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7章知识拓展--价格领导模型和卡特尔模型以及伯特兰德模型_第1页
西方经济学7章知识拓展--价格领导模型和卡特尔模型以及伯特兰德模型_第2页
西方经济学7章知识拓展--价格领导模型和卡特尔模型以及伯特兰德模型_第3页
西方经济学7章知识拓展--价格领导模型和卡特尔模型以及伯特兰德模型_第4页
西方经济学7章知识拓展--价格领导模型和卡特尔模型以及伯特兰德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价格领导模型 价格领导模型 Price Leadership Model 是指产业内一 家企业先变动价格 然后其他企业就跟着定价的竞争格局 寡头厂商之间有可能会发生串谋 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种串谋可以是公开的 正式的 也可以是秘密的 非正式的 在大多数国家中 寡头厂商之间的公开 正式的串谋是不被法律 所允许的 因此 寡头厂商往往采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在非正式的串谋行为中 价格领导模 式是常见的一种模式 价格领导指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价格 其他厂商随后以该 领导者 的价格为基准决定各自的价格 通过暗中默契的共谋 合作 行为 即由一个领袖企 业制订和调整价格 其他企业则主动跟随 避免价格竞争 又可躲过反垄断法对公开勾结的限 制 1 大厂商价格领导或称支配型企业的领导 大厂商价格领导或称支配型企业的领导 行业中如果有一家厂商的规模很大 其余都是较小的厂商 那么大厂商可以确定一个市场价格 既使自己利润最大 又使其他厂商能够销售他们能希望销售的产量 其它小厂商一旦意识到这 一点 便宁愿接受大厂商所订的价格 并像一个完全竞争者一样行事 按照既定价格确定自己 的生产和销售数量 所有小厂商按自己确定的数量销售后留下的市场 则全部归大厂商拥有 图 1 中 DD 直线 为寡头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MCB为有支配力大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 MC 曲线是其他各小厂商的边际成本之和 由于小厂商是价格接受者 和完全竞争情况相同 总是在 MC P 处生产 所以它们平均变动成本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即可代表它们的供给曲线 假如小厂商的数目为 10 个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成本状况 当每个小厂商的产量为 4 个单位时 平均变动成本最低为 4 元 那么 4 元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即为小厂商供给曲线 根据已有市场 需求曲线和全体小厂商的供给曲线 便可推出大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曲线 HMGD 正是有 支配能力的大厂商的需求曲线 大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根据各个价格下整个市场需求量减去小厂 商供给量之剩余所形成的 当价格为 12 元时 整个市场需求 120 个单位 此时小厂商的供给 量正是 120 单位 即市场所需全部产品都由小厂商供给 市场对大厂商的需求量为零 当价格 为 4 元时 全部市场需求为 200 个单位 小厂商全体供给 40 个单位 所剩 160 个单位则可视 为对大厂商产品的需求 当价格低于 4 元时 小厂商停止供给 整个市场需求全部归大厂商 根据大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可作出大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 MR 根据 MCB MRB可确定 大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40 个单位 均衡价格为 10 元 如 N 点所示 按照这一组合 大厂商达 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 从而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这个价格将为小厂商所接受 小厂商将 以此价格提供 100 个单位的产品 如 F 点示 2 低成本厂商的价格领导 低成本厂商的价格领导 当市场竞争激烈时 寡头垄断者为了保持其产品市场销路 常常不得不放弃自己能获最高 利润的均衡价格 而以低成本厂商的最大利润点的均衡价格作为自己的销售价格 否则 高成 本厂商按照最大利润定价就会丧失市场 假如寡头市场中有两个厂商 他们的成本状态各不相同 A 厂商的生产成本较低 B 厂商 的生产成本较高 如图 2 D 曲线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假设这两个厂商开始时默认 双 方互不侵犯 各自占据市场销售量的一半 这样 每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d 即为市场需求 曲线的一半 相应地 每个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 Mr 曲线 A 厂商的生产成本较低 即边际 成本曲线 SMCA和平均成本曲线 SACA均低于 B 厂商 A 厂商最大利润的价格为 14 元 销售量 为 50 个单位 B 厂商最大利润的价格为 16 元 销售量为 40 个单位 B 厂商为避免低成本的 A 厂商利用低价优势趁机占领销售市场 便只好将其产品价格降到与 A 厂商同样的水平 即也 是 14 元 这样销售量便可与 A 厂商势均力敌 为 50 个单位 不过 为此 B 厂商的利润也受 到影响 若按最大利润的价格和产量销售 可能获取的净利润为 160 元 4 元 40 而按 A 厂商价格出售所获利润为 150 元 3 元 50 利润的差额为 10 元 价格领导模型背后的经济含义价格领导模型背后的经济含义 在价格领导模型中 领导厂商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 