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C卷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6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 62 6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2 分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 B 奴隶主阶级和平民阶级的矛盾 C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 地主阶级和平民阶级的矛盾 2 2 分 姓名往往是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的反映 司马耕 牛子耕 等姓名可能会大量出现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战国 3 2 分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周时期 D 夏商时期 4 2 分 楚庄王时 楚国再度北进 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 洛水流域 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 大小轻重 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后来楚庄王真的跃升为霸主 由这个历史典故引出的成语应是 A 老马识途 B 卧薪尝胆 第 2 页 共 7 页 C 问鼎中原 D 一言九鼎 5 2 分 仔细观察图中君臣二人的对话 指出这幅图和下面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A 齐桓公称霸 B 晋文公称霸 C 楚庄王称霸 D 秦穆公称霸 6 2 分 在我国古代 人们常以 牛 耕 作为名或字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 字子牛 这反映了牛耕技 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7 2 分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 图示中 大变革 处的内容应是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第 3 页 共 7 页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8 2 分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9 2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 的发展进程 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 正确的有 造纸术 行省制 活字印刷 分封制 A B C D 10 2 分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 A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B 纸上谈兵 桂陵之战 C 卧薪尝胆 长平之战 D 围魏救赵 吴越争霸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1 15 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4 页 共 7 页 材料一 西周时 耒 耜是主要农具 一人跖 踏 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 秦国 用注填阏之水 溉泽卤之地四万顷 收皆亩一锺 于是关中为沃野 魏国改革家 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 岁收 亩一石半 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 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和建设 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制度已经建立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979 年 中国农 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 复兴之路 解说词 材料三 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 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 1 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成功的实践探索 中国农民最早 在哪里 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3 材料三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 春天的故事 中 1992 年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 篇 是指什么 有何影响 1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材料二 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 管仲之功也 孔子 请回答 1 管仲相桓公 发生在什么时候 第 5 页 共 7 页 2 该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什么 3 材料一中的 管仲相桓公 是如何 相 桓公的 4 材料二中 桓公九合诸侯 指的是什么事件 13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 工商业 及怠惰而致贫者 举以为收孥 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享有特权 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置 令 丞 凡三十一县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四 霸道通宵论 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 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 三年悍将林 称雄当做首 变 法古标今 1 材料一中管仲 相桓公 结果是什么 桓公达此结果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 卫鞅 的什么主张 这次变法对该诸侯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商鞅变法哪些方面的措施 4 根据 事末利 工商业 及怠惰而致贫者 举以为收孥 奴隶 评价变法存在什么不足 5 通过上述材料 我们可从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 6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