功能设计的台式钻床。台式钻床的应用相比较于传统的加工方法,扩孔的效率大大的提升。 为了解决传统钻床在生产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传统钻床的结构进行改进。传统钻床的进给系统和送料系统的是靠人力去完成,我们通过设计改进,来提高产 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关键词 : 台式钻床;进给系统;夹紧系统;送料系统 is of in s of a of an of is to of is on of of of in of is of to In to of in of on of of to of is to on to we to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 1 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 1 代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 1 题的提出 . 1 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 1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2 本章小结 . 3 第二章 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 4 自动专用钻床已知条件和设计要求的概述 . 4 自动钻床的工艺路线分析与确定 . 5 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 5 执行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 . 5 执行系统的运动规律 . 6 执行机构的形式设计 . 6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原动机选择 . 7 原动机选择 . 7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 7 控制方案设计 . 8 总体布局设计 . 8 本章小结 . 8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 9 进给系统概述与分析 . 9 进给系统方案图的确定 . 10 工况分析 . 10 切削力的计算 . 11 切削刀具及相关参数的选择 . 11 主轴转速及钻孔时间的计算 . 11 切削力的计算 . 12 钻床主轴设计 . 13 主轴材料的选择 . 13 轴径的计算 . 13 轴的结构设计 . 14 轴强度的校核 . 15 进给液压系统设计 . 16 负载分析 . 16 液压缸执行元件主要参数的确 . 18 活塞杆及活塞材料的选择 . 25 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方式及活塞密封装置的选择 . 26 液压缸盖与液压缸连接方式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27 第四章 专用钻床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 . 28 主轴传动系统的分析 . 28 主轴花键的设计 . 28 主轴电机选择 . 28 . 29 设计功率. 29 选择带型 . 29 选取带轮基准直径1. 29 验算带速 V . 30 确定中心距 a 和带的基准长度. 30 验算小带轮包角 1 . 30 本章小结 . 31 第五章 自动钻床控制系统设计 . 32 自动钻床的自动化控制要求 . 32 可编程控制器 . 32 自动钻床进给系统控制流程 . 32 自动钻床进给系统电气原理图 . 34 自动钻床进给系统控制元件的选择 . 35 可编程控制器 . 35 刀开关的选择 . 35 熔断器的选择 . 35 交流接触器的选择 . 36 行程开关与接近开关的选择 . 36 继电器的选择 . 36 控制元件选择明细表 . 37 控制系统程序的编写 . 37 输入与输出的分配 . 37 . 37 本章小结 . 38 结 束 语 . 39 致 谢 . 40 参 考 文 献 . 41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章 引言 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代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在当今国际机械加工行业中,零件的加工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可选择的方法很多除去切削加工,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和辊轧等。而一半以上的工作量则由机床切削加工完成。所以机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是金属切削机床。所以机床的性能和生产方法直接影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题的提出 在切削加工中钻床的生产工作量占总制造工作量的很大的比重。孔的加工是由钻床,由摇臂钻床、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深孔钻床、多轴钻床等。进行钻孔 、扩孔、绞孔、攻丝等。传统的钻床在生产中的问题: ( 1)自动化程度不高 .,难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 2)工作效率低,且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 ( 3)占用人力较多,操作固定不变易出错; ( 4)精度不高,工件装夹费时; ( 5)加工产品质量不高; 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过去传统的钻床的不足主要是自动化程度低下、生产率一般、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进给和上料系统都是需要人力完成。