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doc

四柱万能液压机系统设计【4张CAD图纸+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589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42.7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6-09 上传人:信达机械Q****3512... IP属地:江苏
25
积分
关 键 词:
四柱万能 液压机 系统 设计 cad 图纸 说明书 四柱万能液压机
资源描述:

四柱万能液压机系统设计

18页 5100字数+论文说明书+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四柱万能液压机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新液压系统图0.dwg

液压系统图01.DWG

液压系统图012.dwg

液压系统装配图.dwg

首页.doc

摘 要

液压技术是现代制造的基础,他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普通成型加工,全球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液压技术的水准、拥有和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为适合这种行势,需要大量设计一些液压机的工作系统。本次就是要设计一款四柱万能液压系统。液压技术已被世界各国列为优先发展的关键工业技术,成为当代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

本书为机械类液压设计说明书,是根据液压设计手册上的设计程序及步骤编写的。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卧式钻镗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课题及有关参数;工况分析;液压缸工作压力和流量的确定;液压系统图的拟定;驱动电机及液压元件的选择;液压系统主要性能的验算;设计体会;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压力的计算、各种工况负载的计算、液压元件的规格选取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黄教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起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关键字 四柱万能液压机, 液压缸, 系统压力

Abstract

The liquid presses the techniqu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his extensive application, the very big degree ancestors substitutes the commonness to model to process,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ok place the basic sex variety.Therefore, the liquid presses the technical level, owns and universal degree, have already become measure a national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modernization level of important marking.In order to suit this kind of line of power, need a great deal of work system that designs some liquids to press the machine.This time is to  design a style four the all-powerful liquid of pillarses press the system.The liquid presses the key industry technique that the technique has already been list as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have the initiative the development, becoming the point of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his book presses to design the manual for the machine liquid, pressing to design the design on the manual procedure and the step plaits to write according to the liquid of.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book include:The lie type drills the design topic and relevant parameters that the 镗 combination  tool machine liquid presses the system;The work condition analysis;The liquid presses the assurance of an urn of work pressure and discharges;The liquid presses the draw-up of the system diagram;Drive the choice that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liquids press the component;The liquid presses the main function of system to check to calculate;The design realize;Reference etc..

When plait write this manual, try hard for to match to design the step, elaborate on the liquid to press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system, and the concrete calculation method of various parameter, press the specification selection of the component such as the calculation, liquid of calculation, various work  condition load of pressure etc..

This book gets the relevant teacher and classmate to support strongly and help in weave write process, meaning the heartfelt with gratitude together here.

Because the plait writes the level limited, difficult do not need the place of weakness and mistake in the book, plead the teacher the animadversion correct.

 Thanks!

【Key word】  four the all-powerful liquid of pillarses press the machine, the liquid presses the urn, system pressure

目     录 

摘要………………………………………………………….Ⅱ

第一章   设计课题及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3

1.1设计课题………………………………………………..3

1.2设计参数………………………………………………..5

第二章  工况分析…………………………………………..6

2.1绘制液压缸速度循环图、负载图……………………..6

2.2参数……………………………………………………..6

第三章  确定液压缸参数……………………………………7

第四章  液压元、辅件的选择.........................10

4.1液压元件的选择……………………………………….10

4.2液压辅件的选择………………………………………..11

第五章 液压系统主要性能验算…………………………..14

5.1系统压力损失计算………………………………..…..14

5.2系统效率计算………………………………………….16

5.3系统发热与升温计算………………………………….17

设计心得……………………………………….…………....18

参考文献 ……………………………………….…………… 19

第一章   设计课题及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

1.1设计课题

   设计一台YA32-1000KN型四柱万能液压机,设该四柱万能液压机下行移动部件重G=1吨,下行行程1.0-1.2m,其液压系统图如下              

1、 主液压泵(恒功率输出液压泵),2、齿轮泵,3、电机,4、滤油器,5、7、8、22、25、溢流阀,6、18、24、电磁换向阀,9、21、电液压换向阀,10、压力继电器,11、单向阀,12、电接触压力表,13、19、液控单向阀,14、液动换向阀,15、顺序阀,16上液压缸,17、顺序阀,20、下液压缸,23节流器,26、行程开关

