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粤沪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粤沪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粤沪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4页
粤沪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粤沪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粤沪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535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1 2 分 孔雀飞去回忆悠长 玉龙雪山 闪耀着银光 秀丽丽江 人在路上 被誉为 彩云之南 的云 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 怡人的气候 更有悠久的历史 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2 2 分 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食物 种类已大大丰富 有主食 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3 2 分 1958 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 下列模型或实物不能入选其中的是 A 粟的朽粒 B 半地穴式房屋 C 人面鱼纹陶盆 D 木结构水井 4 2 分 2010 年高考已经顺利结束 我国重新恢复高考制度是在 A 1955 年 B 1977 年 第 2 页 共 14 页 C 1986 年 D 2003 年 5 2 分 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 在猎获一头野猪后 要把猪腿剁下 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青铜剑 D 铁斧 6 2 分 海内外华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是因为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传统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融合渐成 7 2 分 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 楚庄王 B 晋文公 C 齐桓公 D 秦孝公 8 2 分 我们今天能见到的长城大多都是在哪个朝代修建的 A 秦朝 B 唐朝 C 明朝 第 3 页 共 14 页 D 清朝 9 2 分 左传 载 夏有乱政 而作 禹刑 这反映了 A 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了部落之间的战争 B 大禹治水 C 夏朝设置了监狱 D 夏朝为镇压奴隶反抗 而制定了刑法 10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 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 人面鱼纹盆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兵马俑 11 2 分 古代人们常以 钟鸣鼎食 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 由此可见 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以外 还用做 A 装饰品 B 乐器 C 盛水器具 D 食器 12 2 分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第 4 页 共 14 页 C 西周时期 D 战国时期 13 2 分 周平王东迁以后 周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能力 一些大的诸侯竞相争霸 齐桓公曾多次召集 诸侯会盟 根据所学的知识 你认为 霸 比较确切的含义是指 A 军事上最强大的诸侯 B 要统一整个国家 C 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 D 要推翻周王的统治 14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为了称雄争霸 时常发动战争 根据下边的信息提示 这场战争是 A 长平之战 B 马陵之战 C 牧野之战 D 桂陵之战 15 2 分 辞赋 江分内外 腾翔鱼贯 离堆锁峡 宝瓶枚关 赞誉的是 A 灵渠 B 长城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第 5 页 共 14 页 16 2 分 我国古代倫家主张 仁 信 墨家主张 兼爱 法家主张以 法 治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中有 和谐 诚信 友善 法治 等内容 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 B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17 2 分 学习历史就要古为今用 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下面哪位思想家理念的演变 A 老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孔子 18 2 分 战国初年 历史上发生了 三家分晋 的事件 这 三家 是 A 齐楚燕 B 韩赵魏 C 秦赵魏 D 齐韩赵 19 2 分 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充分反映了 A 古代人民的智慧 B 秦灭六国的惨烈 C 焚书坑儒的残暴 D 闭关锁国的愚昧 20 2 分 秦朝末年 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秦朝灭掉了六国 B 秦朝的统治残暴 C 陈胜吴广戍守误期了 D 秦朝赋税沉重 21 2 分 西汉王朝在政治 经济 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是在 A 汉高祖时候 B 汉文帝时候 C 汉景帝时候 D 汉武帝时候 22 2 分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交流极少 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 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A 商周时期 B 两汉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23 2 分 有人说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 兵荒马乱的时代 又是一个最为自由 最为开放的时代 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佛教传入中国 D 西学传入中国 24 2 分 尚书 记载 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B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文字 C 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D 商朝时甲骨文主要记录占卜结果 25 2 分 汉朝时期 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 如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 新式农具 它的主要用途是 A 灌溉 B 播种 C 收割 D 耕地 26 2 分 230 年 卫温亲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 夷洲是今天的 A 海南岛 B 台湾 C 日本 D 菲律宾 第 8 页 共 14 页 27 2 分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 虎牢关之战 B 徐州争夺战 C 宛城三战 D 赤壁之战 28 2 分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 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 之一 是因 为他 A 修筑都江堰 B 发明印刷术 C 改进造纸术 D 编著 天工开物 29 2 分 三顾茅庐 七擒七纵 空城计 借东风 这些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 都与我国古代 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有关 他是 A 曹操 B 诸葛亮 C 周瑜 D 孙权 30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A 匈奴 B 羌族 C 鲜卑族 D 氐族 第 9 页 共 14 页 31 2 分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 他的著作是 A 水浒传 B 齐民要术 C 史记 D 天工开物 32 2 分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 北麦南稻 的格局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 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 还有面食 粟米饭等北方食品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人口增多 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33 2 分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 A 人口的大量迁移 B 优越的自然条件 C 水利设施的兴修 D 稳定的社会环境 34 2 分 西晋结束分裂 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第 10 页 共 14 页 A 西晋灭蜀 B 西晋灭吴 C 西晋代魏 D 少数民族的内迁 35 2 分 东汉名医华佗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 提倡预防疾病 B 创制了 麻沸散 五禽戏 C 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 D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二 二 材料题材料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6 25 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铁制工具的使用 使战国时期的各国都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秦昭王时蜀郡守 李冰父子总结成都平原人民与岷江水害斗争的经验而筑成的都江堰 岷江沿途高山深谷 水流湍急 每年夏秋 水量骤增 灌县以下常泛滥成灾 相传在李冰主持下 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 在离 堆上游修筑水堤和湃水坝 将岷为内江 即郫江 和外江 即检江 散了岷江的水流 既免除了泛滥的水灾 又便利 了航运和灌溉 使成都平原成为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的天府之国 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请在答题卡 卷 对应题号后涂 填 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请在答题卡 卷 对应题号后涂 填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 请在答题卡 卷 对应题号后涂 填 C 1 都江堰是秦朝时修建的 2 都江堰的设计较为科学 3 都江堰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 都江堰的修建便利了灌溉和运输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 11 页 共 14 页 5 战国时期 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进步 37 15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 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 除旧布 新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面对社会转型 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2 依据改革的措施 概括说明两次改革 除旧布新 的形式有何不同 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 用 3 两个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535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