所以,我们要实现钻床加工自动化、减少生产力的投入生产和与其它工艺流程相结合,同时也要考虑经济问题 4。 考虑分析,我们主要对机 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改进去解决问题。通过对钻床机构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引言 2 的改造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及质量;通过导入先进的控制系统来进行自动操控,从而实现自动化,便于导入到其它生产流程中去。为了解决问题和便于设计改造,我们将钻床分为传动系统、进给系统、夹紧系统、送料系统和控制系统五个部分,下面分别对各部分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传动系统 为满足改进后的加工及工作要求,在做出相应的计算后对传动系统进行改进和调整。 (2)进给系统 传统的钻床主轴进给系统主要由主轴、主轴套筒、主轴套筒镶套、齿轮齿条和轴承等组成。 主轴在加工时作旋转运动的同时作轴向的进给运动。机床主轴被装置在主轴套筒内,套筒放置在主轴箱体孔的镶套内,主轴上侧由花键连接。机床加工时,旋转运动由花键传入,而进给运动则由齿轮通过齿条带动套筒在镶套内运动。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主轴进给机构改进主要有:主轴旋转运动依然由电动机传入,而进给则由液压传动替代手动的齿条传动,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进给动作。 (3)夹紧系统 手工操作夹紧是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自动化控制工件夹紧解决的人力完成效率低下的问题。系统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夹紧动作自动化。 (4)送料系统 传统钻床的送料主要由人力手工完成,和夹紧系统相同,动力源可由电机或液压系统提供,共同实现自动化控制。 (5)控制系统 当前机床控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继电器电气控制和 制等,由于继电器电气控制系统,其联动关系复杂,维修困难,故障率高,经常影响正常生产,计算机数控造价高、系统复杂,而 制系统可靠性好、造价低、抗干扰能力强、柔性好、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扩充灵活、功能完善,所以我们利用 紧系统和送料系统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 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对传统钻床的机构和控制系统进行改进。主要改进的方面是普通台式钻床传动系统的改进、进给系统的设计、进给系统液压缸的设计和 制系统的设计等四个方面。重点是进给系统、进给系统液压缸系统的设计。改进和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能够实现工作自动化,满足以下要求: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引言 3 (1)能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改善产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3)钻床系统工作平稳,满足工作要求; (4)经济因素合理;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现状及问题,重点介绍分析了钻床的生产方式及现今的不 足之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4 第二章 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自动专用钻床已知条件和设计要求的概述 总体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2)原动机类型的选择和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3)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4)总体布局设计; (5)辅助系统的设计; 本文对普通台式钻床的自动化改造及进给系统设计是以 某五金工具厂钢丝钳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为背景 。 已知:加工对象为钢丝钳,加工工序为在钢丝钳上钻削直径为 12床最大钻削直径)的通孔 ,钢丝钳材料为 改造后的全自动钻床应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1)满足自动连续生产,且生产率为 3 把 /分钟; (2)自动化改造应是机械、电气和液压的有机结合; (3)传动系统设计应包含切削力计算、电动机选择、传动装置设计、床身结构设计等; (4)设计重点为钻床液压进给系统之进给油缸设计; (5)自动控制系统应以 手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5 自动钻床的工艺路线分析与确定 自动化加工是改进后相比较于传统钻床的优势所在。结合实际要求,设计工艺路线如下: 开启 送料 夹紧 主轴快速进给 主轴 工进 主轴停顿 主轴快速退回 夹具打开 出料 完成 成批生产的工艺流程,自动钻床的动作流程图如图 示。 图 自动钻床动作流程图 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本文自动钻床的执行系统主要包括钻头加工和进给液压缸驱动进给。 