A、启动:电磁铁全断电,主泵卸荷。 

主泵(恒功率输出)→电液换向阀9的M型中位→电液换向阀21的K型中位→T

B、液压缸16活塞快速下行: 2YA、5YA通电,电液换向阀9右位工作,道通控制油路经电磁换向阀18,打开液控单向阀19,接通液压缸16下腔与液控单向阀19的通道。

  进油路:主泵(恒功率输出)→电液换向阀9→单向阀11→液压缸16上腔

回油路:液压缸16下腔→电液换向阀9→电液换向阀21的K型中位→T

液压缸活塞依靠重力快速下行:大气压油→吸入阀13→液压缸16上腔的负压空腔

C.液压缸16活塞接触工件,开始慢速下行(增压下行):

液压缸活塞碰行程开关2XK使5YA断电,切断液压缸16下腔经液控单向阀19快速回油通路,上腔压力升高,同时切断(大气压油 →吸入阀13 →上液压缸16上腔)吸油路。

进油路:主泵(恒功率输出)→电液换向阀9→单向阀11→液压缸16上腔

回油路: 液压缸16下腔→顺序阀17→电液换向阀9→电液换向阀21的K型中位→T

D、保压:

液压缸16上腔压力升高达到预调压力,电接触压力表12发出信息,2YA断电,液压缸16进口油路切断,(单向阀11 和吸入阀13的高密封性能确保液压缸16活塞对工件保压,利用液压缸16上腔压力很高,推动液动换向阀14下移,打开外控顺序阀15,防止控制油路使吸入阀1误动而造成液压缸16上腔卸荷) 当液压缸16上腔压力降低到低于电接触压力表12调定压力,电接触压力表12又会使2YA通电,动力系统又会再次向液压缸16上腔供应压力油……。

主泵(恒功率输出)主泵→电液换向阀9的M型中位→电液换向阀21的K型中位→T,主泵卸荷 。

E、保压结束、液压缸16上腔卸荷后:

保压时间到位,时间继电器发出信息, 1YA通电(2TA断电),液压缸16上腔压力很高,推动液动换向阀14下移,打开外控顺序阀15,主泵1→电液压换向阀9的大部分油液经外控顺序阀15流回油箱,压力不足以立即打开吸入阀13通油箱的通道,只能先打开吸入阀13的卸荷阀(或叫卸荷阀的卸荷口),实现液压缸16上腔(只有极小部分油液经卸荷阀口回油箱)先卸荷,后通油箱的顺序动作,此时:

主泵1大部分油液→电液压换向阀9→外控顺序阀15→T

F、液压缸16活塞快速上行:   

液压缸16上腔卸压达到吸入阀13开启的压力值时,液动换向阀14复位,外控制顺序阀15关闭,切断主泵1大部分油液→电液换向阀9→外控顺序阀15→T的油路,实现:

进油路:主泵1→电液换向阀9→液控单向阀19→液压缸16下腔

回油路:液压缸16上腔→吸入阀13→T

G、顶出工件:

液压缸16活塞快速上行到位,碰行程开关1XK,1YA断电,电液换向阀9复位,4YA通电,电液换向阀21右位工作

进油路:主泵1→电液换向阀9的M型中位→电液换向阀21→液压缸20下腔

回油路:液压缸20上腔→电液换向阀21→T

H、顶出活塞退回:3YA通电,4YA断电,电液换向阀21左位工作

进油路:主泵1→电液换向阀9的M型中位→电液换向阀21→液压缸20有杆腔

回油路:液压缸20无杆腔→电液换向阀21→T

K、压边浮动拉伸:

薄板拉伸时,要求顶出液压缸20无杆腔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便液压缸20活塞能随液压缸16活塞驱动动模一同下行对薄板进行拉伸,4YA通电,电液压换向阀21右位工作,6YA通电,电磁阀24工作,溢流阀25调节液压缸20无杆腔油垫工作压力。

进油路:主泵1→电液换向阀9的M型中位→电液换向阀21→液压缸20无杆腔

吸油路:大气压油→电液压换向阀21→填补液压缸20有杆腔的负压空腔

1.2设计参数:

液压系统最高压力P=32mPa  一般选用P=20-25mPa

主液压缸公称吨位1000KN

主液压缸用于冲压的压制力与回程力之比值为5-10%,塑料制品的压制力与回程力之比为2%,

顶出缸公称顶出力取主缸公称吨位的五分之一

顶出缸回程力为主液压缸公称吨位的十五分之一

主液压缸       快速空行程     V=100mm/s

                工作行程      V=10mm/s

                回程          V=80mm/s

顶出液压缸    顶出行程        V=80mm/s

               回程           V=120mm/s 

设计要求:

