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_第4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动画片 人猿泰山 讲述了人类与猩猩的亲情 这些温情故事表达了我们对自身的迷茫与探秘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中 科学的答案是 A 上帝造人说 B 女娲造人说 C 黄帝造人说 D 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2 2 分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修建于隋唐时期 由李冰主持建造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B C D 3 2 分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我国的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4 2 分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 丝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 旨在借这一历史 符号 沟通历史与未来 连接中国与世界 张謇开通西域之后 这条贯穿中西贸易的交通线路被打通了 在唐时 这条贸易通道上不可能转运的物品有 蔡侯纸 第 2 页 共 14 页 指南针 佛经 活字印刷品 清明上河图 科技巨著 天工开物 A B C D 5 2 分 据史书记载 秦朝某官吏 纠弹为之责 私言于始皇 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 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 6 2 分 西周的众多诸侯 是通过 产生的 A 奴隶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7 2 分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是鲁迅先生对一部史书的评价 这部史书的作者是 A 屈原 第 3 页 共 14 页 B 老子 C 司马迁 D 孔子 8 2 分 下列著名的战役中属于以少胜多的有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牧野之战 A B C D 9 2 分 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墨子主张的 兼爱 非攻 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 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 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 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 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10 2 分 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兴办太学 所用的教材主要是 A 墨子 B 韩非子 C 孙子兵法 D 儒家五经 11 2 分 后汉书 记载 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 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 下列文献最有可能列 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道德经 诗经 春秋 韩非子 第 4 页 共 14 页 A B C D 12 2 分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又编制了如图所示医学体操的著名医学家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13 2 分 右图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 其喻意是 上善若水 意思是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 像水的品性一样 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这是哪家的思想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第 5 页 共 14 页 14 2 分 中国古代史 说 手段是残酷的 后果是恶劣的 不仅堵塞了言路 箝制了思想 给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是对哪一政策的评价 A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B 焚书坑儒 C 罢百家尊儒术 D 推恩令 15 2 分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 空框中应填 的是 A 西周 春秋 B 春秋 战国 C 西周 东周 D 东周 战国 16 2 分 图为西汉 丝绸之路 示意图 图中 处应为 A 长安 B 涿郡 C 临安 D 广州 17 2 分 史前时代是指 第 6 页 共 14 页 A 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B 没有文字记载的人历史 C 有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 D 原始社会的人类历史 18 2 分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 三公 指的是 丞相 县令 太尉 御史大夫 A B C D 19 2 分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王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 禅让制 B 私有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20 2 分 早在六七千年前 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已经进入农耕时代 下列表 述符合这两个原始居民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 饲养家畜 制作陶器 D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1 2 分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早生活在 第 7 页 共 14 页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黑龙江流域 22 2 分 后汉书 记载 章和二年 公元 88 年 章帝死 年仅 10 岁的和帝即位 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 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 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 丞相权力膨胀 B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外戚专权 D 宦官专权 23 2 分 西汉初年 政论家贾谊指出 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 小腿肿得像腰 脚趾肿得像大腿 不能 屈伸自如 不及时治疗 就不可医治了 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 农民起义 B 匈奴的威胁 C 王国问题 D 统治者的腐败 24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 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普及 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 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 A B 第 8 页 共 14 页 C D 25 2 分 到河南南阳旅游 一定要参观医圣祠 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吗 A 华佗 B 扁鹊 C 张仲景 D 李时珍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373 分分 26 18 分 某历史爱好者开展对 丝绸之路 的研究性学习 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 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 请完成表格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第 9 页 共 14 页 3 丝绸之 路的路线 4 结合所 学知识 分析丝 绸之路的作用 27 20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结合所学知识 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材料一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 过去的 探究二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 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 寻找其中蕴藏的 民族智慧 感悟民族精神 材料二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材料三 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 探究三 感悟篇 1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 不断调整政策 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秦朝 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 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依据材料一 指出 考试制度 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分析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 都是学英国的 的原因 3 依据材料二 三及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 元两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并举出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 界的科技成就 4 综合以上内容 你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获得了哪些启示 28 20 分 在历史长河中 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各不相同 学会正确认识并评价历史人物 这是历 史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惟有我先 时间公元前 138 年 目的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意义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情况 第 10 页 共 14 页 孙中山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岑参 石犀 材料三 材料四 汉祖起丰沛 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 西灭无道秦 王珪 请回答 1 孙中山在材料一这首诗中歌颂的人是谁 他被后人尊崇为什么 2 材料一中的 李太守 和 伯禹 分别指谁 李太守生活在什么时代 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是哪位历史人物 图二体现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项措施 图三从侧面反映出秦朝暴政哪一方面的表现 秦朝的暴政首先引发了哪次农民起义 4 材料四中的 汉祖 指的是谁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 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什么 在历 史学习过程中 人们往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 甚至持有极端意见 你认为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 人物 29 15 分 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 11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 若是天下兼相爱 国与国不相攻 则治天下 墨子 兼爱上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 威势之可以禁暴 而德厚不足以乱 韩非子 材料三 2017 年 9 月 20 日 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隆重开幕 来自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 300 名学者出席会议 提交论文 150 篇 并展开百余场研讨 推进儒学研究的创新化 国际化发展 1 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哪位思想家的活动 结合所学 列举出他的一个重要思想 2 依据材料 选择其中的两个 答出它们分别属于百家争鸣中的哪个派别 3 如果你能去参加这个研讨活动 请结合对儒学的认识 简要写出你的观点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