执行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 系统功能的设计决定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成本等。所以钻床的系统功能原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6 理的设计,要考虑钻床功能的可实现性、先进性和 经济性。 对钻床改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符合工厂的生产要求,适应现代械加工业生 产的发展需求。 执行系统的运动规律 本文设计的重点在于钻床液压进给系统之进给油缸设计。我们要研究钻头在进行切削运动和 进给液压缸驱动进给运动时的运动规律。 钻头在加工时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旋转切削运动和钻头直线进给运动。 进给液压缸驱动进给运动要完成驱动主轴进给,为直线运动。 钻床执行系统的运动规律如图 示。 图 自动钻床运动规律简图 执行机构的形式设计 在此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满足执行机构的工 艺动作和运动要求、减小运动链和机构尺寸、考虑动力源的形式、让整个系统有良好的传力和动力、让机械具有调节运动参数的能力,保证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5。 所以,动力源与主轴之间我们选择以带轮传动的方式去完成;使用运动的液压缸。去实现钻头的直线往复的进给运动。 主轴直线进给运动 主轴旋转切削运动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7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原动机选择 原动机选择 由执行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原动机。用电动机来实现主轴旋转运动,进给液压缸原动力选择电动机驱动液压泵 (具体型号在下面章节中计算后选择)。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确定 传动系统总传动比 总传动比是通过切削力和传动效率的计算得出的,确定工作功率后,查表确认电动机的型号。通过钻床的工作参数确定总传动比。 (2)选择传动类型 传统台式钻床主轴旋转运动选择带轮 V 带传动,它在运转过程中提供过载保护; 液压传动实现钻头的直线进给运动,这种传动方式的优点有: (a)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条件下,体积小、重量轻; (b)运动平稳,吸振能力强; (c)启动、制动迅速。在频繁换向的过程中保持稳定。还可以实现无级调速; (d)布局安装的限制比较少; (3)绘制传动系统运动简图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 传动系统的运动简图如 示。 图 传动系统运动简图 液压缸进给传动 V 带传动 花键传动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8 控制方案设计 根据设计改进的要求,控制系统主要由 手动去完成顺序控制和定时控制。 应用 原因主要因为它的一下特点: (1)可靠性高; (2)编程容易,易于使用; (3)控制功能极强; (4)扩展及与外部连接极为方便; (5)通用性好、体积小、使用灵活; (6)设计施工和调试的周期短; 总体布局设计 本文对传统钻床的改进是在其原有的机构的基础上加入了液压进给驱动系统。在液压夹紧系统 方面,由于台式钻床固定不动,用变动工作台的结构去协调总体布局的设计。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在传统钻床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设计,实现加工自动化。确认工艺流程,设计流程及其他前期设计准备。综上,我们对改进方向方法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和思路,确定了设计改进的重点。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9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进给系统概述与分析 传统的台式钻床主轴进给系统主要由主轴、主轴套筒、主轴套筒镶套、齿轮齿条和轴承等组成。主轴在加工时即要作旋转运动,也要作轴向的进给运动。机床主轴被装置在主轴套筒内,套筒放置在主 轴箱体孔的镶套内,主轴上侧由花键连接 4。机床加工时,旋转运动由花键传入,而进给运动则由齿轮通过齿条带动套筒在镶套内运动。由总体方案可知,自动钻床进给系统设计导入了液压缸进给系统,由液压缸驱动替代齿轮齿条的手动进给,来实现主轴的快进、工进和快退动作。 传统钻床的加工主要由主轴的高速旋转运动和直线进给运动去完成。但导入液压缸进给系统后,液压缸活塞杆不能作高速的旋转运动,所以我们要应用合适的轴承和结构来使主轴的高速旋转。如图 示。 图 普通台式 钻床进给系统简图 1、主轴套筒镶套 2、推力球轴承 3、主轴套筒 4、主轴 5、深沟球轴承 6、齿轮齿条手动进给系统 7、主轴箱 11 2 3 4 5 6 7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0 进给系统方案图的确定 首先我们要对普通台式钻床的进给系统做出详细的研究后,才能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加以改进。 根据图 进给系统特点,确定改进后钻床的进给系统如图 示: 图 自动钻床的进给系统简图 1、主轴 2、深沟球轴承 3、活塞杆 4、液压缸筒 5、油路口 6、液压缸盖 7、锁紧螺钉 8、推力球轴承 9、密 封圈 工况分析 根据设计任务可知,生产工件时,要求生产率为 3 把 /分钟,即要求在 20 秒内要完成一件工件的送料、夹紧、钻削加工和出料。 