设计选择组成该液压系统的基本液压回路并说明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选择液压元件,进行液压系统稳定性校核,绘液压系统图及液压集成回路图,设计液压装置和液压集成块,编写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内容简介:
1 目 录 摘要 . 第一章 设计课题及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 计课题 .计参数 .二章 工况分析 .制液压缸速度循环图 、 负载图 .数 .三章 确定液压缸参数 7 第四章 液压元、辅件的选择 .压元件的选择 压辅件的选择 .五章 液压系统主要性能验算 .统压力损失计算 . .统效率计算 统发热与升温计算 2 设计 心得 . .考文献 . 19 第一章 设计课题及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 设计一台 四柱 万 能液压机,设该四柱万能液压机下行移动部件重 G=1 吨,下行行程 液压系统图如下 3 1、 主液压泵(恒功率输出液压泵), 2、齿轮泵, 3、电机, 4、滤油器, 5、 7、 8、22、 25、溢流阀, 6、 18、 24、电磁换向阀, 9、 21、电液压换向阀, 10、压力继电器, 11、单向阀, 12、电接触压力表, 13、 19、液控单向阀, 14、 液动换向阀, 15、顺序阀, 16上液压缸, 17、顺序阀, 20、下液压缸, 23 节流器, 26、行程开关 A、启动 :电磁铁全断电,主泵卸荷。 主泵(恒功率输出) 电液换向阀 9的 电液换向阀 21的 T B、液压缸 16 活塞快速下行 : 25电,电液换向阀 9右位工作,道通 控制油路经 电磁换向阀 18,打开 液控单向阀 19,接通 液压缸 16下腔与 液控单向阀 19的通道。 进油路:主泵(恒功率输出) 电液换向阀 9 单向阀 11 液压缸 16上腔 回油路:液压缸 16下腔 电液换向阀 9电液换向阀 21的 T 液压缸活塞依靠重力快速下行:大气压油吸入阀 13 液压缸 16上腔的负压空腔 6活塞 接触工件,开始慢速下行 (增压下行) : 液压缸活塞碰行程开关 2 5电,切断 液压缸 16 下腔 经液控单向阀19 快速回油通路,上腔压力升高,同时切断(大气压油 吸入阀 13 上液压缸 16上腔 )吸油路。 进油路:主泵(恒功率输出) 电液换向阀 9 单向阀 11 液压缸 16上腔 回油路: 液压缸 16下腔 顺序阀 17电液换向阀 9电液换向阀 21的 T D、保压: 液压缸 16上腔压力升高达到预调压力,电接触压 力表 12发出信息, 2压缸 16 进口油路切断, (单向阀 11 和吸入阀 13 的高密封性能确保液压缸 16活塞对工件保压,利用液压缸 16上腔压力很高,推动液动换向阀 14下移,打开外控 顺序阀 15,防止控制油路使 吸入阀 1误动而造成液压缸 16上腔卸荷 ) 当液压缸 16 上腔压力降低到低于电接触压力表 12 调定压力,电接触压力表 12 又会使 2力系统又会再次向液压缸 16上腔供应压力油。 主泵(恒功率输出)主泵 电液换向阀 9 的 M 型中位 电液换向阀 21 的 K 型中位 T, 主泵卸荷 。 E、保压结束、液压缸 16上腔 卸荷 后 : 保压时间到位,时间继电器发出信息, 12液压缸 16上腔压力很高,推动液动换向阀 14 下移,打开外控 顺序阀 15,主泵 1 电液压换向阀 9的大部分油液经外控顺序阀 15流回油箱,压力不足以立即打开吸入阀 13通油箱的通道,只能先打开吸入阀 13的卸荷阀(或叫卸荷阀的卸荷口),实现液压缸 16 上腔(只有极小部分油液经卸荷阀口回油箱)先卸荷,后通油箱的顺序动作,此时: 主泵 1大部分油液 电液压换向阀 9外控顺序阀 15 T F、液压缸 16 活塞快速上行: 液压缸 16 上腔卸压达到吸入阀 13 开启的压力 值时,液动换向阀 14 复位,外控制顺序阀 15 关闭,切断主泵 1 大部分油液 电液换向阀 9外控顺序阀 15 实现: 进油路:主泵 1 电液换向阀 9液控 单向阀 19 液压缸 16下腔 回油路:液压缸 16 上腔 吸入阀 13 T 4 G、顶出工件 : 液压缸 16活塞快速上行到位,碰行程开关 11液换向阀 9复位, 4液换向阀 21右位工作 进油路:主泵 1 电液换向阀 9的 电液换向阀 21 液压缸 20下腔 回油路:液压缸 20 上腔 电液换向阀 21 T H、顶出活塞退回 : 34液换 向阀 21左位工作 进油路:主泵 1 电液换向阀 9的 电液换向阀 21 液压缸 20有杆腔 回油路:液压缸 20 无杆腔 电液换向阀 21 T K、压边浮动拉伸 : 薄板拉伸时,要求顶出液压缸 20无杆腔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便液压缸 20活塞能随液压缸 16 活塞驱动动模一同下行对薄板进行拉伸, 4电,电液压换向阀 21右位工作, 6磁阀 24工作,溢流阀 25调节液压缸 20无杆腔油垫工作压力。 