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在西周初年 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 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兵败后降周 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 才能 人品俱佳 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 为周王朝的建立了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 整日无所事事 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青铜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牛耕技术的普及 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A B C D 3 2 分 北京王麻子剪刀 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 其生产技术曾在 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 科全书 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徐霞客游记 4 2 分 史书记载 如纺车 以细竹为之 车骨之末 缚以竹筒 旋转时低则舀水 高则泻水 反映了唐 代哪一生产工具创制的功效 第 2 页 共 15 页 A 耧车 B 水排 C 翻车 D 筒车 5 2 分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 行使中国历代铜钱 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 则用铜钱 买易 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 明朝国威的树立 C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 航海技术的发展 6 2 分 1949 年 4 月 毛泽东 朱德下达进军命令 奋勇前进 坚决 彻底 干净 全部地歼灭中国境 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全国人民 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此时人民解放军开始 A 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没 7 2 分 十九世纪末年 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注 1894 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 其中 三军败绩 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 3 页 共 15 页 8 2 分 有人用 增广贤文 中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来比喻洋务运动 这里的 花 和 柳 分别指 A 自强 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 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 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9 2 分 大汉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 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末代皇帝 火烧圆明园 甲午风云 A B C D 10 2 分 2015 年 9 月 2 日是某一历史事件 70 周年纪念日 下列图片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 B 第 4 页 共 15 页 C D 11 2 分 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 B C D 12 2 分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时 50 分 从天空传出的 东方红 乐曲响彻宇宙 与此相关的事件是中国 成功发射 第 5 页 共 15 页 A 第一颗探月卫星 B 第一艘无人飞船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第一艘载人飞船 13 2 分 20 世纪 80 年底 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 农户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土地不能买卖 出租 经营所得 交足国家的 留够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 互助组 B 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2 分 2018 年 遵义某美术馆等备 改革开放 40 周年成果展 活动 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 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香港 澳门回归 A B C D 15 2 分 下列不属于大化改新经济方面的内容的是 A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 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第 6 页 共 15 页 C 废除贵族世袭制 以才选官 D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向他们收取赋税 16 2 分 傅雷评价 蒙娜丽莎 时说 吸引你的 就是这神秘 因为她的美貌 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 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 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 时期的什么精神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人文主义 D 蒙昧主义 17 2 分 1789 年 7 月 14 日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 今日无事 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 改写法国历史的重要日子 因为这一天 A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资产阶级颁布 人权宣言 C 拿破仑发动政变 D 反法联军攻打法国 18 2 分 列宁说 我们计划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 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为了纠正这个错误 他采取的措施是 A 新经济政策 B 农业集体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9 2 分 穿越时光隧道 小明来到 1933 年的美国游历 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 与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合影 第 7 页 共 15 页 B 看到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的新闻 C 听到南北战争北方胜利的消息 D 聆听丘吉尔发表的 铁幕 演说 20 2 分 新全球史 中写道 1962 年 整个世界战栗了 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的世界末 日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朝鲜战争 B 越南战争 C 苏联出兵阿富汗 D 古巴导弹危机 21 2 分 2012 年 5 月 8 日 扬州取得的有突出影响力的成就是 A 荣获 联合国人居奖 B 扬州泰州机场正式通航 C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 D 宁启铁路扬州火车站建成 22 2 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如唐朝时期的 贞 观之治 和 开元盛世 等 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国内各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 B C 第 8 页 共 15 页 D 23 2 分 下列著作与作者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农政全书 徐光启 天工开物 宋应星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本草纲目 曹雪芹 西游记 吴承恩 A B C D 24 2 分 文成公主远涉千山入藏婚配松赞干布书写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段佳话 下列古代奇女子中如 文成公主般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远嫁边疆的扬州姑娘是 A 金城公主 B 细君公主 C 王昭君 D 蔡文姬 25 2 分 5 月 18 日世界博物馆日 某班前去参观 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 如果按照朝代顺序 他们依次 进入的场馆应是 元明清馆 隋唐五代馆 辽宋夏金馆 魏晋南北朝馆 A B C 第 9 页 共 15 页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26 20 分 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 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 对本国的正孩子 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其中 影 响做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 如图 1 商鞅铜方量 材料三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元贺赖贺 丘穆陵穆孤独刘 步六孤陆贺楼楼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 材料二反映的内容属于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3 材料三中的 孝文帝 属于古代哪一少数民族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概括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汉化措 施 4 从这两次改革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第 10 页 共 15 页 27 15 分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 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 自由和开放的 环境 否则 就难以想象 英国社会如何能在 18 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 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日本 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 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 弃旧图新 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选自 大国崛起 解说词 材料三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英国 新的政治制度 是指什么 新制度建立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 概括这种 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 材料二中日本的这次 弃旧图新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二 分析引发这次 弃旧图新 的外部 因素 3 材料三中从 星星之火 到 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1978 年中共哪次会 议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28 45 分 某校九年级 1 班开展 三次工业 科技 革命 的专题学习 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比较学习 表 2 三次工业 科技 革命 的有关内容 项目 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 11 页 共 15 页 主要成果 珍妮机 蒸汽机 汽船 火车 电灯 爱迪生 卡尔 本茨 飞机 莱特兄弟 原子能 计算机 航天技术 生物技术 进入时代 时代 时代 论从史出 表 3 英 德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 国家 年份1870 年1914 年 英国 31 8 14 德国 13 2 14 3 学法运用 图 15 所示内容是王明 李建 张红同学对 三次工业革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的评价 1 结合所学知识 填写表 2 中 处的内容 2 据表 3 的史实 推理得出结论 3 写出图 15 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 并说明理由 4 结合所学知识 填写表 2 中 处的内容 5 结合所学知识 填写表 2 中 处的内容 6 据表 3 的史实 推理得出结论 7 据表 3 的史实 推理得出结论 第 12 页 共 15 页 8 写出图 15 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 并说明理由 9 写出图 15 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 并说明理由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