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C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 2 2 单元第单元第 5 5 课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414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1 1 分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没有科学 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 下列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机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机械动力载人飞行的实现 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 汽车的发明和应用 A B C D 2 1 分 1785 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 A 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动力 B 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 C 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 D 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3 1 分 某校初三 1 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 交通的革命 他们设计 的情节中合理的是 A 福特首先制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火车 B 本茨建成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C 瓦特在电灯下仔细地绘制蒸汽机图纸 D 戴姆勒创制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4 1 分 下图为英国 德国 美国 含殖民地时期 中国四国在世界制造产业中的比重变化趋势图 其中 第 2 页 共 10 页 代表德国的曲线是 A B C D 5 1 分 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他们的核心动力是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伦敦第一辆电车通车仪式 蒸汽力 煤炭 石油 电力 A B C D 6 1 分 对研制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有突出贡献的德国人有 奥托 戴姆勒 狄塞尔 法拉第 A B 第 3 页 共 10 页 C D 7 1 分 18 世纪中期和 19 世纪 70 年代 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 这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 两次工业革命 人类历史进入了 蒸汽时代 B 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两次工业革命 英国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D 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交通工具是汽车 飞机 8 1 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现代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下列关于该领域的成就叙述 错误的是 A 美国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B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C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D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制造技术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9 1 分 归纳历史发展线索 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电气 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信息时代 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从中可以得出 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A 世界格局的演变 B 科技革命 C 资产阶级革命 D 殖民扩张 10 1 分 16 世纪以后 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 1890 年前后的几十年 内世 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在这 第 4 页 共 10 页 两个历史时期兴起的最具有代表性的 新大国 分别是 A 西班牙和德国 B 葡萄牙和日本 C 荷兰和法国 D 英国和美国 11 1 分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 把人类带入 蒸汽时代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加重了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A B C D 12 1 分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论述正确的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中后期 以发电机 电动机等电气发明为标志 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人类进人电气时代 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 世界完全连为一个整体 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A 第 5 页 共 10 页 B C D 13 1 分 下图为 1870 1900 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B 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 C 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 D 电器设备的推广应用 14 1 分 机器生产 工厂制度 工业无产阶级 铁路 等流行语集中出现在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二 二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 1 分分 15 1 分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合教材回答 1 两次工业革命都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 请各举一例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3 工业革命后产生了现代工厂制度 这一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 6 页 共 10 页 4 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好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16 1 分 在人类历史上 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 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从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 世纪下半期 科学技术的突破 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此 同时 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 潜艇 飞机 坦克等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 使战争 扩展到海底和空中 电报 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 使战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展开 科学技术 的成果 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于军事 预示着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 摘自岳麓书社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一棉纺厂的机器福特公司的汽车分别使用的动力机械 2 飞机 坦克等新式武器最早在哪一次战争中出现 依据材料二 指出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将对未来战争 产生怎样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 谈谈你的认识 17 3 分 人类社会经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演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 材料一 苏湖熟 天下足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工业经济时代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 第 7 页 共 10 页 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材料三 王明 李建 张红同学对 工业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的评价 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四 比尔盖茨的事业中没有厂房 主要产品是软盘 光盘 中包含的知识 现在 公司的产值大于美国 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而且美国 1996 年全年新增产值的三分之二是靠微软公司这样的企业所创造的 1 材料一所述现象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厂机器使用的主要动力是什 么 3 写出材料三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 并说明理由 4 据材料四 回答知识产业有何特点 18 4 分 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 在很短的时间里 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 许 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 是由一次伟大的 真正解放的 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这是美国人民 反对当时压迫美国 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 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 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不解放 任何一个奴隶 我愿意那样做 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 我愿意那样做 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 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让另一部分奴隶听天由命 我也愿意那样做 1862 年林肯写给 纽约论坛报 编辑的回信 材料三 在 19 世纪后期 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 突然获得大发展 并以电灯 打字机 电话以 第 8 页 共 10 页 及三样革命性进展 电 汽车和飞机 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 拉菲伯 美国世纪 1 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一列宁信中的 战争 的开始标志是什么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回答 林肯之所以会出现既愿意 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 又愿意 解放所有的奴隶 的矛盾 心态 是因为他当时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美国 革命性进展 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 这场技术革命把人 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请你再举出一个美国在另一次技术革命勇于创新的例子 4 综合上述材料 你觉得大国崛起需要具备什么要素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414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