进油路:主泵 1 电液换向阀 9的 电液换向阀 21 液压缸 20无杆腔 吸油路:大气压油 电液压换向阀 21 填补液压缸 20有杆腔的负压空腔 液压系统最高压力 P=32一般选用 P=20液压缸公称吨位 1000液压缸用于冲压的压制力与回程力之比值为 5塑料制品的压制力与回程力之比为 2%, 顶出缸公称顶出力取主缸公称吨位的五分之一 顶出缸回程力为主液压缸公称吨位的十五分之一 主液压缸 快速空行程 V=100mm/s 工作行程 V=10mm/s 回程 V=80mm/s 顶出液压缸 顶出行程 V=80mm/s 回程 V=120mm/s 设计要求: 设计选择组成该液压系统的基本液压回路并说明液压系统的工 5 作原理,设计计算选择液压元件,进行液压系统稳定性校核,绘液压系统图及液压集成回路图,设计液压装置和液压集成块,编写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第二章 工况分析 负载图 1、选取参数 取动摩擦系数 静摩擦系数 缸 = V 快 =100mm/s , V 工 =10mm/s,令起动时间不超过 选取工作压力 F=25000N(按负载 20000算得 ) 选 取 P=20 取 5、计算摩擦力 6 静摩擦力 800 960N 动摩擦力 800 80N 3、确定液压缸的推力 启动推力 F 启 = 缸 =1960 178N,取整为 2180N 加速推力 F 加 =( 4) / 缸 =1644N,取整为 1640N 快进推力 F 快 = 缸 =980 089,取整为 1090N 工进推力 F 工 =( 3) / 缸 =39978N,取整为 40000N 第三章 确定液压缸参数 1、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按照液压缸工作时的作用力 F 工 参考课本 270 页表 9 1,初定工作压力 0 25取 5用 =动液压缸 . 2、计算液压缸结构尺寸 主缸的内径 主根据 2348 1993,取标准值 D 主 =250活塞杆直径 主缸 回主 7 根据 2348 1993,取标准值 30主则有液压缸各部分面积如下: 22221 3A 2222 4150 4 22312 760 0 7 6.0 3 主缸的压制力 1025 61 压制 4 实际回程 R 主回 = 20 =190000N=190 顶出缸的内径 020044 6 3 顶顶 根据 2348 1993,取标准值 10顶 322 顶顶顶m 根据 2348 1993,取标准值 0顶 6 顶出缸的面积 22221 顶 22223 顶 22312 顶顶顶 顶出缸的顶出力 8 1 顶顶出 7 顶出缸 的回程力 R 顶回 = 2顶26 2 0 0 00 0 3 8 缸的工作压力和回程工作压力: 61020 顶出P 顶顶回顶回 9 液压缸运动中供油量 ( 1) 快速空行 m i n/ 211 进快 m i n/ 212 回快 ( 2) 工作进程进出油量 m i n/21 进工m i n/22 回工 (3) 主缸回程 m i n/32 进回 m i n/ 9 31 回出 ( 4) 顶出缸进排油量 顶出行程 m i n/41 顶进顶 9 224 0 . 0 0 3 1 0 . 0 8 / 6 0 0 . 3 1 0 . 8 6 0 1 4 . 8 8 / m i v m m s s L 顶回 顶 顶出缸退回 第四章 液压元、辅件的选择 m i n/ 211 进快 由于供油量大,不宜采用由液压泵供油方式,利用主液压缸活塞等自重快速下行,形成负压空腔,通过吸入阀从油箱 吸油,同时使液压系统规格降低档次。 设计的液压系统最高工作压力 1025 主液压缸工作行程,主液压缸的无杆腔进油量为: m i n/21 进工 m i n/32 进回 压缸顶出行程的无杆腔进油量为: m i n/41 进顶 设选 主液压缸工作行程和顶出 液压缸顶出行程工作压力最高( 1025 )工件顶出 后不需要高压。 主液压缸工作行程(即压制)流量为 液压缸工作回程流量为 用160然在 107 只有 156L/主液压缸活塞返回速度有所降低,在工作压力为1025 时,流量降低 40%,仍可获 101L/流量,基本满足主液压缸工作回程 足工进流量 进给设计要求。由于选用电液比例控制,获节能高效效益。 m i n/42 顶回顶 10 主液压缸的压制与顶出 液压缸的顶出工作压力均为 P=20 106液压缸回程工作压力为 P=106压缸退回行程工作压力 106压系统允许短期过载,因此,快速进退选 P=06Pa,q=156L/工进选 P=106Pa,q=101L/压泵的容积效率 v=械效率 m=种工况电机驱动功率为: 6 快 6 工 P 工 P 快 电动机允许短期过载,选取 37250设定工作压力在 ( 25 106选取 55280 液压缸的压制 工作压力为 P=压缸回程工作压力为 P=速进退选 P=106Pa,q=250L/工进选 P=106Pa,q=压泵的容积效率 v=械效率 m=种工况电机驱动功率为 6 快 6 工 (按等值功率计算: 222432142322212 快退终压初压恒速等值 额定功率m 电动机过载系数 直流电动机 K=考虑到网络电压波动,一般取 K= 取 a x 额定功率选取液压泵的驱动电机,首先应考虑等值功率和运动循环动作阶段的最大功率。