其他厂商则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但 对领导厂商来说 必须准确地了解生产需求曲线和其他厂商的供给曲线 才能确定自己利润最 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而对追随厂商来说 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决定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 容易得多 在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中 价格领导模型的解释力并不高 价格领导模型在导出跟随者的 供给曲线时 依靠的是 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在水平方向的加总 这样一个命题 问题在于 这个命题本来只适用于竞争市场 如果存在许多的小厂商 市场并不能称为寡头垄断市场 而 如果存在数个实力接近的大厂商 其他厂商没有理由去做价格的接受者 事实上 有一个更为 恰当的模型来描述这种情形 即产量领导模型 其含义是某个厂商首先决定产量 卡特尔模型卡特尔模型 卡特尔 Cartel 是一种正式的串谋行为 它能使一个竞争性市场变成一个垄断市场 属于寡 头市场的一个特例 卡特尔以扩大整体利益作为它的主要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在卡特尔 内部将订立一系列的协议 来确定整个卡特尔的产量 产品价格 指定各企业的销售额及销售 区域等 卡特尔常常是国际性的 例如欧佩克 卡特尔就是产油国政府间的一个国际协定 它在十多 年间成功地将世界石油价格提高到远远高于本来会有的水平 其他成功的提高了价格的国际卡 特尔还有 在 70 年代中期 国际铝矾土联合会将铝矾土价格提高到 4 倍 而一个秘密的国际 铀卡特尔提高了铀的价格 一个被称为水银欧洲的卡特尔将水银价格保持在接近于垄断水平 而另一个国际卡特尔一直都垄断着碘市场 可是 大多数卡特尔都没能提高价格 一个国际铜卡特尔一直运作到今天 但它从未对铜价有过显著的影响 还有试图抬高锡 咖啡 茶和可可的价格的卡特尔也都失败了 卡特尔类型卡特尔类型 1 价格卡特尔 这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卡特尔形式 卡特尔维持某一特定价格 垄断高 价 在不景气时的稳定价格或者降价以排挤非卡特尔企业 2 数量卡特尔 卡特尔对生产量和销售量进行控制 以降低市场供给 最终使价格上升 3 销售条件卡特尔 对销售条件如回扣 支付条件 售后服务等在协定中进行规定的卡 特尔 4 技术卡特尔 典型形式是专利联营 即成员企业相互提供专利 相互自由使用专利 但不允许非成员企业使用这些专利的卡特尔 5 迪加 一种特殊的统一销售卡特尔 指成员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销售公司 实行统一销 售 或者卡特尔将所有成员企业的产品都买下 然后统一销售 比如德贝尔钻石卡特尔 卡特尔的建立卡特尔的建立 要在某个市场上形成卡特尔 至少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 卡特尔必须具有提高行业价格的能力 只有在预计卡特尔会提高价格并将其维持在 高水平的情况下 企业才会有加入的积极性 这种能力的大小 与卡特尔面临的需求价格弹性 有关 弹性越小 卡特尔提价的能力越强 第二 卡特尔成员被政府惩罚的预期较低 只有当成员预期不会被政府抓住并遭到严厉惩 罚时 卡特尔才会形成 因为巨额预期罚金将使得卡特尔的预期价值下降 第三 设定和执行卡特尔协定的组织成本必须较低 使组织成本保持在低水平的因素有 a 涉及的厂商数目较少 b 行业高度集中 c 所有的厂商生产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 d 行业协会的存在 a b 两因素降低了卡特尔的谈判和协调成本 同时 高度集中使少数几家厂商就能控制整 个市场 从而才能使价格保持较高水平 d 因素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是为市场上主要厂商的会 面 协调 谈判提供更多的合法机会 为什么需要有 c 因素即产品同质呢 如果卡特尔成员产 品之间差异较大 那么为了反映这种差异 价格必然会有所差异 这样使成员之间为达成统一 价格增加了障碍 而且即使达成协定 成员厂商的欺骗行为也不易察觉 因为成员厂商可以把 自己的降价归因于自己的产品与其它产品的差异上 或者提高产品差别 虽仍保持价格不变 但实际上吸引了更多顾客是一种变相降价 反之 如果产品几乎同质 厂商之间就很容易形成 一个单一价格 而且成员的欺骗行为也较容易察觉 卡特尔的决策卡特尔的决策 卡特尔在决策时就象一个垄断企业一样 根据整个卡特尔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总成本曲线 使得 MR MC 确定出最优的总产量和相应的价格 然后在成员企业之间分配这个总产量 同 时指令成员企业执行卡特尔制定的价格 而分配产量的原则与多工厂生产时企业分配产量的原 则一样 使得每个成员企业的边际成本相等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主要有两个因素导致卡特尔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 第一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一旦卡特尔把价格维持得较高水平 那么就会吸引新企业进入 这个市场 而新企业进入后 可以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 此时卡特尔要想继续维持原来的高 价就很不容易了 第二 卡特尔内部成员所具有的欺骗动机 这是一个典型的 囚徒困境 给定其他企业的 生产数量和价格都不变 那么一个成员企业偷偷地增加产量将会获得额外的巨大好处 这会激 励成员企业偷偷增加产量 如果每个成员企业都偷偷增加产量 显然市场总供给大量增加 市 场价格必然下降 卡特尔限产提价的努力将瓦解 如果卡特尔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将 导致卡特尔的解体 