已知件材料为 ,工件厚度大约为 15机械工程材料实用手册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1 可知, 碳素结构钢,其韧性良好,有一定的强度和伸长率,在一般机械制造中应用广泛,是一般机械制造中的主要材料,其切削加工性能较好。钻削直径为 12削行程(孔的长度) l15此可确定钻床主轴行程为 100就是液压缸行程为 100 在钻床的切削加工过程中,钻床主轴 主要受到切削扭矩和轴向进给力的作用。轴向进给力是沿主轴轴向的,在主轴保持其与工作台的垂直度的情况下,轴向力作用产生的弯矩基本可忽略不计。所以,钻床主轴为仅受转矩作用的轴类 6。 主轴进给液压缸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主轴快速进给过程中,液压缸受到钻床主轴组件重力和液压缸系统自身的的摩擦力作用;在主轴工作进给过程中,液压缸受到钻床主轴组件的重力、轴向切削力和液压缸系统自身的摩擦力作用;在主轴快速退回的过程中,液压缸受到主轴组件的重力、退刀阻力和液压缸系统摩擦力。综上我们要计算最大受力来作为液 压缸的设计标准。 切削力的计算 切削刀具及相关参数的选择 目前在钻孔加工中使用的麻花钻主要有高速钢麻花钻和硬质合金麻花钻两类。由于高速钢麻花钻在采用物理沉积法 层处理后,其耐用度和钻孔精度都有了很大的保障,所以该钻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在加工过程中,应用高速钢麻花钻头。查金属切削手册 17标准圆柱锥柄麻花钻中等长度第一系列,刀具直径为12头与主轴用莫氏锥孔连接,莫氏锥孔为 1 号莫氏锥孔。 由于 切削性能较好,所以查金属切削手册 17选择加工时进 给量 f 为:f=r;其对应的切削速度 V=32m/ 主轴转速及钻孔时间的计算 查金属切削手册 17,由切削速度计算公式可得出主轴在工艺长期稳定时的固定转速 n 的计算公式如下: ( 3 式中, v 选定的切削速度( m/ 1000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2 d 刀具或工件的直径( 将 V=32m/d=12入公式中,计算得出 n=850r/查金属切削手册 17,钻孔时间 T 的计算公式为: ( 3 式中, l 被钻孔厚度( f 切削进给量( mm/r) d 刀具或工件的直径( n 主轴固定转速( r/ 将 l =15f =r, d=12n=850r/入公式中,计算得出 T= 由 此,确定一件工件的加工工时为:送料过程 1s,工件夹紧 2s,快速进给 2s,工作过程 7s,主轴停留 2s,快退 2s,出料 1s,加工一件工件用时 17s,达到了加工效率的要求。 切削力的计算 钻床切削力的计算包括钻床主轴转矩计算和主轴轴向切削力的计算。由于加工材料为 ,其属于碳素结构钢,钻头为高速钢麻花钻,加工方式为钻孔,所以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16得: 钻床转矩计算公式如下: pk 82340( 3 式中, 切削力矩( NM) D 钻头直径( f 每转进给量( 修正系数 ( 3 轴向切削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0667( 3 分fn 0750736 (k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3 式中, 轴向切削力( N) D 钻头直径( f 每转进给量 ( 修正系数 已知被加工材料为 构钢,结构钢和铸钢取b=736D =12mm,f =以可分别计算出切削转矩和轴向切削为: M 595 N 钻床主轴设计 主轴材料的选择 要考虑的因素有: (1)轴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要求; (2)轴的热处理方式和机加工工艺性要求; (3)轴的材料来源和经济性; 轴的常用材料有碳钢和合金钢。碳钢的价格要比合金钢的价格低,而亲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低,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热处理改善其综合性能,加工工艺性好。而合金钢虽然机械性能和淬火性能优于碳钢,但其价格较贵,一般用于强度和耐磨性要求高的场合 19。 综上钻床主轴材料选 45 号钢,经调质处理后 达到 240 左右。其机械性能参数如下: b=650s=3600055-1b=60T=35 轴径的计算 由金属切削原理 14可知,主轴切削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 3 式中: 轴向切削力( N) 310602601 0 0 0 )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4 f 每转进给量 (n 主轴固定转速( r/ 切削力矩( NM) 将以上数 值代入公式中可计算出功率虑到轴承传动效率(查得为 花键传动效率 5(查得为 由上计算出钻床主轴要传递的功率 P 为: P= ( 3 查机械设计 6得钻床最小直径的计算公式如下: 3 ( 3 选 C=110,计算出 3以我们可以得出钻床主轴的最小直径大于等于 13于普通台式钻床的主轴结构,得出改进后的自动钻床主轴直径为 40 轴的结构设计 由进给系统结构简图可知,钻床主轴上主要安装有一对深沟球轴承、一对推力球轴承、一个轴承挡环、一个锁紧螺栓和轴端的花键连接。根据钻床轴径选用轴承及花键尺寸如表 示。 根据主轴的的行程,可确定钻床主轴的基本长度尺寸如图 示。 表 主轴零件选用表 主轴零件 型号 深沟球轴承 滚动轴承 6208 276力球轴承 滚动轴承 51308 301键 832366 1144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5 图 钻床主轴基本尺寸简图 轴强度的校核 由工况分析可知,钻床主轴的受力图如图 示。 