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6 七上 蒙阴期末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部中国古代史 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王朝是 A 秦朝 B 商朝 C 夏朝 D 西周 2 2 分 2017 七上 孝南月考 下列对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历史 B 在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C 被刻在青铜器上 D 是一种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3 2 分 2017 重庆 秦孝公即位时 秦国 兵弱 而商鞍变法后 秦国人 勇于公战 这是因为商 鞅变法 A 奖励农耕 B 按军功授爵位 C 推行县制 D 抑制商业贸易 4 2 分 2017 七上 岑溪期中 成语往往出自故事和历史典故 临阵倒戈 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巨鹿之战 D 马陵之战 5 2 分 2017 七上 河源月考 公元前 1046 年 周武王建立周朝 史称西周 西周定都 A 镐京 B 洛邑 C 亳 D 牧野 6 2 分 2017 七上 太湖期中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夏朝建立于 A 公元 21 世纪 B 公元 16 世纪 C 公元前 21 世纪 D 公元前 16 世纪 7 2 分 2015 盐城 据 史记 记载 禹年老时 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 益 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 伯益建立夏朝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8 2 分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 名叫 春秋 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 周的前期大体相当 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 A 国人暴动 B 周平王东迁洛邑 C 齐桓公成为霸王 第 3 页 共 12 页 D 韩赵魏三家分晋 9 2 分 下列器具中 哪项不曾是夏 商 西周的人们使用的 A 青铜器 B 玉器 C 陶瓷器 D 铁器 10 2 分 2017 日照会考 管子即管仲 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被称为 春秋第一相 他辅佐下列 哪位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A 秦孝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11 2 分 2016 七上 简阳期末 既属于 春秋五霸 又是 战国七雄 的诸侯国是 A 齐国 B 晋国 C 燕国 D 赵国 12 2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期中 春秋时期 社会经济急剧变化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军事斗争层出不 穷 对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大的诸侯国消灭小的诸侯国 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标志 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 A B 第 4 页 共 12 页 C D 13 2 分 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为 A 公元前 476 公元前 221 年 B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0 年 C 公元前 475 年 公元前 221 年 D 公元前 476 年 公元前 220 年 14 2 分 2017 七上 简阳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 标志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A 施肥 B 灌溉 C 牛耕 D 选种 15 2 分 2019 七上 成武期末 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 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 我的名字 与战国有缘 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 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 这位 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A 楚秦 B 齐燕 C 秦齐 D 秦燕 16 2 分 2016 南充 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第 5 页 共 12 页 C 秦朝时期 D 西汉时期 17 2 分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 下列哪一项反 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A 筒车 B 铁农具 C 都江堰水利工程 D 牛耕 18 2 分 2017 七上 广东期中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天府 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 都江堰的修建 C 灵渠的修建 D 秦朝统一的完成 19 2 分 李斯在 谏逐客书 中说 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楚 魏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富强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 秦孝公重用商鞅 B 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 2 分 2017 七上 武威期中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任用商鞅进行变 法的是 A 秦穆公 第 6 页 共 12 页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秦孝公 21 2 分 2017 七上 岑溪期中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 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这里的 此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A 秦灭六国 B 焚书坑儒 C 大泽乡起义 D 蒙恬反击匈奴 22 2 分 2017 福州模拟 广告词 两汉三国 真美汉中 两汉 指 A 西汉 东汉 B 西汉 蜀汉 C 蜀汉 后汉 D 后汉 南汉 23 2 分 下列关于文字演变的图片 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甲骨文 隶书 小篆 金文 A 第 7 页 共 12 页 B C D 24 2 分 人们经常用项羽的破釜沉舟来比喻下最大的决心 这一历史典故出自于下列哪一战役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5 2 分 2015 七上 盐城月考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 蓄积深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百家争 鸣 的局面 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请你判断下面的搭配正确的是 孔子 儒家 庄子 道家 韩非子 法家 老子 墨家 A B C D 26 2 分 2019 苏州模拟 认为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的春秋时期的思想 家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27 2 分 2018 九下 广东模拟 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 克己 修养 认识 道 认识自己 提高 第 8 页 共 12 页 自己的素质 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 进而推己及人 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 他 是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28 2 分 如图是联合国总部走廊里壁画 为人准则 画中文字为 DO UNTO OTHRES ASYOUWOULD HAVE THEN DO NUTO YOU 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历史上 提出类似思想的东方与西方的 思想家是 孔子 普罗塔哥拉 韩非子 康德 A B C D 第 9 页 共 12 页 29 2 分 2018 七上 龙岗月考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 的片段 哪一项不符 合历史史实 A 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 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 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 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30 2 分 公元前 118 年 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 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半两钱 B 五铢钱 C 铲币 D 刀币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31 15 分 2017 七上 费县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史记 商君列传 1 材料一中的 卫鞅 是谁 孝公 是哪国国君 2 材料二中 卫鞅 提出了什么主张 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3 卫鞅 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给我们什么启示 32 10 分 2018 七上 泗洪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 曰 农 天下之本 其开籍田 朕亲率耕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史记 孝文本纪 材料二 汉景帝 曰 农 天下之本也 黄金玉珠 饥不可食 寒不可依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史记 平准书 1 汉文帝 汉景帝时重视什么 采取了哪些措施 2 在汉初出现了 文景之治 这一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