本课题运动循环动最大功率是终压功率 持续 时间只有 2秒钟时间,不在电动机允许的短 期过载范围内,不能按等值功率计值的短期过载处理,也不能按运动循环选取 250能按短折算系数为 短期过载设计,选取 45 查手册选取 其额定功率为 37 11 件的选择 1、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各元、辅件的实际流量,选择的元、辅件的规格如下表所示。 序号 元 件 名 称 实际流量 规格 备注 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160L/602 齿轮泵 10L/5 电动机 4 滤油器 250L/U 250 180F 5 电液比例溢流阀 160L/6 直动式溢流阀 10L/7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160L/48 单向阀 160L/9 电接触压力表 0E 10 外控顺序阀 160L/411 液控单向阀 600L/制 12 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0L/313 液控单向阀 160L/ 12 14 内控外泄式顺序阀 160L/415 主液压缸 外购 16 顶出液压缸 外购 17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160L/418 阻尼器 25L/制 19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25L/220 先导式溢流 阀 160L/21 直动式溢流阀 25L/ 22 行程开关 购 3个 2、油箱容量:按经验公式计算油箱容量 上油箱容积: 2006002 上下油箱容积: 6 0 01 6 01010 下液压缸流量表 动 作 顺 序 流进 L/出 L/液 压缸 快速下行 160+694=754 作行程 101 13 回 程 160 出 液压缸 顶出行程 101 回行程 160 五章 液压系统主要性能验算 管道直径按选定元件的接口尺寸确定为 d=20、回油管长度都定为 L=2m,油液的运动粘度取 4 ,油液的密度取33 /1088.0 。 1、判断流动状态 进、回油管路中所通过的流量以快退时回油量 q=最大,由雷诺数 4可知 3344 4 4 4 . 8 1 0R e 3 1 4 76 0 2 0 1 0 1 . 5 1 0 因为 2300,故各工况下的进、回油路中油液的流动状态为紊流。 2、计算系统压力损失 由于工进时,油路流量少,可忽略不计;以下只计算快进时的系统压力损失。 14 A、进油路中的压力损失 快进时油液在管道中的流速为 32 2 204 4 7 5 4 1 0 4 0 . 2 /6 0 ( 2 1 0 )q a、计算沿程压力损失 P= 2 2 5027 5 7 5 2 8 8 0 4 . 7 7 . 6 1 0R e 2 6 9 0 2 1 0 2l b、局部压力损失按 经验公式计算 P= 0 c、阀类元件产生的局部压力损失 根据公式 2)(q,其中 额定压力损失,由手册查得电液换向阀 9、 21 单向阀 11、行程阀 26 的额定压力损失均为 , q 为实际流量, 标 准流量。 2 2 2558 7 7 5 4 02 1 0 3 . 4 1 01 0 0 1 0 0 6 3v P 进 = P+ 5( 7 . 6 0 . 7 6 0 . 3 4 ) 1 0 8 . 7 1 0 B、回油路中的压力损失 回油路中油液的流速为 32 2 2004 4 2 7 1 . 2 1 0 1 4 /6 0 ( 2 1 0 )q 回油路的雷诺数为 3344 4 2 7 1 . 2 1 0R e 4 5 02 1 0 1 . 5 1 0V d qv d v 15 沿程压力损失为 P= 2 527 5 2 8 8 0 2 3 . 7 1 04 5 0 2 1 0 2 局部压力损失为 P 沿 = 0 阀类元件损失为 P 阀 = 22557 5 4 02 1 0 5 . 3 1 01 0 0 6 3 P 回 = P+ P 阀 = 55( 3 . 7 0 . 3 7 5 . 3 ) 1 0 9 . 3 7 1 0 C、快进的总的压力损失 P 总 = P 进 + P 回12553 6 . 4( 8 . 7 9 . 3 7 ) 1 0 1 8 . 3 1 0101 P 总 小于工进压力损失设定值 力损失校验合格。 在一个工作循环周期中,工进时 间最长,因此,用工进时的效率来代表整个循环的效率。 