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D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D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D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D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2 分 跳槽 一词因其新鲜 生动 俏皮 很快挤占了 换工作 换单位 之类用语的位置 现代汉 语词典 修订版更将其收编门下 其主要原因是 A 就业制度的变迁 B 养老保险试点 C 医疗制度的改革 D 信息技术的发展 2 2 分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按劳分配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3 2 分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 单位 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 是 年份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 年 83197116180272 1953 年 374355O407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第 2 页 共 14 页 4 2 分 它曾是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 它是 A 南京 B 上海 C 深圳 D 厦门 5 2 分 新中国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定于 A 1949 年 B 1953 年 C 1954 年 D 1956 年 6 2 分 20 世纪中后期 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 转折点 结合图 这个 转折点 是 A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 C 1972 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 1979 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7 2 分 虽然我国对南海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 但今天南海 230 个岛屿中 有很多被周边其它国家占据着 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 只有依靠强大的海军才能有效地保障航洋主权 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洋舰队 第 3 页 共 14 页 B 华东军区海军 C 福建海军 D 南海舰队 8 2 分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 1993 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 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 中国粮食大丰收 人均粮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9 2 分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在 A 1956 年 B 1957 年 C 1958 年 D 1959 年 10 2 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党和政府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 素质教育 B 科教兴国 C 三个面向 D 希望工程 11 2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 第 4 页 共 14 页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成为新国家 新社会的主人 A B C D 12 2 分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 下列名字也反映出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按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马文革 刘援朝 张跃进 季建国 A B C D 13 2 分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4 2 分 2018 年 6 月 9 日 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 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举 行的首次峰会 是我国新时期取得的又一外交成就 我国上世纪 50 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 5 页 共 14 页 B 中日正式建交 C 尼克松访华 D 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15 2 分 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 我国已形成一个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这个格局 是 A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 C 沿海经济开发区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D 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发区 16 2 分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 壮烈牺牲的是 A 邓世昌 B 佟麟阁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17 2 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 2 分 2016 年是 十三五 开局之年 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 一五 计划成果图片展 下列哪一图片 不适合采用 第 6 页 共 14 页 A B C D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19 4 分 以下表述是从下列文字信息中得出的 请在括号内填对 违背了下列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的 请在 括号内填错 是下列文字信息没有涉及的 请在括号内填无 1982 年 9 月 中英双方领导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 中国提出 1997 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 英方 不愿放弃英国在香港的既得权益 因而以保持香港目前的民主和繁荣为借口 为难中国 于是 中国便提出以 一国两制 方针来解决香港问题 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而港澳台等地可以实 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至少 50 年不变 第 7 页 共 14 页 1 一国两制 的方针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 英国不愿放弃香港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香港的民主和繁荣 3 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意志坚决 4 香港在回归祖国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 一国两制 的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20 4 分 找出下列叙述中的史实错误 并加以改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 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 1984 年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重点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由于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 改革加 强了企业责任制 将企业推向市场 随着改革的推进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错误 1 改正 错误 2 改正 错误 3 改正 错误 4 改正 21 2 分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在此期间 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 工业基地 22 4 分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 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 三 改错题改错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23 2 分 下面是一段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 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948 年 10 月 1 日 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宣告新中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 1952 年底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彻底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1950 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 下 开赴朝鲜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955 年 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举行 周恩来总理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从而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4 2 分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 并加以改正 第 8 页 共 14 页 1 1953 年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它的基本 任务是集中主要力 量发展农业 错误 改正 2 1954 年 一届人大 通过的 共同纲领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错误 改正 3 1964 年 10 月 中国第一颗近程导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错误 改正 4 1988 年 我国建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上海浦东 错误 改正 25 2 分 下列各小题只有一处错误 请指出并改正 1 古代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其文明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 错误 改正 2 1935 年 八七会议结束了 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错误 改正 3 1954 年 9 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错误 改正 26 2 分 1955 年 周恩来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 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错误 改正 第 9 页 共 14 页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27 14 分 歌曲 走进新时代 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 开放富起来 这首歌歌颂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位历史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2 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 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两个省开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 目前我国已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意义 28 10 分 维护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问题 林肯在 1858 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 分裂之家能弄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 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 我不期望房子崩溃 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1 依据材料 结合所学指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 要解决的两大社会问题是什么 2 2014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祖国 18 周年纪念日 18 年前 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这一构想还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 3 中国人相信 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 邓小平和林肯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 取得了 怎样的相同结果 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9 18 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材料一 为了巩固清朝统治 李鸿章提出变 成法 立 奇业 的主张 即在不变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学习西方 略事变革 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加强内部统治 对付新的 变局 和 强敌 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 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 而且结 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我们唱着 东方红 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 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第 10 页 共 14 页 歌曲 走进新时代 歌词 材料四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 是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摘编自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1 材料一认为李鸿章 变 成法 立 奇业 的目的是什么 他的主张后来在哪一运动中付诸实践 2 材料二中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 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 材料三中 当家做主站起来 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改革开放 这一决策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定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4 材料四中 两个一百年 分别是指建党 建国一百周年 材料四认为建党 建国一百周年时我们要实现 什么目标 两个一百年 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我们探索出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5 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 谈谈你的认识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4 页 17 1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