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湖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湖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湖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4页
湖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湖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湖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2 分 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外交关系 B 援助中国 C 征服中国 D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 2 分 下列对李白诗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表现了李白激昂奔放 自我肯定的精神境界 B 表现出盛唐无所羁束和激昂豪迈的精神风貌 C 李白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的复杂感情 D 唐代社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 3 2 分 人民币成功纳入 SDR 的国际货币篮子 是中国货币国际化之路上的里程碑 我国使用货币的历史 长达五千年之久 下列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乾隆通宝 交子 秦半两钱 开元通宝 A B C D 第 2 页 共 10 页 4 2 分 唐玄宗统治前期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5 2 分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 开凿大运河 造福后世 他好大喜功 不惜民力 结果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 名 这里说的 他 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隋炀帝 6 2 分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 正确的是 A 唐太宗 任用姚崇 宋璟为相 B 唐玄宗 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 玄奘 到天竺学习佛经 D 毕昇 编著 本草纲目 7 2 分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 兼收与并蓄 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 下面属于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事 件是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A B C D 第 3 页 共 10 页 8 2 分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 下面诗句体现唐朝文学主要成就的是 A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B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C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D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9 2 分 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始于 A 隋文帝时 B 唐太宗时 C 隋炀帝时 D 武则天时 10 2 分 巨清华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 请你为她所收集的资料拟定一个正确主题 秦王扫六合 伐无道 诛暴秦 汉朝与匈奴的和战 汉通西域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1 2 分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 轻徭薄赋 B 重用人才 C 减轻刑罚 第 4 页 共 10 页 D 善于纳谏 12 2 分 蒙曼说唐 武则天 揭秘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出身之谜 深入浅出 读来 引人入胜 书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以肯定为主 这主要是因为她 A 是唐高宗的皇后 B 继承唐初的政策 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自立为帝 改国号为周 13 2 分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是郭沫若先生在 1963 年为纪念鉴真逝世一千二百周年而写的诗句 请问下列能够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的是 A 写了 大唐西游记 B 编纂了 金刚经 C 主持设计建造了唐招提寺 D 主持设计建造了赵州桥 14 2 分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两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有直接的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禅让制 15 2 分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 大力提倡 例行勤俭节约 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 即有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的皇帝 他在魏征劝谏后 即能身体力行 持之以恒 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 第 5 页 共 10 页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6 2 分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 克服千难万险 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 西行 和 东渡 的共同 作用是 A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开凿了丝绸之路 C 扩大了唐朝疆域 D 传播了中国文化 17 2 分 隋唐时期最突出的社会特点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 18 2 分 七年级 3 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搜集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玄奘西游 鉴真东 渡 的相关资料 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9 2 分 下面能佐证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和亲结盟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遣唐使来访 A 第 6 页 共 10 页 B C D 20 2 分 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你认为下列主题可供其选择的一项 是 A 民族大汇聚 B 社会大变革 C 开放与革新 D 政权分立 21 2 分 唐朝手工业发达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A 青花瓷 B 冰裂纹瓷器 C 白瓷 D 唐三彩 22 2 分 ABCD 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 西游记 之后有如下叙述 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唐僧带回的除经书还有佛像 花果种子 B 别看他带回这些经书 实际上没人看得懂 由于那都是梵文写成的 C 唐僧去的 西天 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 D 哎 你别说 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 外国的东西都敢学 23 2 分 下列诗句中 能够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A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B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第 7 页 共 10 页 C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D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4 2 分 炀帝此举 为其国促数年之祚 国运 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 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炀帝此 举 是指 A 建立隋朝 B 统一全国 C 开通大运河 D 创立科举制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5 25 分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将长江南北的经济 更紧密地联结起来 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 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 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 仕途 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 唐朝与突厥 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 经过吸收 改造 创新 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 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 中亚 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 明 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在唐三彩及唐诗中 骏马 骆驼和胡人 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 这也 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 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 传播文化的使命 唐代文化对朝鲜 日本等国 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 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 中华文明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请在对应题号后填 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请在对应题号后 填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 请在对应题号后填 C 1 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创了科举制 2 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3 李白 杜甫 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4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第 8 页 共 10 页 5 唐代文明继承创新 兼收并蓄 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 也丰富了自己 26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 唐六典 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 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 唐王朝设有 专门机构 鸿胪寺 礼客院 负责接待外宾 设置翻译人员 提供各种便利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 对很 多国家很有吸引力 波斯 伊朗 曾不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 波斯商人遍布长安 洛阳 广州 扬州等地 唐朝 从贞观年间开始 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 天文 历算等科技成就 摘编自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 简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1 2 1 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