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C卷_第4页
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5 年 9 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 黄帝史诗 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 剧中提到的黄帝和炎帝 共 同被尊称为 A 治水英雄 B 人文始祖 C 兵家鼻祖 D 一代天骄 2 2 分 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 海外贸易繁荣 开辟于汉朝的 海上丝绸之路 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唐朝 B 五代 C 宋朝 D 元朝 3 2 分 战国历史的特点 一是 乱 二是 变 以下各项中 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 商鞅变法 B 长平之战 C 楚庄王称霸 D 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4 2 分 安徽名茶名扬天下 有 黄山毛峰 岳西翠兰 太平猴魁 等等 都是绿茶中的精品 茶成 为人们生活必需品始于 A 西汉 B 东汉 第 2 页 共 13 页 C 隋朝 D 唐朝 5 2 分 宋元时期 我国科技高度繁荣 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C 郭守敬编成 授时历 D 大衍历 的制定 6 2 分 口口口口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除河北 山西 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 其他地方设行中书 省 简称行省或省 文中 口口口口 应为 A 西汉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7 2 分 清朝时 有人因为写了 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 的诗句而惨遭杀害 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 维民所止 的题目 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 雍正无头 而丢官丧命 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 大兴文字狱 B 焚书坑儒 C 提倡言论自由 D 独尊儒术 8 2 分 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 的扩张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第 3 页 共 13 页 C 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 增开通岸口岸 9 2 分 1840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 列强凭借坚船利炮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 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 协定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 开设工厂 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C 巨额赔款 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D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 2 分 整理历史事件 分析因果关系 归纳知识线索 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李强同学在总结和归纳 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 其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B 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战 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 D 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 洋务运动 11 2 分 毛泽东在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诗中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的句子 诗句所描绘的气势恢宏的场面发生在什么战役 A 平型关大捷 B 淞沪会战 C 渡江战役 D 武汉会战 12 2 分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 4 页 共 13 页 C 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D 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13 2 分 20 世纪 80 年代 它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 是经济特区的代表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被 外国人称为 一夜崛起之城 它是 A 上海 B 深圳 C 珠海 D 厦门 14 2 分 2000 年 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的主要成就是 A 较早地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领域 B 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C 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 D 首先培育成 籼型杂交水稻 优良品种 15 2 分 下图所示的人物曾被尊称为 奥古斯都 他就是建立罗马帝国的 A 恺撒 B 穆罕默德 C 查理 马特 D 屋大维 16 2 分 下列不属于拿破仑制定的法律文献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人权宣言 B 商法典 C 刑法典 D 民法典 17 2 分 澳洲大片 奇袭 60 阵地 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协约国的隧道爆破小组克服重重困难 在敌人驻守的 60 号阵地下面埋设了数吨炸药 并最终爆破成功 这场著名的战役造就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工 爆破 并对战争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战中 被称为 绞肉机 屠场 和 地狱 的战役是 A 滑铁卢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日德兰战役 D 索姆河战役 18 2 分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波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资本特别集中 A B C D 19 2 分 2017 年 3 月 29 日英国首相特雷莎 梅正式签署了触发 里斯本条约 第 50 条 启动脱欧程序 的信函 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 历史上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是在 A 1952 年 B 1958 年 C 1973 年 D 1991 年 第 6 页 共 13 页 20 2 分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 以下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 机器轰鸣 火车奔驰 B 车马劳顿 家书万金 C 在线购物 网络订票 D 楼上楼下 电灯电话 二 二 列举题列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21 20 分 2017 黔东南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 请列举以下中外思想解放潮流 1 中国近代思想大解放运动 2 中国 文革 结東后的思想大解放 3 14 16 世纪西方思想大解放 4 18 世纪西方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22 4 分 根据下列提示 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 2 世界名画 蒙娜丽莎 的作者是 3 18 世纪在英国改良蒸汽机的是 4 小说 约翰 克利斯朵夫 的作者是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23 15 分 中国 美国在世界上发挥着举足亲重的作用 两国关系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阅读下列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以俄为师 曾经代表了 20 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 中国近代社会革命与建设 在 以俄为师 中得到发展 也在 以俄为师 中经历挫折 有宝贵的经验 也有深刻的教训 王垒 从 以俄为师 到 以苏为戒 材料二 第 7 页 共 13 页 材料三 我们认为新时期的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上我下的跷跷板 双方应该一起做加法 而不是减法 应该 一起谋共赢 而不是零和 我们认为双方完全可以通过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 来共同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义务 共同承担促进全球发展的责任 1 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 以俄为师 的挫折后 吸取教训 走出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2 分析材料二图一和图二表现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其原因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 谈谈中美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 24 25 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 铸 就了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抗战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等 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 也是时代的 阅读下列 材料 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开创了一条 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从面对外来侵略 国难当头之际 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 从 掩埋了牺牲战友 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 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 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 在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人民锐意进取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 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 30 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 1 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2 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一例 并说明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 点 3 1938 年和 1940 年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中华儿女一致抗日 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 根据材 料二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4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 此后 我党领导我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 道路 5 根据以上内容概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哪些 25 20 分 教育引领人探访灵魂和生命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在当时 隋唐时期 的条件下 这是一大发明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 平民 可以做宰相 可以为 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 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人称它为中国古 代 的 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如下图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党和政府实行 科教兴国 的发展战略 明确提出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 1 图 1 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教育思想 2 材料二中的 这种制度 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武则天是如何发展该制度的 该制度对促进文化发展 有何积极意义 3 图 2 中的 大学堂 是近代什么运动的重要成果 它在我国教育史上有何地位 图 3 文件的颁布有何标 志性意义 4 我国 科教兴国 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 该工程在全国基本实现是在哪一年 26 20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 遇事退缩 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 凡事要抓紧 马上去做 学生仲由敢做敢为 但不够稳重 他怕仲由冒失 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材料四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而遭受 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现 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1 指出上述材料所说的历史人物是谁 有什么历史地位 第 10 页 共 13 页 2 材料二中的行为反映了他的什么教育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 从材料三的主张中 请选择一条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感想 4 材料三中 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指的是秦朝时的哪一事件 这一事件有何危害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