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1页
沪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2页
沪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3页
沪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4页
沪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沪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沪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2 分 四羊方尊 造型奇特 花纹华丽 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它是在湖南哪个地方出土的 A 茶陵 B 醴陵 C 攸县 D 宁乡 2 2 分 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食物 种类已大大丰富 有主食 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3 2 分 今天的人类已学会利用多种能源 全国人最早学会利用的一种能源是 A 天然风 B 大河水 C 天然火 D 山中石 4 2 分 某诏令曰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颁布这一诏令的是 A 齐桓公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第 2 页 共 13 页 D 孝文帝 5 2 分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作品 山居赋 中提到了麻 粟 豆等农作物 以及梨 枣 杏等果树 这些 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 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 主要原因是 A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不断更替 B 南迁江南的劳动力带去的优良品种 先进生产经验和技术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 D 北朝的贾思勰所著的农书 齐民要术 传到了南方 起了指导作用 6 2 分 大家喜爱的著名歌手周杰伦创作的 中国风 歌曲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 不迭 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歌曲赞扬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A 雕塑艺术 B 书法艺术 C 绘画艺术 D 石窟艺术 7 2 分 东望夏口 西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是宋朝散文家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感 叹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8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艺术的相关知识 其中错误的是 A 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B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C 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 第 3 页 共 13 页 D 洛阳的云冈石窟 9 2 分 东晋时期 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匈奴 鲜卑 蒙古族 满族 羯族 越族 氐族 羌族 A B C D 10 2 分 2016 年 3 月 14 日 人民网报道 今天 也就是 3 月 14 日 是国际圆周率日 也是国际数学节 人们背诵 吃派庆祝国际圆周率日 早在 2011 年 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 将每年的 3 月 14 日设为国际数 学节 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发明的圆周率 他是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王羲之 11 2 分 三顾茅庐 七擒七纵 空城计 借东风 这些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 都与我国古代 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有关 他是 A 曹操 B 诸葛亮 C 周瑜 D 孙权 12 2 分 一曲 沂蒙山小调 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 临沂有关灿烂的人文景观 城内的 洗砚池 晒书台 等遗址 留下了东晋 书圣 的不朽作品 这位 书圣 是 A 钟繇 第 4 页 共 13 页 B 顾恺之 C 王羲之 D 柳公权 13 2 分 三峡库区兵书宝剑峡因传说藏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而闻名 文物 丁作者打开峡谷的悬棺后 排 除了存在兵书宝剑的可能 诸葛亮是何国的丞相 A 魏国 B 吴国 C 蜀国 D 东汉 14 2 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 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 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魏国一 220 年 曹操一洛阳 魏国一 220 年一曹丕一洛阳 蜀国一 221 年一刘备 成都 蜀国一 221 年 诸葛亮一成都 吴国一 222 年 孙策一南京 吴国一 222 年一孙权一建业 A B C D 15 2 分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蜀 西晋 隋 B 东汉 南宋 隋 第 5 页 共 13 页 C 蜀 西晋 金 D 蜀 西夏 元 16 2 分 课堂上 同学们做了有关 三国故事 选项的游戏 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 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 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 曹操建立魏国 D 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17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A 匈奴 B 羌族 C 鲜卑族 D 氐族 18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A 北方人南迁 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C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19 2 分 夏桀不分昼夜饮酒作乐 自比太阳 百姓咒骂他说 你这个太阳啊 什么时候灭亡 我们情愿 与你同归于尽 夏桀失去民心 最终在和汤的斗争中大败 夏朝灭亡 商纣在殷都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和 后妃大臣嬉戏游乐 建造鹿台堆集从全国抢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导致商朝政治混乱 人民不满 周文王起兵伐纣 纣王大败 商朝灭亡 周幽王为讨宠妃褒姒一笑 烽火戏诸侯 从这三个故事中推测 夏朝 商朝 西周灭亡 的共同原因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国君暴政 不得民心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国君采取利民措施 D 周文王伐纣 20 2 分 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A 安西都护府的设置 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 文成公主入藏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D 开明的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称唐太宗为 天可汗 21 2 分 占城稻属于早籼稻 具有耐旱 适应性强 生长期短等多种特点 这一优良品种是从哪个国家引 进的 A 越南 B 泰国 C 缅甸 D 印度 22 2 分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脉络 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以下时代排序正确的是 史前时期 夏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 B C D 23 2 分 它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享有 镇国之宝 的美誉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002 年列入禁 止出国 境 展览文物名单 这一文物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 B C D 24 2 分 下图文物是在哪个遗址出土的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5 2 分 学习历史的 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隋 唐 五代十国 兀 宋 明 清 B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C 隋 唐 宋 五代十国 元 明 清 D 隋 五代十国 唐 宋 元 明 清 第 8 页 共 13 页 26 2 分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这是中医在世界取得的荣誉 下 列属于中医贡献给世界的一部医药学重要文献是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27 15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 年 4 月 24 日 问海 华光礁 1 号沉船特展 在南京博物院开展 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华光礁 1 号 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 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 800 多年前在 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材料二 据考证 华光礁 1 号 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 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 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 这意味着 沉船行驶在向西的 海上丝绸之路 航线上 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专家认为 华光礁 1 号 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 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 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 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先河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第 9 页 共 13 页 1 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 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是什么 2 材料中的 海上丝绸之路 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 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8 13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稳 则数郡忘机 宋书 材料二 材料三 清代前期文献记载 汉口 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 能 cuo 意为盐 商典库数十处 于桔万 舶之所归 货宝珍奇之所聚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材料二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 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都市生活与文化的繁荣 试各举一 例加以说明 3 材料三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 这是哪一经济领域的繁荣景象 29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这是一段红军歌谣 讲起八一历史长 南昌打响第一枪 工农士兵齐暴动 红军战士最光荣 朱德率领队 伍走 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 闹得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 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 这段红军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第 10 页 共 13 页 2 南昌打响第一枪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到 2016 年 八一 的历史有多长 3 建四军 指的是哪支队伍 朱毛和 指的是什么事件 4 南昌打响第一枪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0 8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国家分裂 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 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 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拓 吐吠相望 连宇高花 叶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 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1 屯田数载救黎民 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上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 根据所学 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 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 上述三则材料 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