图 床主轴受力简图 图 钻床主轴转矩简图 基于传动效率的考虑,钻床主轴要传递的转矩 M= =14 NM,液压力为对称受为,合力方向沿钻床主轴方向,大小与进给切削力以,绘制主轴所受转矩图如图 根据整体结构 ,轴的危险截面为轴端花键处,所以要对它进行轴强度校验。 扭转强度约束条件: k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6 ( 3 式中: T 轴的扭转应力( M 轴的传递转矩 (N 轴的抗扭截面模量( T 轴的许用扭转应力( 查机械设计 6得花键的抗扭截面模量 计算公式为: D )dD( 16 1141 ( 3 式中: 花键内径( b 花键齿宽 (z 花键的齿数 D 花键的 外径( 将基本参数代入公式计算 739 3计算出钻床主轴的扭转应力T = 由于 T =35然 T T ,所以,轴满足强度要求。 进给液压系统设计 负载分 析 工作阻力主要是钻床的轴向切削力产生的,其大小595 N。 系统摩擦阻力在机械效率中考虑,轴承传动效率取 键传动效率取 压传动效率取 以计算出整下系统的机械效率 为 6: = ( 3 钢材密度取 ,主轴体积 V 为: 92104 ( 3 式中: V 主轴体积(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7 d 主轴直径 (取 40mm l 主轴长度( 取 550以主轴重力主轴 主轴G= ( 3 式中: V 主轴体积( 主轴材料密度( 3 ) g 重力加速度( 2),取 10 2 主轴G 主轴重力( N) 加上轴上零件的重力作用,整个系统承受的总重力 G =200N。 惯性力 运动部件在启动或制动过程中的惯性力,查液压与气压传动 3得其计算公式为: ( 3 式中, G 系统重力 g 重力加速度 v t 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t 加速或减速时间 6020 310200 .F m=5N ( 3 快速进给时,在不考虑背压的情况下,主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移,且加速度大约为 ,因此,液压缸在快进时受到的最大作用力 F=G=182N。 工进时,液压缸要克服工作阻力自身系统的摩擦力和系统重力的作用。所以 F=(,为了设计的可行性。我们取系统重力的一半代入到式中, F=2742N。 快速退回时,液压缸要克服重力 和系统摩擦力,所以 F=G/ 考虑到钻头退出工件时的摩擦力, 在计算时取 以计算出此时 F=225N。 由上得出数据表 图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8 表 液压缸各运动阶段负载表 运动阶段 计算公式 负载大小( N) 主轴快进 F=G 182 主轴工进 F=((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表 液压设备常用的工作压力表 设备类型 机床 农业机械或中型工程机械 液压机、重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 磨床 组合机 床 龙门刨床 拉床 工作压力 5 2 8 8 10 10 16 20 32 我们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 1P =3 (2)确定液压缸的类型及主要结构尺寸 根据我们的设计要求 ,选择中空的双杆活塞缸;在活塞杆两端装上轴承,固定主轴。活塞沿主轴方向可做往复运动,根据需要,活塞缸采用缸筒固定式。缸筒固定式双杆活塞缸简图如图 示。 F( N) 0 182 225 2742 70 72 )(V( m/ )(70 72 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19 图 缸筒固定式双杆活塞缸结构简图 为了防止钻头钻透时主轴突然前冲,要在回油路上安装背压阀。查表 压缸参考背压表,回油路背压选择 2P = 表 液压缸参考背压 系统类型 背压2P ( 回油路上有节流阀的调速系统 油路上有调速阀的调速系统 油路上装有背压阀 补油泵的闭式回路 表 知,深沟球轴承选用滚动轴承 6208 276外径为 80表 塞杆直径系列表,活塞杆直径选用 d =100 表 活塞杆直径系列( 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45 50 56 63 70 80 90 100 110 125 140 160 180 200 220 250 280 320 360 400 由表 知,当主轴工进时液压系统的负载最大 F=2742N,由此可计算出液压缸的有效面积 S 为: 1224)( ( 式中: D 液压缸内径( d 液压缸活塞杆直径( , d =100 液压缸负载( N ) , F=2742N 1P 液 压缸工作压力( , 1P =3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专用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20 回油路背压力(, 2P = =117为了使原件使用标准化,查表 3.6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 自动化 班级 机制 1101 姓名 于跃 题目 小型钻床设计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强,能较为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但缺乏个人见解。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 ;未发现抄袭现象。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 班级 1101 姓名 于跃 题目 小型钻床设计 评 阅 人 评 语 该生毕业设计 课题 , 达到了 专业培养目标 的要求。根据课题任务,完成了文献资料查询工作,具有的收集、整理,综合各种信息的能力;其译文翻译较准确,语句通顺;设计方案 基本 合理,绘图基本准确,设计说明书 文理通顺,结构合理,技术用语基本准确, 书 写 基本 符合要求 。缺点是零件图太少。 同意参加答辩。