事实上 经济学家研究得出 世界上卡特尔的平均存续期间约为 6 6 年 最短的两年就瓦解了 此外 随着各国政府反垄断法的实施 卡特尔也可能因为违反了政府法律而被迫解体 也 正因为如此 许多卡特尔都是国际性卡特尔 以规避国内的反垄断法 也可从博弈论角度分析这种不稳定性 因为 欺骗 欺骗 是一个纳什均衡 卡特尔的定价与产量分配卡特尔的定价与产量分配 1 卡特尔以全体企业的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确定各企业的共同价格和产量 然后按各企业 的边际成本都相等的原则 分配产量限额 上图中 假定一个卡特尔中有两家寡头垄断企业 企业 1 和企业 2 的边际成本曲线分别为 MC 和 MC2 据此可以求出卡特尔的边际成本曲线 MC 等于各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横向相加 卡特尔的需求曲线为 D 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 MR MR 与 MC 的交点月确定了卡特尔的最优产量 Q 和最优价格 P 整个卡特尔的产量和价 格确定后 按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进行分配 如上图所示 企业 1 和企业 2 的最优产量配额分 别为 P 和 Q 真 这时两企业分别能获得图 a 和 b 中相当于阴影部分面积大小的利润 同一行业内的企业由相互竞争转而联合成卡特尔 能提高各企业的利润 但是卡特尔往往 是不稳定的 卡特尔不能持久的原因除了可能是由于许多国家通过反垄断法禁止企业间串谋或 组建卡特尔外 关键在于其内在的不稳定性 一方面 各成员在如何分配产量 利润方面总是矛盾重重 即使达成了协议 违背协议 单方面扩大产量对每个组成卡特尔的企业都有极大的诱惑 卡特尔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 每个成员都希望能享受高价格 同时能扩大产量 如果只有一个企业偷偷扩大了产量 对价格 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它就能使利润大幅增长 每个成员企业都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市场供给量 激增 价格大幅下降 造成卡特尔的解体 回到了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状态 由于不 能依靠法律和契约对违反卡特尔协议的成员实施有效的惩罚 成员的欺骗行为几乎是不可避免 的 另一方面 卡特尔的高利润也会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市场 如果卡特尔无法阻止新企业进入 卡特尔限制产量的结果是使新企业占据了其余的市场份额 最后卡特尔也会失去其垄断利润 另外从长期来看 新的替代产品的出现也会降低卡特尔的垄断利润 卡特尔成功要有两个条件卡特尔成功要有两个条件 2 1 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 基础上形成 2 垄断势力的潜在可能 这是卡特尔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 如果合作的潜在利益是 大的 卡特尔成员将有更大的解决他们组织上的问题的意愿 对对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的评价的评价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垄断者提供的只是平淡的生活 低劣的质量以及不文明的服务 关于 垄断的一种普遍的抱怨是 垄断者很少注意产品的质量 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垄断了电话设备 时 许多年以来消费者不得不满足于不甚清晰的通话质量 一旦竞争者进入该行业 电话的颜 色 式样和辅助设备的种类就有了急剧的增加 汽车业也是如此 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使得美 国的汽车制造商不得不生产更为可靠 安全的产品 很明显 寡头垄断会抬高价格 损害消费 者利益和社会经济福利 但寡头垄断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对经济的发展 是有积极作用的 伯特兰德模型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 伯特兰德 Joseph Bertrand 于 1883 年建立 的 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都是把厂商的产量作为竞争手段 是一种产量竞争模 型 而伯特兰德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的假设为 1 各寡头厂商通过选择价格进行竞争 2 各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 3 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伯伯特特兰兰德德模模型型的的前前提提假假定定 伯特兰德模型假定 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 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 改变 并且 n 个 为简化 取 n 2 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 A B 两个企业 的价格分别为 P1 P2 边际成本都等于 C 伯伯特特兰兰德德模模型型的的推推导导和和分分析析 根据模型的假定 由于 A B 两个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 所以消费者的选择 就是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 如果A B 的价格相等 则两个企业平分需求 于是 每一个企业的需求函数如图 因此 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