1、计算回路效率 按公式221111来计算,其中 1p 和 1q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流量; 1 每个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 大流量泵的工作压力就该泵通过顺序阀 17 卸荷时产生的压力损失,因此它的的值为1 0 0 . 5 4 1 095 工进时,液压缸回油腔的压力为 油腔的压力为 6 5212 1 0 0 0 0 4 5 1 0 4 . 7 3 1 095F p A 小流量泵在工进时的工作压力,等于液压缸工作腔压力加上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即 16 255( 4 . 7 3 5 ) 1 0 9 . 7 3 1 0 则回路效率为 5333554 . 7 3 1 0 1 0 1 1 0 0 . 3 54 0 1 0 6 1 0( 0 . 5 4 1 0 ) ( 9 . 7 3 1 0 )6 0 6 0c 2、计算系统效率 取双联叶片泵的总效率 泵 =压缸的总效率 缸 =系统效率 为 = 泵 缸 c=系统发热计算和系统效率计算同样原因,也只考虑工进阶段。 工进时,液压泵的输入功率为 P 入 5 3 5 31 1 2 2 0 . 5 4 1 0 4 5 1 0 4 . 7 3 1 0 6 1 0 1210 . 7 6 0p p p q p q W 此时,系统所产生的热流量为 Q= P 入 ( 1 =121 ( =统中的油液温升为 33229 4 . 3 8 2 . 2 80 . 0 6 5 0 . 0 6 5 1 5 2 7 6 其中传热系数 K=15W/()。本系统温升很小,符合要求 17 设计 心得 我们的设计课题虽然牵涉的知识面相对较窄,但是我们的设计液压控制系统 还 是采用 近两年比较兴新 液压阀进行设计,所以设计起来不是很简单,但在 黄 教授的指 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设计。这也是我们在毕业这一段时间里重新的温习和巩固以前所学的东西,其体会有以下几点: 1) 通过设计使所学的液压传动以及相关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同时也学会了一些怎样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的方法。 2) 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了通用液压元件的选用,各类阀体的用途、组合方法和设计技能。 3) 在这次的设计中不仅仅是液压方面的知识,对计算机会图等各方面的知识、运用于熟悉设计资料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放面进行一次调练,同时,通过设计培养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感到自己掌握 的知识和我在生产实践中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然得继续学习。 18 参考 文献 1、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杨培元、朱福元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液压传动系统第三版,官忠范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液压传动设计手册,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研究所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袖珍液压气动手册第二版,刘新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5、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指导书,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机制及液压教学研究会液压组主编。 6、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第二版,何存兴、张铁华主编,华中科技大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柱万能液压机系统设计【4张CAD图纸+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5894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