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记录 专业班级 : 机制 1101 学 号: 311202203 姓 名 : 于跃 答辩内容记录 : 记录人: 沈 阳 化 工 大 学 科 亚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成绩考核评价表 答辩小组: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 名 称 小型钻床的设计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制 1101 姓名 于跃 评价人 权重 评价点 得分 指导教师 10 图纸完备、整洁,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质量 5 分析、计算、论证的综合能力 5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强 5 毕业 实习表现、 进度表书写情况 评阅人 10 设计的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 , 有一定应用价值 5 设计 的难度和工作量 ,结合本专业情况 5 计算、图纸、公式、符号、单位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规范 5 说明书的 条理性、语言、书写、图表水平 答辩小组 10 设计 规格符合要求及答辩规范程度 10 答辩挂图准备情况 10 答辩中思维敏捷,知识面 宽厚程度 10 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有无错误 10 是否有创新意识,设计是否有新意 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按以上各条的相应评价点给出得分, 合计 总 分数。 在总成绩分数中, 90为优秀, 80为良好, 70中等, 60及格,不足 60 分为不及格,列入本表右 侧 成绩栏中。 注意: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学生成绩应定为不及格,有抄袭现象但不严重的学生成绩应降档处理。指导教 师、评阅人及答辩小组对此应切实注意,如有不可解决的分歧,可交于 院 系 答辩委员会裁定。 合计分数 成绩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于 2015 年 6 月 5 日 审查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 于跃 的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小型钻床设计 设 计 ( 论 文 ) 专 题 部 分 : 小 型 钻 床 的 设计。 。 设计(论文)共 41 页,设计图纸 4 张 指导教师: 评 阅 人: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 成绩: 学院答辩委员会 主任委员 (签章) 年 月 日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小型钻床设计 文献综述 姓名: 于跃 班级:机制 1101 指导教师: 侯志敏 摘要: 生产力的竞争是当今国际的主要竞争点所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一个项目乃至一个企业的命运 ,而生产力的发展的根本是要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而台式钻床正是以新型钻床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针对性的加工特定零件为目的专用机床。 而在本次设计的题目正是针对台式功能设计的台式钻床。台式钻床的应用相比较于传统的加工方法,扩孔的效率大大的提升。 为了解决传统钻床在生产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保证产品 质量的前提下,对传统钻床的结构进行改进。传统钻床的进给系统和送料系统的是靠人力去完成,我们通过设计改进, 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工人的 劳动强度 和工作量。 参考文献 : 1 成大先 压传动 M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 秦曾煌 电工技术 M等教育出版式社, 1999. 3 许福玲 ,陈尧明 M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 戴曙 M械工业出版社, 1993. 5 席伟光 , 杨光 , 李波 设计 M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钟毅芳,吴昌林,唐增宝 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7 陈绍华 M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8 邓则名 ,邝穗芳,程良伦 J械工业出版社, 1997. 9 邓则名,邝穗芳 . 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M械工业出版社, 1997. 10 甘永立 M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1 王巍,钱可强 M械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型钻床设计【小钻床 台钻】【5张CAD图纸+毕业说明书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5856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